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习乡上齿(习乡上齿)
礼记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郑注朝犹会也此庠谓乡学也乡谓饮酒也乡礼春秋射国蜡而饮酒养老
分类:养老
《分类字锦》:习学空无(习学空无)
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弟子习学空无修行智慧早穷尊道克己行法方欲以家刑国自近及远一念之善千里斯应一心之力万国皆欢恒沙众生皆为法侣微尘世界悉是道场
分类:释教
《漢語大詞典》:习焉不察(習焉不察)
语出《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后因以“习焉不察”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取进止:“当 栖楚 待罪时,处分未出,其曰进止,是也。而不晓文义者,习焉不察,概谓有旨为进止,如堂底所载,凡宣旨皆云有进止者,相承之误也。”亦作“ 习而不察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口传心授,依样葫芦,求其师不甚谬,则习而不察,亦可以混过一生。”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四讲:“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可谓人云亦云,习而不察。”
《漢語大詞典》:习焉不觉(習焉不覺)
犹言习焉不察。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改漫为熳,不知起於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
《漢語大詞典》:习焉弗察(習焉弗察)
犹言习焉不察。 清 梁章钜 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实传庭,又或误以为‘傅庭’,耳食之徒,遂习焉弗察耳。”
《漢語大詞典》:习扬
1.飞扬,飘扬。
分類:飞扬飘扬
《漢語大詞典》:习飏(習颺)
习扬,飘扬。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缘於悬崖下烧火,遣数人於半崖间披红碧纱为仙衣,随风习颺,令众观之。誑曰:‘此仙也。’”
分類:飘扬
《漢語大詞典》:习养(習養)
素养。
分類:素养
《國語辭典》:习以成俗(習以成俗)  拼音:xí yǐ chéng sú
因长期习染而成为习俗。《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也作「习以成风」。
《搜韵词典》:习以成俗,习以成风  拼音:xí yǐ chéng sú,xí yǐ chéng fēng
习惯了,就形成了风气
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择其不敢言之甚者为台谏,习以成风,如何做得事。——· 朱熹《谏诤》
《國語辭典》:习以成性(習以成性)  拼音:xí yǐ chéng xìng
长期习惯于某种环境,就会形成某种性格。参见「习与性成」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
《國語辭典》:习以为常(習以為常)  拼音:xí yǐ wéi cháng
养成习惯后,便成为常规。《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传。临淮王谭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话说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
《分类字锦》:习用武事(习用武事)
榖梁传因蒐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
《漢語大詞典》:习与体成(習與體成)
犹言习与性成。孔丛子·执节:“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矣。”
《國語辭典》:习与性成(習與性成)  拼音:xí yǔ xìng chéng
语出《书经。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长期习惯于某种环境,就会养成某种性格。《梁书。卷三三。王筠传》:「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也作「习以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