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12,分161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九逸
九音
九营
九镇
九雉
九重围
九子山
九钻
九王
九通
九死魂
九司
九阿
九本
九登
《漢語大詞典》:九逸
指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西京杂记卷二:“ 汉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一名逸驃,一名紫燕騮,一名緑螭驄,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骈字类编》:九音
云笈七签见三足下
《骈字类编》:九营(九营)
太元经九营周流始终贞也
《骈字类编》:九镇(九镇)
唐书柳公绰传每私居内斋束带正色服用简素父子更九镇五为京兆再为河南皆不奏瑞不度浮屠
《漢語大詞典》:九雉
犹言高九丈。古制,高一丈、长三丈为雉。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贾公彦 疏:“云城隅之制九雉者,亦谓高九丈。” 汉 张衡 《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漢語大詞典》:九重围(九重圍)
层层的包围。 南朝 梁 吴均 《战城南》诗之一:“躞蹀青驪马,往战城南畿。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唐 霍总 《塞下曲》:“曾当一面战,频出九重围。”
分類:层层包围
《漢語大詞典》:九子山
即 九华山 。 唐 罗隐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诗:“王侯水暖鱼鳞去, 九子山 晴雁序来。”太平御览卷四六引《九华山录》:“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峯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 九子山 焉。” 明 李贤 明一统志·安徽:“ 九华山 ,在 青阳县 南,旧名 九子山 。”
分類:九华山
《漢語大詞典》:九钻(九鑽)
九年钻燧,喻艰辛的经历。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九钻 巴 噀火,三蛰 楚 祠雷。” 仇兆鳌 注:“九钻句即钻燧改火意,兼用 欒巴 噀酒为雨灭火 成都 事。 黄希 曰:‘公以 乾元 入 蜀 ,於 大历 二年下峡,是九钻火也。’” 金 冯璧 《东坡海南烹茶图》诗:“地恶九钻黎洞火,天游两腋玉川风。”
《骈字类编》:九王
史记吕后纪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曰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 唐书越王系生传元宗末年悉王太子子故系王南阳郡帝即位至德二载十二月进王赵与彭兖泾郓襄杞召兴定九王同封 易林下泉苞稂十年九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齐云笈七签见九黄下代小学绀珠刘氏九王楚 吴淮南燕梁淮阳赵
《國語辭典》:九通  拼音:jiǔ tōng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等九部政书的合称。
分類:旧称三通
《漢語大詞典》:九死魂
谓历尽艰险者的精神状态。 唐 魏徵 《述怀》:“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死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参见“ 九死 ”。
分類:精神状态
《國語辭典》:九死  拼音:jiǔ sǐ
多次濒临死亡。比喻处于极危险的境地。《楚辞。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宋。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漢語大詞典》:九司
九卿。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李善 注:“九司,九卿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圆丘歌》之十一:“六典联事,九司咸则。”详“ 九卿 ”。
分類:九卿
《國語辭典》:九卿  拼音:jiǔ qīng
周代称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后用以指中央的九等高级官职,唯历代名称多所变更。《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自此以后,九卿六部的官,无一个不来拜望请教。」
《漢語大詞典》:九阿
(1).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西征,升 九阿 。” 郭璞 注:“疑今 新安县 十里 九坂 也。”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洛水 东逕 九曲 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於 九阿 ,此是也。”
(2).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八二:“垂影临层城,餘光照九阿。”
《漢語大詞典》:九本
古代君主治国信守的九项原则。管子·幼官:“一举而上下得终,再举而民无不从,三举而地辟散成,四举而农佚粟十,五举而务轻金九,六举而絜知事变,七举而外内为用,八举而胜行威立,九举而帝事成形。九本搏大,人主之守也。”
《骈字类编》:九登
易林九登十陟马跌不前管子佐之乃能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