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9,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遵习
暴习
滑习
讽习
痼习
福习
定习
洞习
模习
劘习
弱习
扰习
讲习所
右军习气
阅习按试
《漢語大詞典》:遵习(遵習)
犹遵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摩呾吒国:“伽蓝三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并皆遵习上座部法。”
《漢語大詞典》:暴习(暴習)
很快熟习。 汉 王充 论衡·逢遇:“文与言尚可暴习,行与能不可卒成。”
分類:熟习
《漢語大詞典》:滑习(滑習)
(1).非常熟悉、熟练。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儒生之业,五经也。南面为师,旦夕讲授,章句滑习,义理究备於五经,可也。”
(2).谓狡猾成习。 清 梅曾亮 《朝议大夫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 盖君 ﹞不凴一城,藉一餉,起千百农家子于逃亡饿羸之餘,抗坚悍滑习之贼於必争之衝。”
(3).浮滑的习性。 唐 孟郊 《峡哀》诗之七:“滑心不可求,滑习积已长。”
《漢語大詞典》:讽习(諷習)
讽诵学习。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 文冠一府,特有轻艶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竟卒於官。”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春秋〉书》:“往年曾记 裴封叔 宅,闻兄与 裴太常 言 晋 人及 姜戎 败 秦 师于 殽 一义,尝讽习之。” 清 吴定 《紫石泉山房记》:“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
分類:讽诵学习
《國語辭典》:痼习(痼習)  拼音:gù xí
长期养成而不易革除的习惯。如:「他下定决心痛改吸毒的痼习。」也作「固习」。
《骈字类编》:福习(福习)
春秋佐助期麦神名福习
《韵府拾遗 缉韵》:定习(定习)
文心雕龙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
《漢語大詞典》:洞习(洞習)
通晓熟悉。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赠周生序》:“ 周君 少年材勇,善骑射,尤洞习兵家言。”
《漢語大詞典》:模习(模習)
仿效,学习。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自定鼎 伊 洛 ,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屈原 、 宋玉 作楚辞,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为文士所模习。”
分類:仿效学习
《漢語大詞典》:劘习(劘習)
研习。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自是澂心默坐以观理,飭言动严视听以劘习,博考图籍,约之 程 朱 之遗书,以崇其知。”
分類:研习
《漢語大詞典》:弱习(弱習)
幼年所学。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七:“弱习徒自耻,暮知欲何任!”
分類:幼年年所
《漢語大詞典》:扰习(擾習)
犹言习以为常。《晋书·阮种传》:“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而今丑虏内居,与百姓杂处,边吏扰习,人又忘战。”
分類:习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讲习所(講習所)
讲议学习之所。今亦指为传授某一专业知识而设立的短期速成学习机构。 明 海瑞 《借山亭记》:“ 鸣阳 蔡 二守就 阳江 邑中之隙,捐俸构亭为讲习所,扁之曰‘借山’。” 周俟松 《许地山传略》:“幼习经史,十三岁肄业 广东 韶舞讲习所,复入随宦学堂。”
《漢語大詞典》:右军习气(右軍習氣)
谓作书一味摹仿而无创造。 清 宋曹 《书法约言·总论》:“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倍加工力,自然妙生。既脱于腕,仍养于心,方无 右军 习气。”原注:“笔笔摹拟,不能脱化,即谓 右军 习气。”
《分类字锦》:阅习按试(阅习按试)
宋史职官志兵部尚书掌兵卫武选凡军兵以名籍统隶者阅习按试选募迁补及武举校试之事皆总之
分类: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