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12,分161页显示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九缘
九僧诗
九三学社
九九归一
九九归原
九九属车
九九消寒图
九臼
九距
九虡
九绝兽
九畯
九科医生
九孔螺
九孔针
《漢語大詞典》:九缘(九緣)
佛教法相宗的九种因缘。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若浮屠所谓九缘:一曰空缘,二曰明缘,三曰根缘,四曰境缘,五曰作意缘,六曰分别依,七曰染净依,八曰根本依,九曰种子依。”
《漢語大詞典》:九僧诗(九僧詩)
诗集名。为 宋 初和尚 惠崇 等九人所作。已失传。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卷二:“国朝浮图以诗名於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今不復传矣。”参见“ 九僧 ”。
《漢語大詞典》:九僧
(1).指 宋 初 惠崇 等九个和尚。他们以诗闻名于世,时号“九僧”。有合集《九僧诗》宋史·艺文志八:“九僧为 淮南 惠崇 、 剑南 希书 、 金华 保暹 、 南越 文兆 、 天台 行肇 、 汝州 简长 、 青城 维凤 、 江东 宇昭 、 峨眉 怀古 。”
(2).佛教举行大法会时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和衲众。
《漢語大詞典》:九三学社
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前身为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的民主科学社,1945年定名九三学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國語辭典》:九九归一(九九歸一)  拼音:jiǔ jiǔ guī yī
珠算中归除和还原的口诀。指转来转去又还了原,比喻归根结底。如:「这个账随你怎么算,到最后九九归一,吃亏的还是我。」也作「九九归原」。
《國語辭典》:九九归原(九九歸原)  拼音:jiǔ jiǔ guī yuán
珠算中归除和还原的口诀。指转来转去又还了原,比喻归根结底。《海上花列传》第三四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也作「九九归一」。
分類:到底
《國語辭典》:九九归原(九九歸原)  拼音:jiǔ jiǔ guī yuán
珠算中归除和还原的口诀。指转来转去又还了原,比喻归根结底。《海上花列传》第三四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也作「九九归一」。
分類:到底
《分类字锦》:九九属车(九九属车)
元稹 望云骓马歌 地平险尽施黄屋,九九属车十二纛。
分类:数目
《國語辭典》: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圖)  拼音: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每年一旦冬至来临,天气即日冷一日,俗谓之「九九寒天」。一般都得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才见春风送暖。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于是想出制图计日的方式,以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来记载。如明朝以前的〈九九消寒图〉,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小圈的九丛圆圈,过了冬至,逐日涂满一瓣或一小圈以计日。
分類:冬至
《漢語大詞典》:九臼
药草鬼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鬼臼
分類:药草鬼臼
《漢語大詞典》:九距
亦作“ 九拒 ”。 多次抵抗。墨子·公输:“ 公输盘 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 九距之。”旧唐书·李密传:“ 达 ﹝ 段达 ﹞等助 桀 为虐,婴城自固,梯衝乱舞,徒设九拒之谋;鼓角将鸣,空凭百楼之险。”
分類:抵抗
《骈字类编》:九虡
旧唐书音乐志太乐署镈钟编钟各三凡九虡设于辰丑之位
《漢語大詞典》:九绝兽(九絶獸)
传说中的神禽。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握真辅:“九絶兽,神禽也。罔起此在乎群丽,擥搰乎激奇之际,终年不足以极其变,万殊不足以适其内,日月不足以曜其目,八泽不足以游其足,青云为卑,九垓为浅,八紘为小,四极为近,以此变动无常,恒入芥子之内,玉晨之玉宝,太微之威神矣。”
分類:神禽
《骈字类编》:九畯
李峤百官请不从灵驾表献陵追远太宗不至于三元昭陵上迁高宗不至于九畯
《分类字锦》:九科医生(九科医生)
宋史职官志太医局有丞有敕授有九科医生额三百人岁终则会其全失而定其赏罚
分类:卿监
《漢語大詞典》:九孔螺
即石决明。 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石决明,亦名九孔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石决明, 登 人谓之鰒鱼, 明 人谓之九孔螺。”
分類:石决明
《漢語大詞典》:九孔针(九孔針)
古代妇女七夕乞巧时所用的针。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宫中……祀牛女二星,妃嬪各执九孔针、五色綫,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参见“ 乞巧 ”。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