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柴桑老子不推刘
 
书甲子,书年号
 
陶处士是晋朝臣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列传〉~40~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秏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典故 
茂陵书
 
茂陵求
  
封禅草
 
茂陵客
 
长卿书
 
给札老相如
 
茂陵贫
 
留简书
 
茂陵书生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相如
 
马卿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63~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简释

茂陵书生:指司马相如,或指文人,多指落泊文人。唐卢纶《晚秋山中别业》:“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例句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刘慎虚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漳浦病多愁易老,茂陵书在信难通。 司马扎 白马津阻雨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司马札 江上秋夕

茂陵愁卧客,不自保危肠。 唐彦谦 红叶

相逢浑不觉,祗似茂陵贫。 唐彦谦 逢韩喜

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 崔宗之 赠李十二白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 李白 宣城哭蒋征君华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李贺 咏怀二首之一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箧中封禅书,欲献无由缘。 皎然 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

周南太史泪,蛮徼长卿书。 罗隐 封禅寺居

唯馀封禅草,留在茂陵家。 卫象 伤李端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钱起 哭常征君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钱起 送杨錥归隐

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顾况 伤大理谢少卿

典故
请长缨
  
长缨系
 
请缨日
 
长绳缚
 
长缨缚
 
问长缨
 
终军愤
 
持长缨
  
请缨北阙
 
终童志
 
挥长缨
 
请缨系粤
   
吊终军
 
南越书生
 
请缨手
 
系南越
 
长缨缚戎主

相关人物
终军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下·王褒〉~282~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馀,故世谓之「终童」。唐·颜师古注:「言如马羁也。」

简释

请长缨: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例句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之三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崔涂 己亥岁感事

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杜牧 东兵长句十韵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 岁暮

系越有长缨,封关祗一丸。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独孤及 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白居易 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 望蓟门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耿湋 旅次汉故畴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万齐融 仗剑行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薛能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始见儒者雄,长缨系馀孽。 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钱起 送郑书记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马戴 送武陵王将军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魏徵 叙怀

典故
车书同


《礼记注疏》卷五十三〈中庸〉~898~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例句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李世民 重幸武功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李适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温庭筠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可怜四海车书共,重见萧曹佐汉材。 罗邺 岁仗

典故
混一车书
 
车书万里文轨同


《礼记注疏》卷五十三〈中庸〉~898~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39~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例句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杜甫 往在

典故  
曹风
 
头风痊
 
檄愈头风
 
陈檄
 
琳檄
 
头风疾
  
陈琳草奏
 
陈琳檄书
 
头风檄
 
孔璋书檄
 
曹风愈
  
孔璋檄书
 
相关人物
陈琳
 
曹操(魏武帝)

参考典故
头风痊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陈琳传》
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馀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曰:「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简释

陈琳檄:咏军府中有才能的文人。唐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例句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相公昔为并州从事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谕

孔璋才素健,羽檄定纷纷。 武元衡 河东赠别鍊师

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李峤 檄(第二句缺一字)

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 李縠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羽书正急徵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由羡愈头风。 罗隐 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韩愈 送灵师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刘长卿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刘长卿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大易 赠司空拾遗

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戴叔伦 送崔融

固惭非贾谊,惟恐后陈琳。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 杜甫 奉赠王中允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能兵夺酒泉。 钱起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陈琳笔砚甘前席,角里烟霞待共眠。 齐己 寄梁先辈

典故
入帝城
 
子公书
 
子公力
 
书寄子公
 
飞书交子公
 
及子公
 
入身帝城
 
校陈咸

相关人物
陈汤
 
陈咸


《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陈万年·(子)陈咸〉~2900~
万年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颛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迁冀州刺史,奉使称意,徵为谏大夫。复出为楚内史,北海、东郡太守。坐为京兆尹王章所荐,章诛,咸免官。起家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辄加罪笞。督作剧,不胜痛,自绞死,岁数百千人,久者虫出腐烂,家不得收。其治放严延年,其廉不如。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踰法。公移敕书曰:「即各欲求索自快,是一郡百太守也,何得然哉!」下吏畏之,豪彊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咸,三公子,少显名于朝廷,而薛宣、朱博、翟方进、孔光等仕宦绝在咸后,皆以廉俭先至公卿,而咸滞于郡守。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予书曰:「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后竟徵入为少府。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钩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方进为丞相,奏「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主守盗,受所监。而官媚邪臣陈汤以求荐举。苟得无耻,不宜处位。」咸坐免。顷之,红阳侯立举咸方正,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典故
问奇字
  
