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88
词典
4
分类词汇
584
共588,分40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书信
保罗书信
书信馆
书信体
分类词汇
尺素
尺书
鲤鱼
双鱼
羽翰
羽书
书札
芳信
书问
音问
尺一
《國語辭典》:
书信(書信)
拼音:
shū xìn
往来通问的信件。《三国演义》第三○回:「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
分類:
书信
信札
传送
送书
书札
使者
指使
《国语辞典》:
保罗书信(保罗书信)
拼音:
bǎo luó shū xìn
耶稣门徒保罗写给教会传教、布道者的书信,是记载耶稣言行、事迹的重要文献。
分类:
耶稣
门徒
教会
传教
道者
书信
《漢語大詞典》:
书信馆(書信館)
邮局。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
:“﹝ 德国 ﹞因于国中城乡、市镇商民聚集之区,遍设书信馆,统以大员,派员经理,凡公文私信莫不递传。”
分類:
邮局
太平天国
《高级汉语词典》:
书信体
拼音:
shū xìn tǐ
以书信形式写的作品
《國語辭典》:
尺素
拼音:
chǐ sù
书信。《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
秦观
踏莎行。雾失楼台
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分類:
小幅
书信
绢帛
纸张
写信
文章
《國語辭典》:
尺书(尺書)
拼音:
chǐ shū
1.书信。唐。
杜甫
逢唐兴刘主簿弟
诗:「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太平广记。卷四一九。柳毅》:「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
2.简册。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
分類:
书籍
书信
诏书
简牍
长度
定规
规定
等长
《國語辭典》:
鲤鱼(鯉魚)
拼音:
lǐ yú
1.动物名。硬骨鱼纲。体呈侧扁的纺缍形,口吻钝圆,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有发达的咽头骨。脊鳍长、尾鳍分叉,鳞大。食水草及鱼介类,栖小河池沼等处,现多为人工饲养的食用鱼。也称为「文鱼」。
2.比喻书信。参见「鲤素」条。唐。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
诗:「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分類:
鲤鱼
鱼名
传递
身体
书信
体侧
背部
苍黑
黑色
腹部
黄白
白色
《國語辭典》:
鱼书(魚書)
拼音:
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
宋凌云
偶成
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
陆贽
〈
冬至大礼大赦制
〉:「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分類:
朝廷
任免
州郡
长官
鱼符
敕书
书信
《國語辭典》:
双鱼(雙魚)
拼音:
shuāng yú
1.二鱼。唐。
白居易
家园
三绝之二:「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2.书信。唐。
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
诗二首之二:「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唐。
杜甫
〈
送吴梓州李使君之任
〉诗:「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3.汉代有双鱼洗,上书大吉羊(祥)字,后人因以双鱼寓吉祥之意。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五。素洗双鱼洗列钱洗》:「政和元年,饶州得素洗二、双鱼洗六。」
分類:
书信
《國語辭典》:
双鲤(雙鯉)
拼音:
shuāng lǐ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唐。刘禹锡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分類:
两条
鲤鱼
书信
里面
鱼形
木板
《漢語大詞典》:
羽翰
(1).翅膀。 南朝 宋 鲍照
《咏双燕》
之一:“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 唐
孟郊
《出门行》
之二:“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明
张景
《飞丸记·月下伤怀》
:“思痴无羽翰,想极梦魂旋。”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十一:“已看文彩振鵷鸞,重向青霄刷羽翰。”
(2).飞翔;飞升。 唐
李绅
《华顶》
诗:“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清
汪懋麟
《阻东昌三日》
诗:“舟前花鸭凭游戏,天上飞鸿自羽翰。”
(3).指书信或文章。 清
姚鼐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
诗:“忆昔趋阶序,初欣见羽翰。” 郭沫若
《纪念孙中山》
诗之三:“天高风净雁声还,寄语 臺 澎 托羽翰。”
分類:
飞翔
翅膀
书信
飞升
文章
《國語辭典》:
羽书(羽書)
拼音:
yǔ shū
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徵兵、徵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也称为「羽毛书」、「羽檄」。
分類:
书信
《國語辭典》:
书札(書札)
拼音:
shū zhá
书信。唐。
李白
〈
苏武
〉诗:「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
分類:
书札
书信
《國語辭典》:
芳信
拼音:
fāng xìn
敬称他人的书信。
欧阳修
〈
蝶恋花。腊雪初消梅蕊绽
〉词:「望极不来芳信断,音书纵有争如见。」宋。
史达祖
〈
双双燕。过春社了
〉词:「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分類:
敬称
花开
佳音
闺中
他人
讯息
来信
书信
春
百花盛开
消息
《漢語大詞典》:
书问(書問)
书信;音问。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邵博
《闻见后录》
卷十五:“故足迹不至於门藩,书问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分類:
书信
音问
《國語辭典》:
音问(音問)
拼音:
yīn wèn
音信。晋。陶渊明〈赠长沙公〉诗:「款襟或辽,音问其先。」《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友与我相别二十年,不通音问;他今做官适意,可喜!可喜!」
分類:
音问
音讯
书信
《國語辭典》:
尺一
拼音:
chǐ yī
1.古代皇帝的诏版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诏书为「尺一」。《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
2.书信。《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川制置径相投。」
分類:
书信
一尺
一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