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45,分177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汉书
书法
看书
新书
书记
遣书
学书
乡书
行书
军书
日书
前书
草书
书斋
捷书
《国语辞典》:汉书(汉书)  拼音:hàn shū
书名。东汉班固撰。记载西汉的历史,一百二十卷。体例分为纪、表、志、传。为二十四史之一,亦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國語辭典》:书法(書法)  拼音:shū fǎ
1.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运笔、点画、结构、间架、落款、用印等方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
2.史家记事的体例笔法。《左传。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以毛笔书写的文字作品。如:「这篇书法笔力遒劲,令人激赏。」
《高级汉语词典》:看书  拼音:kàn shū
读书
分类:看书
《國語辭典》:新书(新書)  拼音:xīn shū
1.新近撰写完成或出版的书籍。如:「这个月上市的新书不少。」
2.崭新而未读过的书。如:「开学第一天,老师发了很多新书。」
3.书名。汉贾谊撰,十卷。原本五十八篇,今佚三篇。然现行本疑为后人取汉书谊本传所载之文,割裂其章节,各为标题而成,但亦有汉书所未载的。内容主在惩秦之失,并对汉初君主提出各项治安策。
《國語辭典》:书记(書記)  拼音:shū jì
1.书籍。《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2.函札、奏记。《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
3.古代称掌管书牍记录的人。今通称在机关团体中担任文书抄写诸事的人。
4.共产党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漢語大詞典》:遣书(遣書)
发信。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按兵守次,遣书致意。”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适欲遣书,会承来命。”
分類:发信
《漢語大詞典》:学书(學書)
(1).读书。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学习写字。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 伯珍 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尝慕 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宋 陆游 《喜小儿辈到行在》诗:“ 阿纲 学书蚓满幅, 阿绘 学语鶯囀木。”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诗之四:“得句时过 张外史 ,学书不让 管夫人 。”参见“ 学字 ”。
《漢語大詞典》:学字(學字)
学习书法。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 高祖 虽为方伯,而居处甚贫,诸子学书无纸笔, 曄 常以指画空中及画掌学字,遂工篆法。” 宋 黄庭坚 《跋〈与张载熙书〉卷尾》:“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於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於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
分類:学习书法
《國語辭典》:乡书(鄉書)  拼音:xiāng shū
家书。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韦庄 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也作「乡信」。
《國語辭典》:行书(行書)  拼音:xíng shū
书体名。笔势和字形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比草书端庄,近于楷书,但笔势较流畅活泼。书体自由,讲究点画、结构和墨色的变化。也称为「连真」。
《國語辭典》:行卷  拼音:xíng juàn
古代应试者于考前将自己的诗文写于卷轴内,呈给达官贵人冀求延誉介绍。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文尚不复作,况复能学人行卷耶?」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李播》:「有李生携诗谒之,播曰:『此吾未及第时行卷也。』」
《國語辭典》:军书(軍書)  拼音:jūn shū
古代军中用来徵召、晓喻、声讨等的文书。《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军书辐至,羽檄交驰,于彼诸贤,非其任也。」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骈字类编》:日书(日书)
法书要录梁庾元威论书日书月书
《漢語大詞典》:前书(前書)
(1).指汉书后汉书·儒林传序:“《前书》云: 田何 传授 丁宽 。”后汉书·王丹传“世称 管 鲍 次则 王 贡 ” 唐 李贤 注:“《前书》, 王吉 字 子阳 , 禹贡 字 少翁 ,并 瑯邪 人也。二人相善,时人为之语曰:‘ 王阳 在位, 禹贡 弹冠。’言其趋舍同也。”
(2).前次的书信。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嗟乎 子卿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促,未尽所怀,故復略而言之。” 三国 魏 曹丕 《与杨德祖书》:“以 孔璋 之才,不闲於辞赋,而多自谓能与 司马长卿 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僕赞其文。”
(3).前人之书。宋史·赵普传:“前书有‘兵久生变’之言,深为可虑。”
《國語辭典》:草书(草書)  拼音:cǎo shū
书体名。为书写方便、快速而产生的字体,大约起于秦汉之际。初称「隶草」后渐成熟,至西汉中晚期形成规范,以施于章程(公文书),故名「章草」。将隶书草率写成,简省点画,保存波势。其字个个独立,不相连绵。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而笔势连缀,上下两字时时相连,形成「今草」,即后世通行的「草书」。也称为「草体」、「草字」。
《國語辭典》:书斋(書齋)  拼音:shū zhāi
书房。唐。王勃 赠李十四诗四首之四:「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却说刘元普一日正在书斋閒玩古典,只见门上人报道:『外有母子二人,口称西粤人氏,是老爷至亲亲戚,有书拜谒。』」
分類:书斋书房
《國語辭典》:捷书(捷書)  拼音:jié shū
报告战胜的文书。《三国演义》第一○回:「捷书报到长安,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
分類: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