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
【佛学大辞典】
(山名)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八十二曰:「九华山在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顾野王舆地志:上有九峰,千仞壁立,周围二百里,高一千丈。太平寰宇记: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为九华山。」案九华山,相传以为地藏胜地。参看地藏条。
【佛学常见辞汇】
山名,在中国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山名)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八十二曰:「九华山在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顾野王舆地志:上有九峰,千仞壁立,周围二百里,高一千丈。太平寰宇记: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为九华山。」案九华山,相传以为地藏胜地。参看地藏条。
【佛学常见辞汇】
山名,在中国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九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寿八万岁之上代,既有九病:一寒病、二热病、三饿病、四渴病、五大便病、六小便病、七欲病、八饕餮病、九老病,见长阿含经六,三藏法数三十四。
【佛学常见辞汇】
寒病、热病、饿病、渴病、大便病、小便病、欲病、饕餮病、老病。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经云:人寿增至四万岁时,其人作是念言: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可更增少善,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延于寿命至八万岁。当此之时,人已有此九种之病也。
〔一、寒病〕,谓人必寒温得宜,则身体安乐。若为寒冻所逼,则成一切病也。
〔二、热病〕,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热毒所中,则成一切病也。
〔三、饥病〕,谓人必假饮食,以资其身,则诸根强健。若不得食,则虚弱而成一切病也。
〔四、渴病〕,谓人必假浆水,以养其体。若不得浆水之饮,则肠胃枯焦,而成一切病也。
〔五、大便病〕,谓人必假饮食,资益诸根,入腹变坏,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
〔六、小便病〕,谓人必得汤水,资润色身,入腹之后,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
〔七、欲病〕,谓人贪于淫欲,则能成痨怯虚弱一切病也。
〔八、饕餮病〕(饕,他刀切。餮,他结切。)饕餮即贪食也。谓人必须饮食,以养其身,若贪食过度,即能生一切病也。
〔九、老病〕,谓人年老,则筋力衰弱,或起居食息,不能中节,即成一切病也。
(名数)人寿八万岁之上代,既有九病:一寒病、二热病、三饿病、四渴病、五大便病、六小便病、七欲病、八饕餮病、九老病,见长阿含经六,三藏法数三十四。
【佛学常见辞汇】
寒病、热病、饿病、渴病、大便病、小便病、欲病、饕餮病、老病。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经云:人寿增至四万岁时,其人作是念言: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可更增少善,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延于寿命至八万岁。当此之时,人已有此九种之病也。
〔一、寒病〕,谓人必寒温得宜,则身体安乐。若为寒冻所逼,则成一切病也。
〔二、热病〕,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热毒所中,则成一切病也。
〔三、饥病〕,谓人必假饮食,以资其身,则诸根强健。若不得食,则虚弱而成一切病也。
〔四、渴病〕,谓人必假浆水,以养其体。若不得浆水之饮,则肠胃枯焦,而成一切病也。
〔五、大便病〕,谓人必假饮食,资益诸根,入腹变坏,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
〔六、小便病〕,谓人必得汤水,资润色身,入腹之后,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
〔七、欲病〕,谓人贪于淫欲,则能成痨怯虚弱一切病也。
〔八、饕餮病〕(饕,他刀切。餮,他结切。)饕餮即贪食也。谓人必须饮食,以养其身,若贪食过度,即能生一切病也。
〔九、老病〕,谓人年老,则筋力衰弱,或起居食息,不能中节,即成一切病也。
九流
【佛学大辞典】
(杂名)或云九孔、九入、九疮。两眼两耳两鼻口大小便之九穴也。(参见:九入)
(杂名)或云九孔、九入、九疮。两眼两耳两鼻口大小便之九穴也。(参见:九入)
九入
【佛学大辞典】
(杂名)人之身上眼耳鼻各二,及口大便小便之九孔,由内流漏,曰九漏,由外通入,曰九入,又名九疮九孔。见行事钞中之二。
(杂名)人之身上眼耳鼻各二,及口大便小便之九孔,由内流漏,曰九漏,由外通入,曰九入,又名九疮九孔。见行事钞中之二。
九条衣
【佛学大辞典】
(物名)三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僧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制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九条,不应十条,乃至十九条,不应二十条。」盖九条衣,原唯僧伽梨之一种,以条数而立名,与五条七条同,本律非别有九条衣之名称。故四分律行事钞下,谓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之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为七九条也。虽然,僧伽梨中,此最下九条衣之名,自古通行,今称五条七条九条为三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之名,反多不用矣。案五条为常著之衣。七条在寺内众中礼诵斋讲时著之。九条已上,外出时及其他严仪时著之。
(物名)三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僧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制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九条,不应十条,乃至十九条,不应二十条。」盖九条衣,原唯僧伽梨之一种,以条数而立名,与五条七条同,本律非别有九条衣之名称。故四分律行事钞下,谓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之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为七九条也。虽然,僧伽梨中,此最下九条衣之名,自古通行,今称五条七条九条为三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之名,反多不用矣。案五条为常著之衣。七条在寺内众中礼诵斋讲时著之。九条已上,外出时及其他严仪时著之。
