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黄敦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京畿路提点刑狱公事。建炎二年(1128)任户部郎中。建炎三年(1129)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绍兴十一年(1141)任两浙路转运副使。绍兴十二年(1142)4月直秘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8 【介绍】: 宋温州人,字希深。登进士第。历秘书正字,累官中书舍人,以忤秦桧意被黜。后提举湖北常平,徙知嘉州,除成都路运判,改潼川路提刑。孝宗乾道二年除金部郎中,官终福建提刑。长于理学,尤精《论语》,每见学者必与讲论。
全宋诗
何逢原(一一○六~一一六八),字希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除敕令所删定官。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十四年,通判池州。十八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十九年,以忤秦桧出为两浙东路安抚司参议官。二十五年,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徙知嘉州。三十年,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八、一五二、一五八、一五九、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四年卒,年六十三(《梅溪后集》卷二九《何提刑墓志铭》)。有集,今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5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唐庚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分教潼川府。迁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改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召为光禄丞。改秘书郎。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迁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坐事出知邵、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兼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
全宋诗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庚子。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丹棱县志》卷六)。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七)。改饶州,移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出知汉州,入张浚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有《遁庵文集》,已佚。《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庚子。绍兴五年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绍兴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出知邵州、饶州、温州。三十一年召除宗正少卿。金人犯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复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历知汉州、鼎州、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赠左通奉大夫。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南宋馆阁录》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懿成,号竹轩、芦山老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婺州兵曹,释死囚之无罪者。高宗绍兴时以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勾践事争之,大忤桧,罢去。后以直秘阁奉祠。有《竹轩杂著》。
全宋诗
林季仲,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本集卷六《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署),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婺州司兵参军,迁仁和令。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赵鼎荐为台官,以事罢,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为秘书郎。六年,试太常少卿。七年,知泉州。鼎再相,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因力沮和议夺职。九年,起知婺州(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一)。十三年,知处州,旋奉祠。卒于三十一年前。有《竹轩杂著》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宋史翼》卷一○、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四有传。 林季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参校清光绪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本(简称丛书本)。
全宋文·卷三九一八
林季仲(一○八八——?),字懿成,晚号芦山老人,又号竹轩,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宣和三年进士。调婺州兵曹,迁仁和令。建炎初改宣教郎。绍兴四年以赵鼎荐除秘书郎,五年改祠部员外郎,六年七月试太常少卿。七年正月以母老乞补外,除直龙图阁、知泉州。十月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三月,以御史言罢,寻夺职。九月,起知婺州,复以奉祠卒。著有《竹轩杂著》(存)。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七七、八五、一○三、一○八、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宋史翼》卷一○,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64 【介绍】: 宋眉州青神人,字起莘。唐杜甫十三世孙。高宗绍兴间赐同进士出身。累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屡陈时政得失及防金备御事。御史任内,极言无隐,凡众所指目者如周麟之、王继先、张去为,皆先后被劾去,声振一时,都人称骨鲠敢言者必曰杜殿院。孝宗即位,进定国是、修内政、养根本三议。寻卒。
全宋文·卷四四二六
