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习非
习读
日习
习流
陋习
因习
习安
能习
童习
习事
通习
调习
常习
习定
可习
《国语辞典》:习非(习非)  拼音:xí fēi
习惯于不良的癖性或作坏事。如:「习非成是」。
《漢語大詞典》:习读(習讀)
学习诵读。语出《公羊传·定公元年》:“ 定哀 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 何休 注:“读谓经,传谓训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董遇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閒习读。”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中秋夜习读次,可二更已来,忽有人扣学窗牖间,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
《骈字类编》:日习(日习)
宋史兵志训练之制禁军月奉五百以上皆日习武技三百以下或给役或习技 中论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
《國語辭典》:习流(習流)  拼音:xí liú
娴习于水战的水师。《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國語辭典》:陋习(陋習)  拼音:lòu xí
不良的习气。如:「过分铺张的拜拜,是一种浪费的陋习。」《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拜门原是官场的陋习,怎么你也说这话?」
《國語辭典》:因习(因習)  拼音:yīn xí
因循成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终恐因习滋甚,有亏恒武。」
《漢語大詞典》:习安(習安)
谓习惯于安定。 宋 秦观 《治势下》:“逮 嘉祐 之后,习安玩治,为日既久,大臣以厚重相高,小臣以苟简自便。”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 淮 民习安,仓卒间虏至而逃,畜孽满野。”
《韵府拾遗 缉韵》:能习(能习)
荀子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韵府拾遗 缉韵》:童习(童习)
法言孔子之道其较且易也或曰童而习之白纷如也
《漢語大詞典》:习事(習事)
谓熟谙事理。史记·田叔列传:“ 赵禹 以次问之,十餘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明镐》:“ 镐 乃取尤不职者杖之,疲软者皆自解去,遂奏择习事者守堡砦。”
分類:熟谙事理
《漢語大詞典》:通习(通習)
(1).贯通熟悉;普遍地研习。汉书·哀帝纪:“上令诵,通习能説。” 唐 韩愈 《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公学极原本,有书以来,无不通习。”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方才那个老人,正是此地的乡贤,他通习六艺,是个有学问的庶民。”
(2).普遍的习气。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以诗文求有权位者荐举(‘干谒’),是 唐 代士子的通习,倒不能以此苛责 杜甫 。”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后记》:“就和当时对于科学思想仅其一知半解的学者们的通习一样,隐隐引以为夸耀。”
《漢語大詞典》:调习(調習)
(1).调治熟习。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华严经疏钞·十回向品》:“心善调伏,不调令调,以寂静法,而调习之。”
(2).调教训练。诗·秦风·驷驖“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唐 孔颖达 疏:“诸马皆须调习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段宰妾》:“调习既久,容色殊可。 段 名之曰‘鶯鶯’,以为侧室。”《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选了一匹青色騸马,使人预先调习。”
《漢語大詞典》:常习(常習)
指癖好、习惯。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如容许我们在便宜上或一般常习上把世界旧有文化粗略划分时,我们可以得四种派别:(一) 中国 ,(二) 印度 ,(三) 希伯来 ,(四) 希腊 。”
分類:癖好习惯
《漢語大詞典》:习定(習定)
谓养静以止息妄念。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京城禪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禪习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 宋 陈显微 《文始真经言外经旨·五鉴》:“昔有人居山习定,而山精现怪异之形,变化百种,魔挠其人,其人瞑目不视,曰:汝之伎俩有尽,我之不闻不见无穷。”
《分类字锦》:可习(可习)
九州春秋建安六年刘表攻西鄂西鄂长杜子绪帅县男女婴城而守时南阳功曹柏孝长亦在城中闻兵攻声恐惧入室闭户牵被覆头相攻半日稍敢出面其明侧立而听二日往出户问消息至四五日乃更负楯亲斗语子绪曰勇可习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