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4,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鲁壁
试笔
仙芝
法帖
鸾回
痛快
肃括
刻厉
运笔
流丽
禊帖
字学
老骨
蚴蟉
波磔
《漢語大詞典》:鲁壁(魯壁)
(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漢語大詞典》:试笔(試筆)
(1).谓练习书法。 宋 欧阳修 《试笔》诗:“试笔消长日,躭书遣百忧。”
(2).指练习写文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十五六岁免不得教他试笔做文。”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我觉得反正大家都在试笔,我为什么不把我的试作,拿出去发表呢?”
(3).动笔;开始动笔。 唐 陆龟蒙 《村夜》诗:“开瓶浮螘緑,试笔秋毫劲。” 清 顾汧 《泥金手书五大部佛经跋》之二:“右金书《华严经》全部八十一卷,试笔於壬午闰六月三日,告成於癸未腊月二十四日,距一年半有奇。”
《漢語大詞典》:仙芝
书法名称的一种。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丝縈髮垂,平理端密。盈尺锦两,片字金溢。故仙芝烦弱,既匪足双;虫虎琐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笔。” 钱仲联 注引墨薮:“ 六国 时各以异体为符信,製芝英书。或曰, 汉 代有灵芝三种,植于殿前,故作也。”
分類:书法法名
《國語辭典》:法帖  拼音:fǎ tiè
1.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2.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漢語大詞典》:鸾回(鸞迴)
见“ 鸞迴 ”。
亦作“ 鸞回 ”。
(1).鸾鸟回旋飞翔。常比喻舞姿。 北周 庾信 《和咏舞》:“鸞迴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唐 李百药 《鹦鹉赋》:“应舞节以鸞回,慕知来而鹊起。”
(2).形容书法精美。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琉璃彤管,鹊顾鸞迴;婉转緑沉,猿惊雁落。” 倪璠 注:“ 庾肩吾 《书品序》曰:‘波回堕镜之鸞,楷顾雕陵之鹊,并以篆籀重復见重昔时。’言 赵王 善书也。”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紫誥鸞迴纸,清朝燕贺人。”
《國語辭典》:痛快  拼音:tòng kuài
1.心情舒畅。《朱子语类。卷一四。大学。经上》:「只务自家一时痛快,终不见实理。」宋。杨万里 沈虞卿秘监招游西湖诗:「能为蓬莱老仙伯,一杯痛快吸湖山。」
2.做事爽快,不拖泥带水。如:「他是个痛快的人,不会噜嗦!」《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个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这条心可以对得起天地鬼神。」
《漢語大詞典》:肃括(肅括)
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用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 汉 扬雄 《法言·修身》:“或问:士何如斯可以禔身?曰: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 李轨 注:“肃,敬也;括,法也。” 宋 曾巩 《御史中丞制》:“某强毅肃括以禔其身,博学精识通於世用。” 清 钱谦益 《温如先生陈公墓志铭》:“其为学弘深而肃括,经传洽熟,颂礼详明。” 清 王澍 《论书賸语·论古》:“ 有唐 一代书,格律森严,多患方整;至 宋 四家,各以其超逸之姿,破除成法,盖拓向外来,而 晋 唐 谨严肃括之意亡矣。”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铭之为物,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漢語大詞典》:刻厉(刻厲)
(1).严酷;苛刻严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 明 方孝孺 《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
(2).谓书法或文辞峭拔。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
(3).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孙汝敬传:“自此刻厉为学,纍迁侍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归,弥自刻厉。”
《國語辭典》:运笔(運筆)  拼音:yùn bǐ
写字、画画时笔锋的变化运用。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书〉:「夫运笔邪则无芒角,执手宽则书缓弱。」
《國語辭典》:流丽(流麗)  拼音:liú lì
顺畅而华美。多用形容诗文、书法等。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宋。苏轼〈和子由论书〉诗:「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國語辭典》:禊帖  拼音:xì tiè
晋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因记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称为「禊帖」。也称为〈兰亭帖〉。
《國語辭典》:字学(字學)  拼音:zì xué
文字学或文字学理。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二。文字》:「故说文至今为字学之宗。」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丹阳葛鲁卿论书云:『晋宋人书法妙绝,未必尽晓字学。』」
《漢語大詞典》:老骨
(1).指书法遒劲的风格。法书要录卷二载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使 元常 老骨,更蒙荣造; 子敬 儒肌,不沉泉夜。”
(2).指衰老的身体。 元 虞集 《后续咏贫士》:“老骨寒不寐,夜长况闻风。”
《漢語大詞典》:蚴蟉
亦作“ 蚴虯 ”。
(1).蛟龙屈折行动貌。 汉 贾谊 《惜誓》:“苍龙蚴虬於左驂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俄而赤蜺电出,蚴虯神驤。”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2).树木盘曲纠结貌。 宋 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清 李邺嗣 《得杖》诗:“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
(3).书法夭矫飞动貌。法书要录卷四引 唐 张怀瓘 《文字论》:“僕今所制,不师古法……务於飞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以代哀诔》诗:“江山胸鬱蟠,蛇龙笔蚴蟉。”
《國語辭典》:波磔  拼音:bō zhé
书法的撇、捺。也泛指书法的笔画。《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面想,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见那纵横波磔,一笔笔写的俨如铁画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