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2,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布置
御制
笔锋
款识
雅正
帖子
体制
米颠
笔迹
墨林
涂鸦
用笔
谨题
临摹
姿态
《國語辭典》:布置  拼音:bù zhì
分布安排。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布置物类,撮题近意,故小券短书,号为疏也。」《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虽然收管,却未上刑具,不过监里的一间空屋,听他自己去布置罢了。」也作「布置」。
《國語辭典》:御制(御製)  拼音:yù zhì
帝王所作或奉帝王之命所创制的乐章。《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序》:「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有前日那个九江客人,给我的那御制诗盖碗儿。」
《國語辭典》:笔锋(筆鋒)  拼音:bǐ fēng
1.笔毫的尖锋。唐。李白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2.书法笔画的棱角、锋芒。宋。姜夔〈续书谱〉:「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九。书诀。唐太宗笔法诀》:「趯须存其笔锋得而出,策须仰策而收。」
3.比喻所写的文章。如:「他的笔锋常带有感情。」
《國語辭典》:款识(款識)  拼音:kuǎn zhì
1.钟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和花纹。凹者为款,凸者为识。
2.书画上的落款和题字。
《國語辭典》:雅正  拼音:yǎ zhèng
1.文雅端正。《南史。卷三一。张裕传》:「种少恬静,居处雅正,傍无造请。」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进止端详,神情雅正。」
2.恳求他人指正的敬词。
《國語辭典》:帖子  拼音:tiě zi
1.应酬的名片或书柬。《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拿了一张红帖子要武书开名字去拜。」《老残游记》第四回:「老残一面叫茶房来给了挑盒子的四百钱,一面写了个领谢帖子,送那人出去。」
2.布告、告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我家店里后面一进,有六七间房子空著没有用,前几个月,就贴了一张招租的帖子。」
3.议亲的庚帖。《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教授既是要这头亲事,却问乾娘觅一个帖子。」也作「帖儿」。
《國語辭典》:体制(體制)  拼音:tǐ zhì
1.一定的规则、制度。《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据学生的愚见,钦差既然要争那保送咨送的体制,就该合参谋部说明才是。」
2.文体的体裁、格式。《诗经。周颂谱》:「然鲁颂之文尤类小雅,比于商颂,体制又异。」
《國語辭典》:体制(體製)  拼音:tǐ zhì
1.诗文的格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
2.绘画的结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四。纪艺下。花鸟门》:「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工画花竹翎毛,体制清赡。」
《國語辭典》:米颠(米顛)  拼音:mǐ diān
人名。指北宋书画家米芾。参见「米芾」条。
《國語辭典》:笔迹(筆跡)  拼音:bǐ jī
1.字迹。《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那笔迹从来认得,且词中意思有在,真是拙妻所作无疑。」
2.书画的真迹。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漢語大詞典》:墨林
翰墨之林。比喻诗文书画荟萃之处。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幸余有己亥所拓未损本,乃出以徵同人题咏,兹録数章於后,聊以存墨林一段公案。”
《國語辭典》:涂鸦(塗鴉)  拼音:tú yā
1.幼儿不懂事,乱涂诗书,墨色如鸦。语本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计,涂抹诗书如老鸦。」形容毛笔字的拙劣。亦用以谦称自己的作文写字、绘画或书法方面的拙劣,技巧不成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镜花缘》第二二回:「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当代鸿儒,尚却勉强涂鸦,以求指教,岂肯自暴自弃。」
2.写作或绘画。如:「当初只是随便涂鸦,没想到会被报社采用。」
《漢語大詞典》:用笔(用筆)
(1).指书画的运笔。三国志·魏志·刘劭传“光禄大夫 京兆 韦诞 ”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 师宜官 为大字, 邯郸淳 为小字。 梁鵠 谓 淳 得 次仲 法,然 鵠 之用笔尽其势矣。” 唐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诗:“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夸 钟太尉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大体 源 及 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2).指运用写作技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
《漢語大詞典》:谨题(謹題)
(1).给诗文书画写题记或跋文的常用语。表示谦敬之意。 宋 楼钥 《清芬堂记》:“ 子觉 之长子 伯禽 祕藏于家,亦谨题于卷尾。” 元 戴良 《题叶丞相遗墨》:“ 良 既得以快覩前修之真蹟,而又有以窃窥先达之为人,抑何幸歟!后学 浦江 戴良 谨题。”
(2). 明 清 大臣上题本的用语。表示恭敬之意。 明 清 时奏章有题本、奏本之别,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 清 末废,专用奏折。 明 赵南星 《复京察拾遗疏》:“俱奉钦依吏部知道事理,谨题请旨。” 明 范景文 《饬属疏》:“ 南京 兵部尚书臣 范景文 谨题:为敬陈飭属之要,以肃邦政之规事。”参阅明会典·通政使司
《國語辭典》:临摹(臨摹)  拼音:lín mó
学习书法的两种方法。临是置纸于旁而模仿碑帖,摹则以纸覆于范帖上而描摹。两者皆是初学书法的必经历程。如:「临摹古人名帖,为学书法要门。」
《國語辭典》:姿态(姿態)  拼音:zī tài
姿容态度。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