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14,分161页显示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九尊
九无间道
九会
九会说
九会一印
九会曼陀罗
九会曼陀罗由来
九会曼陀罗创起
九会尊数略颂
九道
九经
九遍知
九业
九僧
佛类词典(续上)
九恼九尊
九无间道
九会
九会说
九会一印
九会曼陀罗
九会曼陀罗由来
九会曼陀罗创起
九会尊数略颂
九道
九经
九遍知
九业
九僧
九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禦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兴起行经举十恼一一释之,省乞食不得,而加奢弥跋谤与骨节饰之二事。法苑珠林七十三,大部补注八,详兴起行经之说。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难,或九横,即佛在此世间成道及在成道之后所遭遇的九种灾难。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逆木剌脚。五、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冷风动故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回。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禦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兴起行经举十恼一一释之,省乞食不得,而加奢弥跋谤与骨节饰之二事。法苑珠林七十三,大部补注八,详兴起行经之说。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难,或九横,即佛在此世间成道及在成道之后所遭遇的九种灾难。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逆木剌脚。五、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冷风动故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回。
九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其中心与八瓣各现一尊,中心为大日如来,四方者四如来,四隅者四菩萨也。是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之第一而表示凡夫肉心之具德者,吾人之肉心,如合莲华,一旦三密相应则开敷为八叶之莲,现此九尊也。(参见:心莲)
(名数)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其中心与八瓣各现一尊,中心为大日如来,四方者四如来,四隅者四菩萨也。是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之第一而表示凡夫肉心之具德者,吾人之肉心,如合莲华,一旦三密相应则开敷为八叶之莲,现此九尊也。(参见:心莲)
九无间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界分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见:九解脱道及九品惑)。新译曰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也。
(名数)三界分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正断惑之智,谓之无间道,解脱既断了,而解脱惑之智,谓之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则有九无间九解脱也。(参见:九解脱道及九品惑)。新译曰无间道。旧译曰无碍道。间即碍之义,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也。
九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九番之法会。华严经之法会说。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等。
(术语)九番之法会。华严经之法会说。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等。
九会说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参见:华严经)
(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参见:华严经)
九会一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有一印会者,乃九会众尊尽纳于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也。他八会为开大日之德者,而一印会为合之者,即开合之二门也。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有一印会者,乃九会众尊尽纳于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也。他八会为开大日之德者,而一印会为合之者,即开合之二门也。
九会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大曼也。第二会者,为成身会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宝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第三会为诸尊各各标五智等微细之德者,故名微细会。诸尊深入禅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第四会为述诸尊各各以宝冠华鬘等,供养大日尊之作业者,故名大供养会。四曼中之羯磨曼也。如已上次第为大三法羯之四曼。第五会者,因前四会分离四曼,于别会各置一曼,今为破四曼不离,以四曼合集于一会者,故名四印会。是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会,第六会者,为示大日如来之独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独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会。已上六会为自粗至细之次第。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又为自證门。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第七会以金刚萨埵为中台(至第五会大日为中台第六会大日一尊也),转欲触爱慢之四烦恼而为欲触爱慢之四菩萨,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会。金刚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故又名普贤会。是前六会之大日如来来此会现金刚萨埵相而说正法者,故此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正法轮身(菩萨之称),是四曼中法曼也。第八会为大日如来。为折伏强刚难化之众生,从金刚萨埵更现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会。是四曼中大曼也。第九会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会。是四曼中三曼也。此二会为大日化他之教令轮身(明王之称),要之九会之曼荼罗者,大日如来之三轮身也。以上九会之次第,为从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门出于降伏门之相也。对于此而有从因至果之次第,为自凡夫上于佛果之相,此时降三世三昧耶为第一,中央之成身为第九也。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本等。(参见:金刚界曼荼罗)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大曼也。第二会者,为成身会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宝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第三会为诸尊各各标五智等微细之德者,故名微细会。