九条锡杖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锡杖)
【佛学大辞典】
(仪式)四个法要之第四谓之锡杖,讽咏锡杖之颂文而振锡也。其颂文之作者不详。初四句依华严经十四:「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之经文,其他偈句为古德所作。有九节,每一节终,辄振锡,故曰九条锡杖。
(杂名)(参见:锡杖)
【佛学大辞典】
(仪式)四个法要之第四谓之锡杖,讽咏锡杖之颂文而振锡也。其颂文之作者不详。初四句依华严经十四:「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之经文,其他偈句为古德所作。有九节,每一节终,辄振锡,故曰九条锡杖。
九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九曜同。执者执持之义,随逐诸曜日时而不相离也。大日经疏四曰:「九执者,梵音栗何Graha,是执持义。」
(名数)与九曜同。执者执持之义,随逐诸曜日时而不相离也。大日经疏四曰:「九执者,梵音栗何Graha,是执持义。」
九域
【佛学大辞典】
(界名)九地也,又九界也。
(界名)九地也,又九界也。
九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二部经中去方广与授记及无问自说之三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有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缘与譬喻及论义之三部者是也。然常言之九部,则多指小乘教。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梁僧传三(求那跋么)曰:「洞明九部,博晓四含。」皆言小乘教也。(参见:九部经及九经)
(名数)十二部经中去方广与授记及无问自说之三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有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缘与譬喻及论义之三部者是也。然常言之九部,则多指小乘教。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梁僧传三(求那跋么)曰:「洞明九部,博晓四含。」皆言小乘教也。(参见:九部经及九经)
九部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经为小乘经之分类者也。然大乘义章第一,法苑义林章第二本等。谓以九部为大乘经中之内容分类,十二部经中,菩萨大乘之人,无犯戒等,故无尼陀那(即缘起),机根胜,故无阿波陀那(即譬喻),无徵诘问答之要,故无优波提舍(即论议)云。然此九部之名目,与南方所传一致,则涅槃经所说,以九部为小乘经之分类,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毗佛略。毗佛略Vaipuya,译言方广,或方等,通常以之为大乘之异名,故以此九部为大乘经之分类,亦自有据。南方所传者,无此毗佛略,代以毗陀略Vedaa,置于第九,毗陀略有破碎或执明及获明之义,与毗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恐为毗陀略之写误也。若不然,则所谓过九部经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于无意味。既言过九部经有方等(即毗佛略),则毗佛略不应存于九部中也。(二)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也。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念佛品曰:「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儸、未曾有经。」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罗、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也。法华经第一方便品曰:「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又曰:「我此九部经,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此古来传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经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义,故无和伽罗那(即授记),法浅易咨,故无优陀那(即无问自说),未显广理,故无毗佛略(即方广)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由三藏十二部经中除去方广、授记、无问自说,就是小乘的九部;若除去因缘、譬喻、论议,就是大乘的九部。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经为小乘经之分类者也。然大乘义章第一,法苑义林章第二本等。谓以九部为大乘经中之内容分类,十二部经中,菩萨大乘之人,无犯戒等,故无尼陀那(即缘起),机根胜,故无阿波陀那(即譬喻),无徵诘问答之要,故无优波提舍(即论议)云。然此九部之名目,与南方所传一致,则涅槃经所说,以九部为小乘经之分类,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毗佛略。毗佛略Vaipuya,译言方广,或方等,通常以之为大乘之异名,故以此九部为大乘经之分类,亦自有据。南方所传者,无此毗佛略,代以毗陀略Vedaa,置于第九,毗陀略有破碎或执明及获明之义,与毗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恐为毗陀略之写误也。若不然,则所谓过九部经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于无意味。既言过九部经有方等(即毗佛略),则毗佛略不应存于九部中也。(二)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也。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念佛品曰:「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儸、未曾有经。」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罗、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也。法华经第一方便品曰:「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又曰:「我此九部经,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此古来传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经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义,故无和伽罗那(即授记),法浅易咨,故无优陀那(即无问自说),未显广理,故无毗佛略(即方广)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由三藏十二部经中除去方广、授记、无问自说,就是小乘的九部;若除去因缘、譬喻、论议,就是大乘的九部。
