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3,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鹤头书
诰书
戒书
寄书鸿
壁中书
吊书
书筴
书类
四子书
蹄书
美书
砚书
一笔书
谱书
雒书
《漢語大詞典》:鹤头书(鶴頭書)
书体名。亦指诏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鹤书赴陇” 李善 注引 南朝 齐 萧子良 《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詔板所用,在 汉 则谓之尺一简。” 明 张羽 《徐黄门画》诗:“前年版下鹤头书,徵起直上青云衢。” 清 朱彝尊 《同钱王严魏查吴过白云观分韵》之一:“惟餘綵繙字,髣髴鹤头书。”参见“ 鹤书 ”。
《國語辭典》:鹤书(鶴書)  拼音:hè shū
一种美术字体。古时专用于徵召贤士的诏书书体,因形似鹤头,所以称为「鹤书」,汉时称为「尺一简」。后亦用以指诏书。南朝齐。孔稚圭 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唐。刘长卿 酬秦系诗:「鹤书犹未至,那出白云来。」
《漢語大詞典》:诰书(誥書)
皇帝诰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范氏家谱世系:“ 仲淹 蒙窃国恩, 皇祐 中来守 钱塘 ,遂过 姑苏 ,与亲族会追祖宗,既前谱未获,復惧后来昭穆不明,乃於族中索所藏誥书家集考之。”
《國語辭典》:戒书(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也称为「戒敕」。
《漢語大詞典》:寄书鸿(寄書鴻)
即寄书雁。 元 陈基 《江上客舍》诗:“晓来江上雨濛濛,烟火萧条客舍中。风急最怜巢幕燕,春寒犹滞寄书鸿。”参见“ 寄书鴈 ”。
《漢語大詞典》:寄书雁(寄書鴈)
汉武帝 天汉 元年, 苏武 奉命出使 匈奴 被扣。后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使复至 匈奴 。 武 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单于不能隐匿,遂放还 苏武 等人。后因以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以“寄书雁”、“寄书鸿”、“鸿雁”称送信的人。 宋 黄庭坚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诗之一:“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莧。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鴈。”
《國語辭典》:壁中书(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书,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共数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称为「壁中书」。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四。书表。后魏江式论书表》:「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称为「壁经」。
《漢語大詞典》:壁中字
汉 代发现的 孔子 宅壁中藏书上所用的古字。汉书·艺文志:“ 武帝 末, 鲁恭王 坏 孔子 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些书用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写成。字体既与 汉 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又与小篆有异,人称蝌蚪古文。《说文》所收“古文”,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字。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参见“ 壁中书 ”。
《國語辭典》:吊书(弔書)  拼音:diào shū
挽联、挽额、挽幛。
《漢語大詞典》:书筴(書筴)
见“ 书策 ”。
《國語辭典》:书策(書策)  拼音:shū cè
1.古代无纸笔,记载文字于竹简上,故称书籍为「书策」。《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
2.政令。《战国策。秦策一》:「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骈字类编》:书类(书类)
宋史艺文志经类十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经解类十曰小学类
《漢語大詞典》:四子书(四子書)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清 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 明太祖 既一海内,与其佐 刘基 ,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亦省作“ 四子 ”。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録,‘四子’之阶梯。”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佔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参见“ 四书 ”。
《國語辭典》:四书(四書)  拼音:sì shū
宋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合以《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并为之章句集注。也称为「四子书」。
分類:理学家
《漢語大詞典》:蹄书(蹄書)
亦作“蹏书”。 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宋 宋祁 《祭孙仆射文》:“恤恩告第,蹏书密章。”
《骈字类编》:美书(美书)
蜀志郤正传性淡于荣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马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
《骈字类编》:砚书(砚书)
梁元帝忠臣傅刘弘沛国人也寓居洛阳与晋武帝同年少同砚书
《漢語大詞典》:一笔书(一筆書)
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昔 张芝 学 崔瑗 杜度 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 王子敬 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
《国语辞典》:谱书(谱书)  拼音:pǔ shū
记载家族世系的簿册。始自黄帝,不过当时谱书仅限于帝王诸侯的纪录而已,直到秦朝,才有私人谱书的出现。谱书的内容,早期只记世系,到明代中期,才将家族大事一并记入谱书中。自黄帝到民国的谱书名称很多,有本书、谱牒、谱例、谱录、谱系、谱学、大同谱、统谱、会谱德庆编、家模汇编、家谱、家乘、清芬志、系谱、乡贤录、真谱、传芳集、世本、世谱、世牒、世典、世恩录、族谱、宗谱、私谱、源流考、渊源录等。
《漢語大詞典》:雒书(雒書)
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雒,通“ 洛 ”。汉书·五行志上:“ 禹 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参见“ 洛书 ”、“ 河图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