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12,分161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九厄
九重关
九则
九英
九埏
九陵
九寰
九过
九将
九哥
九拒
九客
九两
九宗
九夜
《漢語大詞典》:九厄
阳九之厄,指灾凶。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近者数钟九厄,王室中微。” 吴兆宜 注:“汉书阳九厄,四千五百岁为一元,一元之中九,阳戹五,阴戹四,阳为旱,阴为水。”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三灾弭息,九厄蠲消。”
分類:阳九前蜀
《漢語大詞典》:九重关(九重關)
帝王居处。指朝廷。 宋 王庭圭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参见“ 九关 ”。
《漢語大詞典》:九关(九關)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
(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叩九关以竭诚兮,及离思之未远。”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清 李鸿章 《复英西林》:“敝部仅发九关,现仍万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筹否?”
《漢語大詞典》:九则(九則)
(1).九功的法则。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韦昭 注:“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故可以咏九功之则,成民之志,使无疑贰也。”参见“ 九功 ”。
(2).九等。《楚辞·天问》:“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王逸 注:“谓九州之地,凡有九品。”汉书·叙传下:“坤作墬势,高下九则。”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九则,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称六府、三事为九功,是养民、教民的九项事功。《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
2.周代时九种职业所应缴交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唐。贾公彦。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
《漢語大詞典》:九英
(1).指九星。即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袭九英之曜精兮,珮瑶光以发微。”
(2).蜡梅的一种。详“ 九英梅 ”。
《漢語大詞典》:九英梅
蜡梅的一种。《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梅谱》云:“子种,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谓之狗蝇,后讹为九英。”
分類:蜡梅
《漢語大詞典》:九埏
九州的边际。亦指九州。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风行电举,未注景而浹九埏。” 明 李东阳 《大行皇帝挽歌辞》:“圣孝仁恩遍九埏,由来至性本天全。” 清 王夫之 《连珠》:“盖闻心量无垠,筵九埏而郭万国。”
分類:九州边际
《漢語大詞典》:九陵
高山峻岭。易·震:“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汉 扬雄 《太玄·锐》:“上九陵,峥岸峭陁。”
《漢語大詞典》:九寰
犹言九州大地。 宋 范成大 《送滕子昭绩溪罢归》诗:“天马西极来,目力尽九寰。”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四·东户氏:“绍荒屯,遗美好,垂精拱默而九寰以承流。”
分類:九州大地
《漢語大詞典》:九过(九過)
九种过失。
分類:九种过失
《骈字类编》:九将(九将)
宋史兵志见五军下分又蔡延庆传尝得安南行军法读之仿其制部 正兵弓箭手人马团为九将合百队分左右前后四部队有驻战拓战之别步骑器械每将皆同以蕃兵人马为别队各随所近分隶焉
《骈字类编》:九哥
朝野遗记和议成显仁后将还钦庙挽其轮而曰蹛之第与吾南归但得为太一宫主足矣他无望于九哥也
《漢語大詞典》:九拒
见“ 九距 ”。
《漢語大詞典》:九距
亦作“ 九拒 ”。 多次抵抗。墨子·公输:“ 公输盘 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 九距之。”旧唐书·李密传:“ 达 ﹝ 段达 ﹞等助 桀 为虐,婴城自固,梯衝乱舞,徒设九拒之谋;鼓角将鸣,空凭百楼之险。”
分類:抵抗
《骈字类编》:九客
避暑录话韩持国为守每入春常日设十客之具于西湖旦以郡事委僚吏即造湖上使吏之湖门有士大夫过即邀之入满九客而止辄与乐饮终日不问其何人也
《漢語大詞典》:九两(九兩)
周礼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繫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 郑玄 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 贾公彦 疏:“使诸侯与民相合耦而联缀,不使离散,有九事,故云以九两繫邦国之民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且 震旦 为学者常詻詻与官立庠序反对,纵校官有长蓻,犹刳心致死以争之,此则一统长久,民不繫於九两之效也。”
《漢語大詞典》:九宗
同姓的九族。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 杜预 注:“九宗,一姓为九族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书:“ 鲁 之封有六族焉, 卫 之封有七族焉, 唐 之封有九宗五正焉。”
分類:同姓九族
《漢語大詞典》:九夜
犹言长夜。 唐 鲍溶 《郊天回》诗:“金鸟赦书鸣九夜,玉山寿酒舞千官。”《七笈七籤》卷十六:“苦魂沉九夜,乘晨希阳翘。”
分類: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