访子云
 
问字酒
 
子云奇字
  
覆瓿书
 
蒙酱瓿
 
说奇字
 
问字载酒
 
漫酱瓿
 
侯芭守子云
 
酱瓿玄
 
酱缶纸
 
问字谈经
 
扬雄瓿
 
扬子瓿
 
载肴从学
 
载肴问字
 
知覆瓿
 
尘覆瓿
  
侯芭
 
侯芭泪
 
问奇
  
携壶问字
 
玄文覆酱

相关人物
刘棻
 
刘歆
 
扬雄
 
侯芭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赞曰:……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用心于内,不求于外,于时人皆曶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四十九〈许慎·说文解字叙〉~74~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四曰左书。本作佐书。依小徐本改。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简释

玄文覆酱:喻著作高深,无人能懂,或喻毫无价值。唐陆龟蒙《记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瓿。”

问奇字:指从师受业或向人请教。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行。”


例句

拟受太玄今不遇,可怜遗恨似侯芭。 皮日休 屣步访鲁望不遇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陆龟蒙 记事

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籍)

典故
程邈隶书

相关人物
程邈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附《卫恒传》
《四体书势》:……或曰下士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小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字也。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例句

程邈隶书,史籀大篆。 李瀚 蒙求

典故 
墨成池
  
池尽墨
 
池上学
  
张芝圣
 
池边写字
 
墨沼
 
洗墨无池
 
池水含墨
 
临池尽墨
 
伊池墨

相关人物
张芝


《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张奂〉~244~
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引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简释

临池:咏练习书法。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调。”


例句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 朱逵 怀素上人草书歌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李峤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李峤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李峤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崙二童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柳宗元 重赠二首之一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杨凝式 题怀素酒狂帖后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 权德舆 马秀才草书歌

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王𩔪 怀素上人草书歌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苏涣 赠零陵僧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钱起 和刘七读书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韩愈 李员外寄纸笔

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高骈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

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鲍溶 寄王璠侍御求蜀笺

典故
尺素书
     
鱼传尺素
 
寄鳞
  
鱼尺
 
二鲤鱼
         
参考典故
雁书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佗乡。佗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唐·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曰:「素,生帛也。」

简释

鱼书:喻指书信。宋晏殊《无题》:“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例句

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 侯氏 绣龟形诗

北去鱼无信,南飞雁绝音。 公乘亿 赋得临江迟来客

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刘禹锡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继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刘禹锡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家怜双鲤断,才愧小鳞烹。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刘长卿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

封缄托双鲤,于焉来远求。 唐彦谦 索虾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

水底鲤鱼幸无数,愿君别后垂尺素。 岑参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 岑参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岑参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常建 送楚十少府

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 张九龄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喧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 相思曲

波涛一阻两乡梦,岁月无过双鲤鱼。 方干 寄江陵王少府

招携永感双鱼在,报荅空知一剑存。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李冶 结素鱼贻友人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杜牧 春思

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沈绵。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 林宽 和友人贼后

非君重千里,谁有惠双鱼。 杨炯 和酬虢州李司法

春江足鱼雁,彼此勤尺素。 权德舆 祗役江西路上以代书寄内

异日始离抱,维思烹鲤鱼。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浮沈非乐藻,沿溯异传书。 王季则 鱼上冰

浮石潭边停五马,望涛楼上得双鱼。 白居易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白居易 送客之湖南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府公中司贵,频贻咫尺素。 皎然 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湖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 罗隐 寄杨秘书

贪将醉袖矜莺谷,不把瑶缄附鲤鱼。 罗隐 寄黔中王从事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裤讴。 罗隐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 胡曾 车遥遥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苏颋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韦皋 忆玉箫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韩愈 寄卢仝

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韩琮 春愁

谬驰骢马传,难附鲤鱼封。 韩琮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 骆宾王 夏日夜忆张二

雁鱼空有信,鸡黍恨无期。 鱼玄机 期友人阻雨不至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 鲍溶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典故
黄耳犬
 
黄耳不来
 
呼黄耳
 
传黄耳
 
黄耳寄书
 
黄犬归
 
黄犬书来
 
黄犬音信
 
犬附书
 
尺素托黄犬
 
寄书黄狗
 
遣黄犬
 
书曾凭犬
 
无犬附书
 
西来黄犬
 
黄犬寄书
 
洛下有书

相关人物
陆机


《述异记》
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中·狗〉~639~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典故 
春秋癖
  
