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岁火(歲火)
地方风俗。 吴 中习俗,除夕每家在门口烧柴满盆以取暖,叫岁火。 明 杨慎 《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墻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 清 杜岕 《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漢語大詞典》:侈俗
奢侈的习俗。北史·韩麒麟传:“自承平日久,丰穰积年,竞相矜夸,浸成侈俗。”
分類:奢侈习俗
《漢語大詞典》:松盆
旧时京师祭岁以松枝燎院的习俗。 清 于敏中 等日下旧闻考·风俗:“除夕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松盆,熰岁也。”
分類:京师习俗
《漢語大詞典》:靡俗
侈靡的习俗。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贾 亦文吏,遭时黲黷,犹有典型,以式靡俗。”
分類:侈靡习俗
《國語辭典》:迁染(遷染)  拼音:qiān rǎn
性情被习俗所潜移默化。《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
《国语辞典》:收惊(收惊)  拼音:shōu jīng
民间妇女遇小孩受惊,就拿著孩子的衣服呼唤他的名字的习俗。
《国语辞典》:听香(听香)  拼音:tīng xiāng
一种台湾旧有的习俗。在中秋夜时,妇女向神明点香默祷,表明欲测的事,而后请示拈香出门的方向,凡在路上所听到的任何声音,皆可以杯珓问神,以预测未来的吉凶。
《國語辭典》:排手  拼音:pái shǒu
击掌发誓。《金瓶梅》第一二回:「西门庆道:『你敢与我排手?』那桂姐道:『我和你排一百个手!』」
《漢語大詞典》:流习(流習)
相沿而成的习俗。多含贬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至於朝廷为之置官譔定,而流习所徇,扇以成俗,虽国势不能排夺。”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五经四书,圣学之本,敷为时义,体制亦佳,第流习渐靡,淫泆自恣,殆与词赋不殊。”
《漢語大詞典》:讹俗(訛俗)
亦作“譌俗”。
(1).荒谬的习俗。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荥阳公清俭:“僕常病浇态讹俗,骄侈自奉,思得以还淳返朴,敦厚风俗。”
(2).指文字的讹体与俗体。 宋 徐铉 《重建宓子贱碑阴记》:“而又字体譌俗,文词舛误,今以 贾氏 集校而正之。” 清 邓显鹤 《例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卷中无譌俗字,通政大奇之。”
《漢語大詞典》:悲染丝(悲染絲)
墨子·所染:“ 子墨子 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亦作“ 悲素丝 ”、“ 悲丝染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九:“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清 丘逢甲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之二:“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亦省作“ 悲丝 ”。 唐 罗隐 谗书·屏赋:“ 阮 何情而泣路, 墨 何事而悲丝。” 清 无名氏 《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鴟,可怜泣路悲丝,忠肝义胆,至今寝食常思。”
《漢語大詞典》:地俗
地方的风俗;人世的习俗。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条书》:“遵天条,拜真神,分手时天堂易上;泥地俗,信魔鬼,尽头处地狱难逃。”
《漢語大詞典》:却霜(卻霜)
亦作“却霜”。 古时 鲜卑 族一种祈暖却寒的习俗。宋书·索虏传:“其俗以四月祠天,六月末率大众至 阴山 ,谓之却霜。 阴山 去 平城 六百里,深远饶树木,霜雪未尝释,盖欲以暖气却寒也。”
分類:鲜卑习俗
《國語辭典》:立规矩(立規矩)  拼音:lì guī ju
旧时习俗。长者起居,幼者在其旁侍立。《红楼梦》第二九回:「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
《漢語大詞典》:补天穿(補天穿)
古代民间习俗。岁时广记·系煎饼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江 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繫煎饼饵置屋上,谓之补天穿。”
分類: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