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鸿雁(鴻雁) 拼音:hóng yàn
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也称为「大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鴈) 拼音:hóng yàn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國語辭典》:文书(文書) 拼音:wén shū
1.文字。《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2.书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三国志平话》卷上:「见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3.统称公文、契约等文件。《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顾雍》:「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4.司理文书的人员。
2.书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三国志平话》卷上:「见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3.统称公文、契约等文件。《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顾诸葛步传。顾雍》:「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4.司理文书的人员。
《漢語大詞典》:一纸(一紙)
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三国志·蜀志·吕凯传》:“都护 李严 与 闓 书六纸,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纸。”《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粧盒中一纸文书,用手取来看时,却是小词一首。”《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倒是一桩乐事。” 巴金 《探索集·怀念烈文》:“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种期刊,被国民党政府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