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9~
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当大通元年丁未岁也。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以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端居而逝。即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也。
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当大通元年丁未岁也。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以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端居而逝。即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也。
《神僧传》卷四〈达摩〉
帝不省玄旨,师知机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芦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
帝不省玄旨,师知机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芦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
《晋书》卷五十二《华谭传》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
司马迁答任安书曰: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司马迁答任安书曰: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九〈送毛仙翁〉【案:江州司马时作。】
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绀发丝并致,龆容花共妍。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非烟【高步凌飞烟】。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轩昊旧为侣,松乔难比肩。每嗟人世人,役役如狂颠。孰能脱羁鞅,尽遭名利牵。貌随岁律换,神逐光阴迁。惟余负忧谴,憔悴湓江壖。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羁旅坐多感,裴回私自怜。晴眺五老峰,玉洞多神仙。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我师惠然来,论道穷重玄。浩荡八溟阔,志泰心超然。形骸既无束,得丧亦都捐。岂识椿菌异,那知鹏鴳悬。丹华既相付,促景定当延。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霓旌不肯驻,又归武夷川。语罢倏然别,孤鹤升遥天。赋诗叙明德,永续步虚篇。
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绀发丝并致,龆容花共妍。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非烟【高步凌飞烟】。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轩昊旧为侣,松乔难比肩。每嗟人世人,役役如狂颠。孰能脱羁鞅,尽遭名利牵。貌随岁律换,神逐光阴迁。惟余负忧谴,憔悴湓江壖。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羁旅坐多感,裴回私自怜。晴眺五老峰,玉洞多神仙。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我师惠然来,论道穷重玄。浩荡八溟阔,志泰心超然。形骸既无束,得丧亦都捐。岂识椿菌异,那知鹏鴳悬。丹华既相付,促景定当延。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霓旌不肯驻,又归武夷川。语罢倏然别,孤鹤升遥天。赋诗叙明德,永续步虚篇。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至乐〉~62~
且女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唐·成玄英疏:「九韶,舜乐名也。」
且女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唐·成玄英疏:「九韶,舜乐名也。」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帝舜〉~43~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招音韶,即舜乐〈箫韶〉。九成,故曰〈九招〉。」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招音韶,即舜乐〈箫韶〉。九成,故曰〈九招〉。」
典故
相关人物
九世鸡窠
六七十翁儿状
相关人物
李守忠
《洞微志》
太平兴国中,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过海至琼州界,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头下视。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太平兴国中,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过海至琼州界,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头下视。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典故
九素烟
《云笈七签》卷八〈释三十九章经·第二十二章〉
太初九素金华景元君曰:太初天中有华景之宫。宫有自然九素之气。气烟乱生,雕云九色。入其烟中者易貌,居其烟中者百变。又有庆液之河,号为吉人之津。又有流汩之池,池广千里,中有玉树。饮此流汩之水,则五脏明彻,面生紫云。
太初九素金华景元君曰:太初天中有华景之宫。宫有自然九素之气。气烟乱生,雕云九色。入其烟中者易貌,居其烟中者百变。又有庆液之河,号为吉人之津。又有流汩之池,池广千里,中有玉树。饮此流汩之水,则五脏明彻,面生紫云。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7~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汉·王逸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汉·王逸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例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毛诗正义》卷二十之四〈商颂·长发〉~800~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圣敬日跻。昭假??,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遒。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汉·毛亨传:「九围,九州也」。唐·孔颖达疏:「谓九州为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故谓之九围也。」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圣敬日跻。昭假??,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遒。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汉·毛亨传:「九围,九州也」。唐·孔颖达疏:「谓九州为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故谓之九围也。」
《周易注疏》卷一〈乾〉~0~
「九五,飞龙在天,立见大人。」唐·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九五,飞龙在天,立见大人。」唐·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诗经·国风·邶风》卷第二—二《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例句
九五当乾德,三千应瑞符。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典故
九霞光
《水经注疏》卷一〈河水〉~0~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崙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崙宫。其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渊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烛日晖,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崙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崙宫。其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渊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烛日晖,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
《漢語大詞典》:九迁(九遷)
(1).多次升迁。 汉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国》:“昭发上心,故有一日九迁。”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 明 张居正 《谢赐玉带疏》:“冒此殊恩,感奚若啻於九迁,惧实深於三褫。” 清 朱彝尊 《送少牢张先生假旋京口》诗之一:“衮衮诸公岁九迁,先生何事赋归田?”
(2).多次迁徙。形容惊扰不安。 晋 陶潜 《闲情赋》:“意惶惑而靡寧,魂须臾而九迁。” 唐 顾况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圣代逢三宥,营魂空九迁。”
(2).多次迁徙。形容惊扰不安。 晋 陶潜 《闲情赋》:“意惶惑而靡寧,魂须臾而九迁。” 唐 顾况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圣代逢三宥,营魂空九迁。”
《漢語大詞典》:九曲
(1).迂回曲折。 汉 王褒 《九怀·危俊》:“径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牵牛。” 唐 卢纶 《送郭判官赴振武》诗:“ 黄河 九曲流,繚绕古边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语“宝珠”的译名。
(2).指 黄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 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齐己 《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 崑崙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元 萨都剌 《武夷馆方池》诗:“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听潺湲。” 郁达夫 《咏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2).指 黄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 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齐己 《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 崑崙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元 萨都剌 《武夷馆方池》诗:“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听潺湲。” 郁达夫 《咏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漢語大詞典》:九韶
亦作“ 九招 ”。 舜 时乐曲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九韶》, 舜 乐名也。”《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 帝舜 之功,於是 禹 乃兴《九招》之乐。” 司马贞 索隐:“招音韶,即 舜 乐《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说, 帝喾 时所作。《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墨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昔 帝嚳 之世, 咸墨 为颂以歌《九韶》。”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分類: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