相关人物
杜预


《裴子语林》~2~
王武子性爱马,亦甚别之,故杜预道王武子有马癖,和长舆有钱癖。武帝问杜预:『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列传〉~03~
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又撰女记赞。当时论者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唯秘书监挚虞赏之,曰:「左丘明本为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简释

左传癖:喻指勤奋读书,钻研学问。宋陆游《夜坐》:“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


例句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

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曾为诗书癖,宁惟耕稼任。 蔡希寂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

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典故
帝王师
 
一编书
     
堕履
 
师黄石
   
圯上一编
 
黄公略
 
谷城公
 
谷城公
 
黄石履
 
黄石传书
 
桥边黄石
 
圯上一编书
   
圯上履
 
黄石策
 
圯上人
 
谷城文
 
黄石术
   
圯编
 
圯桥取履
 
传书黄石
 
老人书一编
 
桥下书曾受
 
取履桥
 
素书黄石
 
为人取履
  
一编书是帝王师
 
一编圯下
 
圯桥屦
 
圯桥石杳
 
圯上家传
 
堕屦
 
黄石三略
 
黄石推贤
 
老人桥上迹
 
老人书编
 
老人遗履
 
桥头遗书
 
桥下受书
 
失却老仙期
 
石公
 
圯桥履坠
  
子房取鞋

相关人物
张良
 
黄石公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4~
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简释

取履:指尊老受教。宋陆游《霜天杂兴》:“毂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


例句

黄石履看堕,洪崖肩可拍。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刘禹锡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刘禹锡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石过桥下书曾受,星降人间梦已传。 司空曙 秋日趋府上张大夫

终待此身无系累,武陵山下等黄公。 崔郾 赠毛仙翁

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 张文琮 赋桥

昴星人杰当王佐,黄石仙翁识帝师。 徐夤 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一

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 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此时谁念孤吟客,唯有黄公一帙书。 李九龄 宿张正字别业

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 李峤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李白 扶风豪士歌

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李白 送张秀才诸高中丞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李贺 南园十三首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刘济愿跪履,田兴请建筹。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兵法窥黄石,天官辨白榆。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聂夷中 胡无人行

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 许浑 伤虞将军

更探黄石略,重振黑山功。 许浑 登蒜山观发军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

战士青丝络,将军黄石符。 骆宾王 久戌边城有怀京邑

典故
倚马才
 
文倚马
  
马前草诏
 
檄书倚马
 
下马具檄
 
词成马忧倚
 
军书倚马
 
露布催书
 
檄倚马草
 
倚马雄笔

相关人物
桓温
 
袁虎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73~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閒得利。」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文选集注》卷四十九〈三国名臣序赞注〉引臧荣绪《晋书》云:「袁宏好学,善属文,谢尚以为豫州别驾。桓温命为安西参军。温北讨,须露布文,呼宏使制。宏傍马前,手不辍,俄顷而就。」

例句

䌽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刘禹锡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

