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3,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乱叫
乱军
乱抛
乱侵
平乱
兆乱
渎乱
星乱
乱源
乱名
或乱
遏乱
书乱
讨乱
处乱
《国语辞典》:乱叫(乱叫)  拼音:luàn jiào
没来由的大呼小叫。《红楼梦》第六二回:「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道我不从,竟把绳子绑缚了我。被我乱叫乱嚷,只得奔去。」
《國語辭典》:乱军(亂軍)  拼音:luàn jūn
1.扰乱军队的布署。《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2.混乱或溃散的军队。《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犬戎焚烧宫室,抢掠库藏,祭公已死于乱军之中矣。」
《韵府拾遗 肴韵》:乱抛(乱抛)
西湖志馀杭城多火宋时已然夜饮无禁童婢酣倦烛烬乱抛
《韵府拾遗 侵韵》:乱侵(乱侵)
雍陶诗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国语辞典》:平乱(平乱)  拼音:píng luàn
平定叛乱。《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杨终》:「高祖平乱,约法三章。太宗至仁,除去收孥。」《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袁涣》:「若夫兼爱天下而反之于正,虽以武平乱而济之以德,诚百王不易之道也。」
《國語辭典》:兆乱(兆亂)  拼音:zhào luàn
祸乱的预兆。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
分類:孕育动乱
《漢語大詞典》:渎乱(瀆亂)
混乱;使混乱。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 林孝存 以为 武帝 知《周官》末世瀆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以中国之大,使夷敌视之不甚畏,敢有烦言以瀆乱吾听。”《元典章·刑部三·内乱》:“ 李先 所犯败伤风化,瀆乱人伦。”《再生缘》第六七回:“卿反是,阴阳瀆乱我朝仪。”
分類:混乱
《漢語大詞典》:星乱(星亂)
如星之错杂陈列。 晋 张协 《七命》:“圜案星乱,方丈华错。封熊之蹯,翰音之跖,鷰髀猩脣,髦残象白,灵渊之龟, 莱 黄 之鮐, 丹穴 之鷚,玄豹之胎。”
《國語辭典》:乱源(亂源)  拼音:luàn yuán
祸乱、乱事的根源。如:「过于功利的价值观,正是今日社会经济骚动的乱源。」
分類:祸乱根源
《漢語大詞典》:乱名(亂名)
混淆名称。 汉 徐干 中论·核辩:“先王之法,折言破律,乱名改作者杀之。”新唐书·沈既济传:“今以 周 厠 唐 ,列为帝纪,考於《礼经》,是谓乱名。”
分類:混淆
《漢語大詞典》:或乱(或亂)
昏乱;惑乱。或,通“ 惑 ”。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忠臣进諫,上或乱不听。”《汉书·谷永传》:“謁行于内,势行于外,至覆倾国家,或乱阴阳。”
《韵府拾遗 翰韵》:遏乱(遏乱)
书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
《骈字类编》:书乱(书乱)
唐 杜甫 晚晴 书乱谁能帙,杯乾可自添。
《漢語大詞典》:讨乱(討亂)
(1).讨伐叛乱。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 夷 叔 ,分著丹青。’” 唐 李德裕 《论刘稹状·附太原状》:“望赐 李石 詔,且令身赴行营,於侧近徵兵讨乱。”
(2).治理乱政。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威猛之政,宜於讨乱,以之治善则暴。” 刘昞 注:“乱民桀逆,非威不服。”
《韵府拾遗 翰韵》:处乱(处乱)
陆机文并贤居治则功有厚薄两愚处乱则过有深浅
分类:处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