诸尊深入禅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第四会为述诸尊各各以宝冠华鬘等,供养大日尊之作业者,故名大供养会。四曼中之羯磨曼也。如已上次第为大三法羯之四曼。第五会者,因前四会分离四曼,于别会各置一曼,今为破四曼不离,以四曼合集于一会者,故名四印会。是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会,第六会者,为示大日如来之独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独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会。已上六会为自粗至细之次第。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又为自證门。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第七会以金刚萨埵为中台(至第五会大日为中台第六会大日一尊也),转欲触爱慢之四烦恼而为欲触爱慢之四菩萨,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会。金刚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故又名普贤会。是前六会之大日如来来此会现金刚萨埵相而说正法者,故此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正法轮身(菩萨之称),是四曼中法曼也。第八会为大日如来。为折伏强刚难化之众生,从金刚萨埵更现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会。是四曼中大曼也。第九会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会。是四曼中三曼也。此二会为大日化他之教令轮身(明王之称),要之九会之曼荼罗者,大日如来之三轮身也。以上九会之次第,为从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门出于降伏门之相也。对于此而有从因至果之次第,为自凡夫上于佛果之相,此时降三世三昧耶为第一,中央之成身为第九也。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本等。(参见:金刚界曼荼罗)
九会曼陀罗由来
【佛学大辞典】
(杂语)九会曼陀罗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三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三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三世品,三遍调伏品,四一切义成就品也。其初品说六曼陀罗,第二品说十曼陀罗,第三品第四品亦各说六曼陀罗。今九会曼陀罗者,取彼初品之六曼陀罗为前六会,第七之一会虽有异说,而据其一义,则为十八会中第六会之曼陀罗也。第八之降三世羯磨会与第九之降三世三昧耶会,为十八会中初会第二品十曼陀罗中之第一第二曼陀罗。如是选拔本经十八会中处处之曼陀罗,取粗细(前六),自證(前六),化他(后三),自性轮(前六),正法轮(后二),之次第而组织今之九会也。
(杂语)九会曼陀罗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三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三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三世品,三遍调伏品,四一切义成就品也。其初品说六曼陀罗,第二品说十曼陀罗,第三品第四品亦各说六曼陀罗。今九会曼陀罗者,取彼初品之六曼陀罗为前六会,第七之一会虽有异说,而据其一义,则为十八会中第六会之曼陀罗也。第八之降三世羯磨会与第九之降三世三昧耶会,为十八会中初会第二品十曼陀罗中之第一第二曼陀罗。如是选拔本经十八会中处处之曼陀罗,取粗细(前六),自證(前六),化他(后三),自性轮(前六),正法轮(后二),之次第而组织今之九会也。
九会曼陀罗创起
【佛学大辞典】
(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于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秘藏记钞二等。
(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于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秘藏记钞二等。
九会尊数略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九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九有情居。见大部补注五。
【佛学常见辞汇】
九有情居。
(名数)即九有情居。见大部补注五。
【佛学常见辞汇】
九有情居。
九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二部经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缘譬喻论义。大小各九。」四教仪集注上曰:「别言之,小乘让三存九,小乘灰断,无方广经,说必假缘,无无问自说。虽有受记,作佛者少。」三论玄义曰:「钻仰九经,澄汰五部。」梁僧传二曰:「托意九经,游心十二。」(参见:九部及九部经)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十二部经中的九部经,有大小乘的分别。(参见:九部经)
(名数)十二部经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缘譬喻论义。大小各九。」四教仪集注上曰:「别言之,小乘让三存九,小乘灰断,无方广经,说必假缘,无无问自说。虽有受记,作佛者少。」三论玄义曰:「钻仰九经,澄汰五部。」梁僧传二曰:「托意九经,游心十二。」(参见:九部及九部经)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十二部经中的九部经,有大小乘的分别。(参见:九部经)
九遍知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为遍知。所谓断遍知是也。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遍知,谓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立六,所馀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三,是也。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有六种者,于欲界系苦集二部之所断,立一遍知。又于灭道二部之所断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合有三遍知。又色无色二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亦与欲界同,有见苦集与见灭及见道等之三遍知。总之如是三界见谛所断法之断,有六种遍知。其馀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有三种者,于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也。于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色爱尽遍知也。于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也。总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断法之断,有三种遍知。见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断法之断,于色无色二界,别各立一遍知。见道所断合之各不别立,其故,以修所断为对治不同也。其中见断法断之六种遍知,为忍之果。修断法断之三种,为智之果。一一之断,不别立遍知,唯于如是九位建立之者。总由于有四缘。所谓见断六忍之果,由于具得无漏离系得与缺有顶及灭双因之三缘,故特立遍知之名。得无漏之离系得者,无漏道所断,必有离系得。是简有漏断。缺有顶者,言亦断有顶地之惑。