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变古易常(變古易常)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语本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
《國語辭典》:尝汤戏(嘗湯戲)  拼音:cháng tāng xì
明、清时习俗,在筵席中演戏,要先上一道汤,才开始正式表演,故称开锣戏为「尝汤戏」。《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锣鼓响处,开场唱了四出尝汤戏。」
《漢語大詞典》:擘钱(擘錢)
古代的一种祭祀习俗。登山,撕碎冥帛,撒向空中以祭。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於塋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冥帛於空中,谓之‘擘钱’。”
《國語辭典》:抱嫁  拼音:bào jià
新娘的兄弟。旧时江南习俗中,新娘出嫁当日,由其兄弟护送到夫家,新娘称为「送娘」,新娘的兄弟称为「抱嫁」。《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原来江南地方娶亲,不行古时亲迎之礼,都是女亲家和阿舅自送上门。女亲家谓之送娘,阿舅谓之抱嫁。」
《漢語大詞典》:道新喜
民间习俗。在农历正月初一往亲友家祝贺新年幸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於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宵达巷,络绎不休。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朝贺已毕,走謁亲友,谓之道新喜。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
《國語辭典》:定型  拼音:dìng xíng
人、事、物的外观、特点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如:「演艺人员必须勇于尝试各种角色,否则一旦被定型,便不易突破。」
《國語辭典》:丢巧针(丟巧針)  拼音:diū qiǎo zhēn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国语辞典》:陈规陋习(陈规陋习)  拼音:chén guī lòu xí
陈旧的规章,不良的习俗。如:「我们要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清新良善的新风气。」
《漢語大詞典》:打埃尘(打埃塵)
掸尘。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 清 顾禄 清嘉录·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埽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漢語大詞典》:打耗
古时于腊月击鼓驱鬼的一种习俗。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腊鼓:“ 湖州 土俗,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问其所本,无能知者。但相传云,此名打耗。打耗云者,言惊去鬼祟也。”
《漢語大詞典》:龊茶(齪茶)
宋 代习俗。官府兵丁差役向街肆店铺点送茶水,借以乞求钱物,谓之“齪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茶肆:“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齪茶’。”按,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茶坊亦记其事。
《国语辞典》:抢婚(抢婚)  拼音:qiǎng hūn
一种旧时的婚姻习俗,男方通过抢劫女子的方式来成亲。现在某些地区仍保有此种方式。也作「抢亲」。
《漢語大詞典》:请春客(請春客)
旧时民间的一种习俗,过春节后,宴请亲友邻居。
《漢語大詞典》:拈周试晬(拈周試晬)
旧时习俗。小儿周岁时,罗列很多物件,让其拈取,以为可以试测其将来的性情志趣。俗称抓周。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育子:“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誥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綵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綫、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讖,谓之‘拈周试晬’。”
《漢語大詞典》:舍缘豆(捨緣豆)
旧时 北京 的一种习俗。施舍豆子结缘。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结缘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捨缘豆,预结来世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