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习诵(習誦)
学习诵读。汉书·张良传:“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 良 异之,常习诵。”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又詔中官近臣於 东观 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经籍之名,臬丝製锡,故必偶类齐音,以资习诵。”
《漢語大詞典》:服诵(服誦)
习诵。太平广记卷二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见约要之书,谓之轻浅,而不尽服诵。”
分類:习诵
《漢語大詞典》:拾诵(拾誦)
犹习诵。鹖冠子·学问:“圣人学问服师也,亦有终始乎?抑其拾诵记辞闔棺而止乎?”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下:“后世百家杂艺,亦用赋体为拾诵,盖与歌诀同出六艺之外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故惟 归愚先生 此书,最易拾诵。此书外,更取 阮亭 《古诗选》玩习。”
分類:习诵
《國語辭典》:讲读(講讀)  拼音:jiǎng dú
讲说诵读。《北史。卷一七。魏景穆十二王传上。阳平王新成传》:「乃置学馆于私第,集群从子弟,昼夜讲读。」唐。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此六经皆上人常所讲读者,今故引以为问,必有甚深之旨焉。」
《漢語大詞典》:习读(習讀)
学习诵读。语出《公羊传·定公元年》:“ 定哀 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 何休 注:“读谓经,传谓训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董遇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閒习读。”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中秋夜习读次,可二更已来,忽有人扣学窗牖间,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
《漢語大詞典》:讨诵(討誦)
讲习诵读。 明 汤显祖 《〈阳秋馆诗赋选〉序》:“君慧敏纯固,特于讨诵一路,暎发揉结,亦復好之。下帷佔毕,至忘马色;行路思维,或坠坑堑。”
《國語辭典》:家传户诵(家傳戶誦)  拼音:jiā chuán hù sòng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形容诗文极佳,广受欢迎。《聊斋志异。卷五。郭生》:「时叶、缪诸公稿,风雅艳丽,家传而户诵之。」
建立习诵业轮
【三藏法数】
谓令众生习诵大乘经教,初中后夜,精勤无怠,心不散乱,则能摧破一切惑业,是为建立习诵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