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99
典故
6
词典
385
佛典
84
其它
124
共599,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精习
安习
习察
习乡
习吉
习戎
习行
自习
沿习
异习
谙习
熏习
听习
习艺
晓习
《高级汉语词典》:
精习
精深,熟悉
《漢語大詞典》:
安习(安習)
习惯于;习惯。
《
荀子·儒效
》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
《
后汉书·崔寔传
》
:“其顽士闇於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 宋
方勺
《青溪寇轨》
:“而 浙 人安习太平,不识兵革,一闻金鼓声,则敛手听命。” 明
吴承恩
《春秋列传序》
:“故士生其时者,耳目之所安习,意志之所厌飫,日渐而月涵之,犹性生也。”
分類:
习惯
惯于
《漢語大詞典》:
习察(習察)
谓学习省察。语本
《孟子·尽心上》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朱熹 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分類:
学习
省察
《漢語大詞典》:
习乡(習鄉)
行乡饮酒礼。
《
礼记·王制
》
:“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 陈澔 集说:“行射礼与乡饮酒之礼。”
分類:
乡饮酒礼
《漢語大詞典》:
习吉(習吉)
谓再卜重得吉兆。
《书·大禹谟》
:“朕志先定,询谋僉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 蔡沉 集传:“习,重也。”按,习与“袭”通。重衣谓之袭,因有重义。
分類:
得吉
吉兆
《漢語大詞典》:
习戎(習戎)
练习武事。
《
晋书·庾翼传
》
:“受任四年,唯以习戎为务。”
分類:
练习
习武
武事
《漢語大詞典》:
习行(習行)
常行。
《
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
:“世间凡夫,亦復如是。亲近邪友,习行非法,造作结业,堕三恶道。”
分類:
常行
《國語辭典》:
自习(自習)
拼音:
zì xí
在课外或空閒的时间自己学习。如:「他的知识丰富,全靠平日自习所得。」
分類:
自学
《國語辭典》:
沿习(沿習)
拼音:
yán xí
依循向来的习惯。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士大夫家祭多不同,盖五方风俗沿习,与其家法所从来各异。」
分類:
向来
因袭
因循
习惯
《韵府拾遗 缉韵》:
异习(异习)
吕氏春秋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
《國語辭典》:
谙习(諳習)
拼音:
ān xí
熟习。如:「她谙习多国语言,是个不可多得的翻译人才。」
分類:
熟习
《國語辭典》:
熏习(熏習)
拼音:
xūn xí
佛教用语。指身心行为对心识的影响作用。《大乘止观法门》卷二:「随对者,即喻净心体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习,随其熏别,现报不同也。」《成唯识论》卷二:「依何等义立熏习名?所熏、能熏各具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
分類:
熏陶
《漢語大詞典》:
听习(聽習)
听从熟悉情况者的意见。
《
韩非子·解老
》
:“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
分類:
听从
熟悉
意见
《漢語大詞典》:
习艺(習藝)
学习技术、手艺。
分類:
学习
技术
手艺
《漢語大詞典》:
晓习(曉習)
精通,熟悉。
《
汉书·尹翁归传
》
:“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
《
新唐书·礼乐志一
》
:“用之郊庙、朝廷,自搢绅、大夫从事其间者,皆莫能晓习。”
《
金史·纥石烈桓端传
》
:“深有计画,晓习军事。”
分類:
精通
熟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