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张说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倚马才宁有,登龙意岂无。 戎昱 上桂州李大史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李商隐 夜出西溪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 卢延让 逢友人赴阙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高适 送蹇秀才赴临洮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
《漢語大詞典》:封禅书(封禪書)
指 司马相如 言封禅事的遗书。 宋 林逋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茂陵 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禪书。”详“ 封禪文 ”。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
《漢語大詞典》:系虏(係虜)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国语辞典》:终军请缨(终军请缨)  拼音:zhōng jūn qǐng yīng
汉代终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自请,只要一根长绳即能缚南越王到汉宫阙下,后来果然说服南越王归汉的故事。见《汉书。卷六四下。终军传》。后比喻立下降服强敌、建功报国的大志。
《國語辭典》:请缨(請纓)  拼音:qǐng yīng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入朝归顺。终军自己请命,愿意接受此任务,必使南越王来朝。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后比喻自请从军。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宋。刘克庄 水调歌头。一卷阴符词:「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长缨(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长带子。《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2.比喻达官贵人。《文选。江淹。杂体诗。陆平原》:「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国语辞典》:陈琳(陈琳)  拼音:chén lín
人名。(西元?~217)字孔璋,三国魏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人。尝为袁绍掌书记,后绍败,归魏任记室,军国书檄,多出其手,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陈记室集》。
《漢語大詞典》:陈琳檄(陳琳檄)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琳 作诸书及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 陈琳 檄,我书 鲁连 箭。” 明 邵璨 《香囊记·点将》:“一卷 吕公 书,七纸 陈琳 檄,甲兵十万在胸中,笔底收功绩。”
分類:檄文
《漢語大詞典》:愈头风(愈頭風)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琳 作书及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以“愈头风”为称赞他人诗文杰出之典。 唐 刘禹锡 《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緑殿中。纵使凉飆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清 吴伟业 《怀王奉常烟客》诗:“老去祇应添鬢雪,愁来那得愈头风。”亦省作“ 愈风 ”。 清 方文 《赠宋份臣》诗:“蹈海曾编 德祐 史,愈风不草 建安 文。”
《國語辭典》:头风(頭風)  拼音:tóu fēng
病名。因风寒侵入头部经络,或因痰涎风火,阻碍经络,以致气血壅滞所致。头痛的症状往往日久不瘉,时发时止,甚至一触即发,有的患者更可兼见目眩的症状。《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
《國語辭典》:草檄  拼音:cǎo xí
起草作檄文。《南史。卷六八。蔡景历传》:「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國語辭典》:覆瓿  拼音:fù pǒu
汉扬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刘歆观之,告诉扬雄,天下学者尚不能通晓《易经》,又如何能了解太玄,恐怕后人要拿来盖酱缸。典出《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清。王鹏运 摸鱼子。莽风尘雅音寥落词:「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声那辨钟缶?」也作「覆酱瓿」。
《國語辭典》:覆酱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参见「覆瓿」条。清。黄遵宪 杂感诗之三:「但念废弃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酱瓿,已难拾灰烬。」
《國語辭典》:覆盆  拼音:fù pén
1.比喻沉冤莫白,申诉无门。参见「覆盘」条。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何况公庭之上,岂能尽照覆盆?」
2.比喻雨势急暴,倾盆而下。《佩文韵府。卷一三下。元韵》引祝简〈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箪颇宜人。」
《國語辭典》:覆酱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参见「覆瓿」条。清。黄遵宪 杂感诗之三:「但念废弃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酱瓿,已难拾灰烬。」
《国语辞典》:载酒问字(载酒问字)  拼音:zài jiǔ wèn zì
汉扬雄家贫,酷嗜饮酒,时有好事者载酒肴向他学习,而刘棻尝从雄学奇字。见《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用以比喻人勤学好问。
《國語辭典》:问字(問字)  拼音:wèn zì
汉朝时,刘棻尝从扬雄学作奇字。见《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以问字比喻向人请教学问。宋。陆游 小园诗:「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
《漢語大詞典》:墨池
(1).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 汉 张芝 、 晋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州 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跡在。” 宋 曾巩 《墨池记》:“﹝ 临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砚。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 王僧彦 父名 师古 ,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指习书写字处。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國語辭典》:临池(臨池)  拼音:lín chí
1.俯视溪池。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2.东汉张芝学习书法的故事。参见「临池学书」条。后用以称学习书法。
《国语辞典》:临池学书(临池学书)  拼音:lín chí xué shū