灭双因者,言灭自部之同类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异生之位,有灭双因者,而无无漏断之得,又以未缺有顶,故虽得断,亦不名为遍知。若圣位中,入于见谛,而苦类忍未现行以前,虽已得无漏断之得,而未缺有顶,未灭双因。至于苦类智集法忍之位,则虽缺有顶,而未灭双因,未灭见集所断之诸适行因,至于后之法智类智位,以诸所得之断,三缘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断三智之果,由于前三者外,别加越界缘,总具四缘,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缘者,为越界之意,即断欲界并色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时,具前三缘及越界缘之四缘,故各立一遍知。但于诸越界之位,皆必灭双因,而灭双因时,皆非越界,故于灭双因之外,别立越界缘也。又此遍知,无异生定成之理。诸圣者住于见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时,亦未成就之。至于集法智集类忍之时,唯成就一。至于集类智灭法忍之时,成就二。至于灭法智灭类忍之时,成就三。至于灭类智道法忍之时,成就四。至于道法智道类忍之时,成就五。又住于修道之位,而未得离欲界之染,及离欲退者,成就六。又全离欲,而色爱未尽,或先离欲而从道类智末起色尽之胜果道以前,唯成就顺下分尽遍知之一。又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又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于未全离无色爱以前,成就顺下分尽与色爱尽之二。住于无学位者,唯成就一切结永尽之一。见大毗婆沙论百八十六,俱舍论二十一,顺正论五十八,瑜伽师地论五十七等。
(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为遍知。所谓断遍知是也。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遍知,谓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立六,所馀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三,是也。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有六种者,于欲界系苦集二部之所断,立一遍知。又于灭道二部之所断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合有三遍知。又色无色二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亦与欲界同,有见苦集与见灭及见道等之三遍知。总之如是三界见谛所断法之断,有六种遍知。其馀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有三种者,于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也。于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色爱尽遍知也。于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也。总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断法之断,有三种遍知。见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断法之断,于色无色二界,别各立一遍知。见道所断合之各不别立,其故,以修所断为对治不同也。其中见断法断之六种遍知,为忍之果。修断法断之三种,为智之果。一一之断,不别立遍知,唯于如是九位建立之者。总由于有四缘。所谓见断六忍之果,由于具得无漏离系得与缺有顶及灭双因之三缘,故特立遍知之名。得无漏之离系得者,无漏道所断,必有离系得。是简有漏断。缺有顶者,言亦断有顶地之惑。灭双因者,言灭自部之同类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异生之位,有灭双因者,而无无漏断之得,又以未缺有顶,故虽得断,亦不名为遍知。若圣位中,入于见谛,而苦类忍未现行以前,虽已得无漏断之得,而未缺有顶,未灭双因。至于苦类智集法忍之位,则虽缺有顶,而未灭双因,未灭见集所断之诸适行因,至于后之法智类智位,以诸所得之断,三缘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断三智之果,由于前三者外,别加越界缘,总具四缘,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缘者,为越界之意,即断欲界并色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时,具前三缘及越界缘之四缘,故各立一遍知。但于诸越界之位,皆必灭双因,而灭双因时,皆非越界,故于灭双因之外,别立越界缘也。又此遍知,无异生定成之理。诸圣者住于见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时,亦未成就之。至于集法智集类忍之时,唯成就一。至于集类智灭法忍之时,成就二。至于灭法智灭类忍之时,成就三。至于灭类智道法忍之时,成就四。至于道法智道类忍之时,成就五。又住于修道之位,而未得离欲界之染,及离欲退者,成就六。又全离欲,而色爱未尽,或先离欲而从道类智末起色尽之胜果道以前,唯成就顺下分尽遍知之一。又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又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于未全离无色爱以前,成就顺下分尽与色爱尽之二。住于无学位者,唯成就一切结永尽之一。见大毗婆沙论百八十六,俱舍论二十一,顺正论五十八,瑜伽师地论五十七等。
九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之业也。欲界及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之三种,无色界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及无漏之三种,合为九种。成实论第八曰:「欲界系三种:作、无作、非作非无作。色界系业亦如是。无色界二种及无漏业,身口所造业名作。因作所集,罪福常随,是心不相应法,名为无作。又有无作,但从心生。非作非无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为业。」是也。其中作业谓身口所造之业,无作业谓身口作业所生之散无作并定共无作,非作非无作业,谓意业也。意业与身口之作业不同,故为非作。与身口之无作业不同,故为非无作。无漏业谓无漏之身口意业也。又出大乘义章第七等。
(名数)九种之业也。欲界及色界各有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之三种,无色界有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及无漏之三种,合为九种。成实论第八曰:「欲界系三种:作、无作、非作非无作。色界系业亦如是。无色界二种及无漏业,身口所造业名作。因作所集,罪福常随,是心不相应法,名为无作。又有无作,但从心生。非作非无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为业。」是也。其中作业谓身口所造之业,无作业谓身口作业所生之散无作并定共无作,非作非无作业,谓意业也。意业与身口之作业不同,故为非作。与身口之无作业不同,故为非无作。无漏业谓无漏之身口意业也。又出大乘义章第七等。
九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法会有带领众僧之职者九人:一导师、二咒愿师、三呗师、四散花师、五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引头、八堂达、九衲众。
【佛学常见辞汇】
在大法会中领导众僧做佛事的九位比丘,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衲众。
(名数)大法会有带领众僧之职者九人:一导师、二咒愿师、三呗师、四散花师、五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引头、八堂达、九衲众。
【佛学常见辞汇】
在大法会中领导众僧做佛事的九位比丘,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衲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