九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乾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四、自死,鸟兽命尽自己死亡的;五、鸟残,鹰鹫等食其他鸟兽所剩馀之肉;六、不为己杀,不是我亲自动手去杀害的;七、生乾,死亡多日而自乾的;八、不期遇,不是约定日期而是偶然遇到的;九、前已杀,不是现在因我而死,而是前时已被杀的。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三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谓眼自不曾见其杀也。
〔二、不闻杀〕,谓耳自不曾闻其杀,亦不从无信人前,闻其语为我故杀也。
〔三、不疑为己杀〕,僧祇律云:比丘于檀越家见羊,后再往彼,见其头脚在地,即生疑而问言:前所见羊,为在何处?若言为阿阇黎杀,则不应食。若言我为祠天故杀,是名不疑为己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檀,华言施。言檀越者,华梵兼举。谓行施者,能超越贫穷之海也。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
〔四、不为己杀〕,谓因于他事,或为他人而杀,不专为我而杀也。
〔五、自死〕,谓非因人故杀,亦非为他物之所伤害,乃其命尽报终而死也。
〔六、鸟残〕,谓于山林间,而为鹰鹯等之所伤害者也。
〔七、生乾〕,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
〔八、不期遇〕,谓不因期约,偶然相遇而食也。
〔九、前已杀〕,谓非今时因我而杀,乃是前时先已杀者也。
(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乾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四、自死,鸟兽命尽自己死亡的;五、鸟残,鹰鹫等食其他鸟兽所剩馀之肉;六、不为己杀,不是我亲自动手去杀害的;七、生乾,死亡多日而自乾的;八、不期遇,不是约定日期而是偶然遇到的;九、前已杀,不是现在因我而死,而是前时已被杀的。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三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谓眼自不曾见其杀也。
〔二、不闻杀〕,谓耳自不曾闻其杀,亦不从无信人前,闻其语为我故杀也。
〔三、不疑为己杀〕,僧祇律云:比丘于檀越家见羊,后再往彼,见其头脚在地,即生疑而问言:前所见羊,为在何处?若言为阿阇黎杀,则不应食。若言我为祠天故杀,是名不疑为己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檀,华言施。言檀越者,华梵兼举。谓行施者,能超越贫穷之海也。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
〔四、不为己杀〕,谓因于他事,或为他人而杀,不专为我而杀也。
〔五、自死〕,谓非因人故杀,亦非为他物之所伤害,乃其命尽报终而死也。
〔六、鸟残〕,谓于山林间,而为鹰鹯等之所伤害者也。
〔七、生乾〕,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
〔八、不期遇〕,谓不因期约,偶然相遇而食也。
〔九、前已杀〕,谓非今时因我而杀,乃是前时先已杀者也。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九梵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四禅天之九天也。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谓第四禅九天:一无云、二福生、三广果、四无想、五无烦、六无热、七善现、八善见、九色究竟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四禅天的九天,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等诸天。
(名数)第四禅天之九天也。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谓第四禅九天:一无云、二福生、三广果、四无想、五无烦、六无热、七善现、八善见、九色究竟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四禅天的九天,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等诸天。
九参上堂
【佛学大辞典】
(行事)谓一月九次上堂也。一月中每三日上堂一参,即为九参。参者进参之义,非数。见象器笺十一。
(行事)谓一月九次上堂也。一月中每三日上堂一参,即为九参。参者进参之义,非数。见象器笺十一。
九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寻常之七众,加出家,出家尼之二众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众。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众。三、六法尼,持六法之女众。四、沙弥,持十戒之男众。五、沙弥尼,持十戒之女众。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众。七、出家尼,持八戒斋之女众。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众。九、优婆夷,持五戒之女众。天台之戒疏下引之。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比丘尼、六法尼、沙弥、沙弥尼、出家、出家尼、优婆塞、优婆夷。