相传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写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边学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后人称学习书法为「临池学书」。
《漢語大詞典》:传书(傳書)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國語辭典》:尺素  拼音:chǐ sù
书信。《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秦观 踏莎行。雾失楼台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漢語大詞典》:烹鱼(烹魚)
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毛 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 烹 ”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宋 王应麟 玉海·帝学·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讲《匪风》‘谁能亨鱼’。上曰:‘ 老子 谓治民若烹小鲜,义近是乎?’ 丁度 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参见“ 烹小鲜 ”。
分類:治民
《漢語大詞典》:烹小鲜(烹小鮮)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
《漢語大詞典》:烹鲤(烹鯉)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
分類:亲友来信
《國語辭典》:素书(素書)  拼音:sù shū
1.信函。《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
2.书名。旧题黄石公撰,一卷,宋张商英注。内容以仁、义、道、德、礼五者为主旨,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疑即商英所伪托。
《漢語大詞典》:素鲤(素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素鲤。 唐 武元衡 《祭李吉甫文》:“风传丽句,缄开素鲤。金石相投,鏗然在耳。”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锦鳞书(錦鱗書)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指远方之书信。 唐 杜牧 《春思》诗:“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亦省称“ 锦鳞 ”。 后蜀 顾夐 《酒泉子》词:“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 宋 蔡伸 《风流子》词:“无奈锦鳞杳杳,不渡 横塘 。” 清 陈维嵩 《好事近·丙辰早春得云间张洮侯寅冬所寄书》词:“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
分類:远方书信
《國語辭典》:双鱼(雙魚)  拼音:shuāng yú
1.二鱼。唐。白居易 家园三绝之二:「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2.书信。唐。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诗二首之二:「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唐。杜甫送吴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3.汉代有双鱼洗,上书大吉羊(祥)字,后人因以双鱼寓吉祥之意。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五。素洗双鱼洗列钱洗》:「政和元年,饶州得素洗二、双鱼洗六。」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双鲤(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國語辭典》:双鲤(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國語辭典》:鱼封(魚封)  拼音:yú fēng
书札。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今日这半边鸾镜得团圆,早则那一纸鱼封不更传。」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鱼雁(魚雁)  拼音:yú yàn
语本《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因以「鱼雁」合为书信之代称。宋。晏几道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词:「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國語辭典》:鲤鱼(鯉魚)  拼音:lǐ yú
1.动物名。硬骨鱼纲。体呈侧扁的纺缍形,口吻钝圆,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有发达的咽头骨。脊鳍长、尾鳍分叉,鳞大。食水草及鱼介类,栖小河池沼等处,现多为人工饲养的食用鱼。也称为「文鱼」。
2.比喻书信。参见「鲤素」条。唐。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鳞鸿(鱗鴻)  拼音:lín hóng
鱼雁的代称。比喻书信。宋。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词:「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鳞鸿何处?回不得一纸断肠书。」
《漢語大詞典》:传癖(傳癖)
晋 杜预 喜爱左传,著有《春秋左传集解》等。时 王济 解相马,又甚爱之;而 和峤 颇聚敛。 预 尝称 济 有马癖, 峤 有钱癖。 武帝 闻之,谓 预 曰:“卿有何癖?” 预 对曰:“臣有左传癖。”事见晋书·杜预传。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 士安 号於书淫, 元凯 称於传癖。”
分類:相马爱之
《漢語大詞典》:左传癖(左傳癖)
爱读左传的癖好。 晋 杜预 自称有左传癖。晋书·杜预传:“ 预 常称 济 ( 王济 )有马癖, 嶠 ( 和嶠 )有钱癖。 武帝 闻之,谓 预 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宋 陆游 《夜坐》诗:“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
分類:癖好
《漢語大詞典》:书癖(書癖)
对书籍的特别爱好。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 山吏部 ,书癖 杜荆州 。” 宋 陆游 《示儿》诗:“人生有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 筠 自此益加精进,遂成书癖。”
《漢語大詞典》:取履
谓代人拾鞋。比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 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词:“若论辈行,早陪 韩 柳 ,晚交 元 白 。老矣安能,为人取履,与人争屐。”
分類:代人屈己
《漢語大詞典》:圯上书(圯上書)
见“ 圯桥书 ”。
《漢語大詞典》:圯桥书(圯橋書)
亦称“ 圯上书 ”。亦称“ 圯下兵法 ”。 指 秦 末一老父于圯上授予 张良 的《太公兵法》。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身为 下邳 客,家有圯桥书。”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 宋 陈亮 《子房贾生孔明魏徵何以学异端》:“ 子房 为 高帝 谋臣,从容一发,动中机会,而尝超然於事物之外,此岂圯下兵法之所有哉!”
《国语辞典》:圯桥进履(圯桥进履)  拼音:yí qiáo jìn lǚ