杜莘老(一一○七——一一六四),字起莘,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绍兴十年第进士,授梁山学官,二十五年授珍州学官。历官礼、兵部架阁,迁敕令所删定官。二十八年主太常簿,兼籍田司。寻除博士,迁秘书丞,权吏部员外郎。绍兴三十一年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后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隆兴二年卒,年五十八。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梅溪后集》卷二九《杜殿院墓志》,查籥《杜御史莘老行状》(《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元亚。谙熟经史。尤精《春秋》。以御史刘大中荐召赴行在。高宗绍兴四年赐同进士出身,授史馆校勘,改秘书省正字。后迁著作佐郎,补成《哲宗实录》之亡佚者。又编建炎至绍兴九年日历。十一年,以讥切时政忤秦桧论罢,旋以擅写日历勒停。有《春秋论说》、《左氏韵语》、《国朝宰相年表》等。
全宋文·卷四○七四
邓名世,字元亚,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孝甫孙。家贫,躬耕养母。博通经史,长于《春秋》。试有司,屡以援《春秋》见黜。绍兴三年以荐召赴行在,献其所著《春秋四谱》、《古今姓氏书辨證》(今存),遂命为右迪功郎,赐进士出身。历敕令所删定官、充史馆校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为秦桧所恶,绍兴十三年坐擅写《日历》勒停。著有《春秋论说》、《春秋类史》等及文集共三百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七四、七七、八七、一一六、一三五、一四一、一四三,《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卷二○四《艺文志》三。
毛敦书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九年(1139)任大理寺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77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徙台州临海,字处和。钱忱子。以恩补官。高宗绍兴间知临安府,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经画用楮为币,分为六务,出纳有法。孝宗时符离之役战败,附汤思退倡和议。为淮东宣谕使,入奏诋张浚主战。累进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谋相位甚急。后以婿邓王立为太子,引嫌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绍兴府,因籍人财产至六十万缗,复与祠。卒谥忠肃。有《诸史提要》。
全宋诗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曾孙。以荫授官,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监登闻鼓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通判明州。十五年,提举淮东茶盐,改两浙转运判官。十七年,为淮东转运副使。三十年,除知临安府,始行会子。孝宗即位,张浚于符离失利,遂劾张浚,参定和议,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因其女适皇太子引嫌奉祠。四年,起知宁国府,移绍兴府。以贪墨被黜。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有《松窗集》,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五七六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忱子。绍兴间,通判明州,加直秘阁。十五年,为两浙路转运判官。历知婺、衢、抚州,又知临安府。孝宗立,除户部侍郎,试兵部尚书,兼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隆兴二年,以和议成,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明年罢,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乾道四年起知宁国府,后又知绍兴府,进观文殿学士。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后谥忠肃。著有《诸史提要》(存)、《松窗集》。见楼钥《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子勉。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江西提举,召对陈五事,擢监察御史。高宗驻跸建康,大臣请还临安,公懋力排秦桧,以为不可,疏三上不报,出为湖北提点刑狱,徙福建、潼川。官终湖南转运使。为王蘋学侣,其刚直不屈于权臣,为蘋所称。
全宋文·卷四○七二
李公懋,字子勉,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三年召赴行在,四年为秘书省正字,五年为著作佐郎,六年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盐茶公事,七年为监察御史,八年除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十一年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九三、一○○、一一二、一一八、一四一,《南宋馆阁录》卷七、八,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九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0—1174 【介绍】: 宋隆州仁寿人,字彬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迁礼部郎官。三十年使金,还奏所见,申言战备。金兵入寇,受命犒师,临危督战,获采石大捷。出为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麟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屡反对和议,多未见纳。孝宗乾道元年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旋复出为四川宣抚使。五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八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后再宣抚四川,病卒。平生出将入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所荐胡铨、周必大等,均一代名臣。谥忠肃。尝注《唐书》、《五代史》藏于家,另有《经筵春秋讲义》及诗文等。
全宋诗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权知渠州。秦桧死,召为秘书丞,累迁礼部郎官。三十一年,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一九二),金兵南侵,参谋江、淮军事,大败金兵于采石。三十二年,充川陕宣谕使。孝宗即位,知太平州。除湖北京西宣谕使,改制置使,因反对和议,改知平江府。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召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八年,出为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赐谥忠肃。事见《诚斋集》卷一二○《虞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三有传。