(名数)寻常之七众,加出家,出家尼之二众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众。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众。三、六法尼,持六法之女众。四、沙弥,持十戒之男众。五、沙弥尼,持十戒之女众。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众。七、出家尼,持八戒斋之女众。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众。九、优婆夷,持五戒之女众。天台之戒疏下引之。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比丘尼、六法尼、沙弥、沙弥尼、出家、出家尼、优婆塞、优婆夷。
九无学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第一分别贤圣品曰:「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中略)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大乘义章第十七本释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七种,犹如毗昙中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中略)后二慧解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二)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七不退法,八独觉,九佛。俱舍论第二十五曰:「居无学位圣者有九,谓七声闻及二觉者。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独觉在觉,名二觉者。由下下等九品根异,今无学圣成九差别。」是为唯就根次第立九种之别者,即退法为下下根,思法为下中根,乃至佛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论光记二十五,同颂疏二十五等。(参见: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罗汉也。(参见:罗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学位。中阿含经所说的九无学是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俱舍论所说的九无学是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独觉、佛。
(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第一分别贤圣品曰:「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中略)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大乘义章第十七本释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七种,犹如毗昙中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中略)后二慧解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二)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七不退法,八独觉,九佛。俱舍论第二十五曰:「居无学位圣者有九,谓七声闻及二觉者。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独觉在觉,名二觉者。由下下等九品根异,今无学圣成九差别。」是为唯就根次第立九种之别者,即退法为下下根,思法为下中根,乃至佛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论光记二十五,同颂疏二十五等。(参见: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罗汉也。(参见:罗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学位。中阿含经所说的九无学是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俱舍论所说的九无学是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独觉、佛。
九无为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无为之意。即不为四相所迁之实在法,有九种之别也(一)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与萨婆多部之三无为同,惟萨婆多部计择灭非择灭为多体而大众部等以之为各一体,虽同实反也。次四者,即四无色所依之定体。彼能依之五蕴,原为有为,今就其所依之处,故为无为。后二者,为十二缘起并八圣道支之理法。缘起支圣道支之差别,虽为生灭,然其理法,寂然不动,而无改易。故立为无为。(二)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动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缘起真如,九圣道真如。是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后二者与前大众部等之说同。第四不动,谓断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谓为善恶无记三性之理法,真实如常。体各一而性皆善也。出异部宗轮论,同述记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
(名数)九种无为之意。即不为四相所迁之实在法,有九种之别也(一)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与萨婆多部之三无为同,惟萨婆多部计择灭非择灭为多体而大众部等以之为各一体,虽同实反也。次四者,即四无色所依之定体。彼能依之五蕴,原为有为,今就其所依之处,故为无为。后二者,为十二缘起并八圣道支之理法。缘起支圣道支之差别,虽为生灭,然其理法,寂然不动,而无改易。故立为无为。(二)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动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缘起真如,九圣道真如。是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后二者与前大众部等之说同。第四不动,谓断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谓为善恶无记三性之理法,真实如常。体各一而性皆善也。出异部宗轮论,同述记等。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