张良为黄石公拾鞋、穿鞋,终得以成大事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后比喻屈己尊老,求取教益。
《漢語大詞典》:圯上
桥上。史记·留侯世家载: 张良 尝从容步游 下邳 圯上,遇一老父,受《太公兵法》。后因以“圯上”指 张良 受《太公兵法》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交神圯上,道契 商 洛 。” 宋 苏轼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诗:“ 留侯 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濠梁空復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篇足。”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 隆中 三顾客,圯上一编书。”参见“ 圯桥 ”。
《國語辭典》:圯桥(圯橋)  拼音:yí qiáo
地名。位于江苏省邳县南,汉朝张良遇到黄石公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圯桥书(圯橋書)
亦称“ 圯上书 ”。亦称“ 圯下兵法 ”。 指 秦 末一老父于圯上授予 张良 的《太公兵法》。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身为 下邳 客,家有圯桥书。”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 宋 陈亮 《子房贾生孔明魏徵何以学异端》:“ 子房 为 高帝 谋臣,从容一发,动中机会,而尝超然於事物之外,此岂圯下兵法之所有哉!”
《漢語大詞典》:文成履
秦 末, 张良 在 下邳 圯(桥)上为 黄石 老人拾履着履的典故。 张良 谥 文成侯 ,故云。见《史记·留侯世家》。 唐 张文琮 《赋桥》诗:“已授 文成 履,空题 武骑 书。”
《漢語大詞典》:谷城翁(穀城翁)
指 黄石公 。 宋 王安石 《送郑叔熊归闽》诗:“疑师 穀城 翁,方略已自得。”按,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 济北 , 穀城山 下黄石即我矣。”为此语所本。
《漢語大詞典》:跪履
《史记·留侯世家》载: 汉 张良 游 下邳 圯上,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命 良 取履,并长跪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授以《太公兵法》。后以“跪履”表示向长者虚心求教。 唐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 刘济 愿跪履, 田兴 请建筹。” 唐 黄滔 《裴侍郎启》:“昨者面容跪履,亲俾窥天,仍如琢玉之品题,更启如金之然诺。” 宋 唐庚 《双榕》诗:“抠衣倘可亲,跪履安敢羞。”
《漢語大詞典》:黄公
(1). 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2). 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漢語大詞典》:黄公酒垆(黄公酒壚)
魏 晋 时 王戎 与 阮籍 、 嵇康 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经 黄公 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饮於此壚。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壚”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宋 梅尧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 黄公 酒壚下, 嵇 阮 不见脩竹中。” 元 马谦斋《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春》曲:“近 黄公 酒壚,诵 坡仙 乐府,直喫到月转垂杨树。”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钱虞山 题三老图诗,末句云:‘ 秦淮 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 黄公 酒壚之叹。”
《漢語大詞典》:黄石
(1).指 黄石公 。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 济北 , 穀城山 下黄石即我矣。” 唐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诗:“归来长揖功成后, 黄石 当年故有期。”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消息盈虚能早办,惟有 黄石 、 鴟夷 堪羡。” 清 查慎行 《洪武御碑歌》:“ 留侯 自伴 赤松 去, 穀城 空立 黄石 祠。”
(2).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黄石公三略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当断不断,《黄石》所戒。” 李贤 注:“黄石公三略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夫臣与主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胡三省 注:“《黄石》,即 张良 於 下邳 圯上所得之书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卫行》:“论兵法《黄石》深筹,夸剑术 白猿 高手。”
(3).古代少数民族名。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延 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 胡 骑 休屠 、 黄石 ,屯据要害。”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其西又有 三河 、 槃于 虏,北有 黄石 、 北地 、 卢水胡 ,其表乃为徼外。”
(4).方解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方解石
(5).地名。 四川省 涪陵市 的 黄石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八月, 岑彭 破 公孙述 将 侯丹 於 黄石 。” 李贤 注:“即 黄石滩 也。水经注曰:‘ 江水 自 涪陵 东出百里而届于 黄石 。’在今 涪州 涪陵县 。”
(6).地名。 浙江省 临海市 的 黄石岭 。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天际飞燕 黄石岭 ,云中犬吠 赤城楼 。”
(7).地名。 湖北省 黄石市 。
《漢語大詞典》:黄石书(黄石書)
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世称黄石公三略。 明 陈子龙 《壮游行》:“或授 黄石 书,且遇採药翁。”
《漢語大詞典》:黄石老
即 黄石公 。 唐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诗:“愧非 黄石老 ,安识 子房 贤。” 唐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 黄石老 ,学剑 白猿翁 。”参见“ 黄石公 ”。
分類:黄石公
《國語辭典》:黄石公(黃石公)  拼音:huáng shí gōng
秦时的隐士。曾于下邳圯上传太公兵法于张良,故也称为「圯上老人」。后借指熟谙兵法、识察人才的老人、仙人。
《漢語大詞典》:倚马(倚馬)
靠在马身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絶可观。”后人多据此典以“倚马”形容才思敏捷。 唐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诗:“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明 徐渭 《渔阳三弄》:“奇禽瑞兽虽嘉兆,倚马雕龙却祸芽。”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对客挥毫不构思,自矜倚马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