全宋文·卷四五八三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初以父任入官,绍兴二十四年始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入朝,历官秘书丞、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三十一年,奉命犒军采石,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侵,而宋军主将未至,允文收合散众,勉励将士殊死战,遂获采石瓜洲之捷。次年,充川陕宣谕使。隆兴中,历知夔州、太平州,除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宣抚使,改制置使,知平江府,累官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初,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乾道五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使。八年,授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同年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允文出入将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每以知人鉴士为己任,所荐多为一时名臣。所著有诗文十卷、《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奏议》二十二卷等。见《宋史》卷三八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1—1176 【介绍】: 宋普州人,字韶美。高宗绍兴二年进士。擢第十年始受任蓬溪尉。绍兴末迁秘书丞、礼部员外郎,草笺奏以典雅称。孝宗时迁兵部侍郎兼侍讲。喜储书,凡万余卷,御史张之纲劾以录四库书以传私室,罢归蜀。后起知汉州、果州。
全宋诗
刘仪凤(一一一○~一一七六),字韶美,普州(今四川安岳)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十年后始调遂宁府蓬溪尉。历监资阳酒税,果州、荣州掾属。二十七年,召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改国子监丞,迁秘书丞。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兵部侍郎兼侍讲,寻以录四库书本以传私室,斥归蜀。三年,起知邛州,改汉州、果州。淳熙二年十二月丙申卒,年六十六。《宋史》卷三八九有传。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熊彦诗,字叔雅,学者称曲肱先生,安仁(今江西馀江东北)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三六、四九)。为国子博士。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瑞安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四)。四年,以赵鼎荐为守秘书丞(同上书卷八○)。五年,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同上书卷八七)。秦桧当政,指为赵鼎客摈不用。后以谄附桧,起知永州(《挥尘录》后录卷一一)。
全宋文·卷四○七六
熊彦诗,字叔雅,号曲肱先生,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熊本孙。宣和六年进士,累官国子博士。绍兴初,知瑞安县。迁守秘书丞。五年,为秘书省著作郎,兼都督府主管机宜文字,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六年,为工部员外郎,寻移祠部。七年,知永州。后知鄂州,官终银青光禄大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二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四、八五、八六、八七、九七、一○一、一一一,《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五○
孙汝翼,字端朝,常州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宣和中入太学,建炎二年赐同进士出身。绍兴间为枢密院编修官,七年知建康府溧阳县。历国子监主簿、秘书丞、提举两浙常平茶盐、提点江淮等路坑冶铸钱。十九年,提点福建路刑狱公事,后为成都府路转运副使。二十四年,除荆南安抚使、兼知荆南府。宰相沈该子弟贩川货之荆南,为其所拘留,该遂衔之,于绍兴二十六年落职。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三七、一六七、一七○、一七二,《方舟集》卷一六,《吴郡志》卷七,《淳熙三山志》卷二五,《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南宋馆阁录》卷七,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2—1176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校书郎。时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之说,之奇言此书为邪说。后由宗正丞提举闽舶,奉祠家居。吕祖谦曾从之学。卒谥文昭。有《尚书集解》、《拙斋集》、《观澜集》等。
全宋诗
林之奇(一一一二~一一七六),字少颖,自号拙斋,学者称三山先生(《拙斋文集》附录《行实》),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从吕本中学。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莆田主簿、长汀尉。二十六年,为秘书省正字。二十九年,守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一八二)。以疾由大宗正丞提举福建路市舶司。遂以祠禄家居。孝宗淳熙三年卒,年六十五。有《拙斋文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二卷)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之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拙斋文集》为底本,与从他书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四六○一
林之奇(一一一二——一一七六),字少颖,号拙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吕本中入闽,之奇甫冠,从本中学。声名益重,士类归仰,吕祖谦尝受学门下。绍兴二十一年奏名,赐进士出身,调莆田簿,改尉长汀。二十六年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在馆三年,以疾乞外,由宗正丞提举福建市舶,参帅幕,奉祠家居。淳熙三年卒,年六十五。著有《尚书集解》(存)、《周礼》、《论语》、《孟子》、《扬子讲义》、《通鉴论断》、《兑斋录》、《拙斋文集》,又编有《观澜文集》(存)。见姚同《拙斋林先生行实》,《南宋馆阁录》卷八,《宋史》卷四三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