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12,分161页显示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九河发心
九宗
九居
九劫
九门
九例
九帖
九股杵
九卷章
九味斋
九乳梵钟
九品
九品净土
九品弥陀
九品行业
九河发心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于九河供佛。
九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宗之外加禅宗或净土宗者。
九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有情居之略。寄归传一曰:「住持八纪,弘济九居。」行事钞四之二曰:「三界九居既是众生居处。」
【佛学常见辞汇】
九有情居的简称。
九劫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释尊与弥勒虽同发心,而释尊由勇猛之精进力,便超九劫,而先成佛。见宝积经一百十一。
九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九有情居也。寄归传二曰:「弃九门之虚伪,希十地之圆坚。」
【佛学常见辞汇】
九有情居。
九例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明论之七转九例也。(参见:七转九例)
九帖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唐善导大师之著述,即观经玄义分一卷,观经序分义一卷,观经定善义一卷,观经散善义一卷(已上谓为四帖之疏),净土法事赞二卷,观念法门一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也。又曰五部九卷(四帖之疏共属于观经一部之疏)。
九股杵
【佛学大辞典】
(物名)金刚杵上下之头九分者。微妙漫拿罗经曰:「若复作九股,上下猛炎相,此是忿怒金刚杵。」
九卷章
【佛学大辞典】
(书名)日本真言宗开祖空海之九卷著述。即显密二教论二卷,秘藏宝钥三卷,心经秘键一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义一卷,吽字义一卷也。
九味斋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作鸠美菜,供备菜,法会宿忌(逮夜)之供物也。盛九种之美味,故名九味。象器笺十四曰:「九味斋,或作鸠美菜,盖集美味也,或作供备菜。大鉴清规,作九味斋,今依此为正,盖果糍类有九味而已。如今时,小器长脚者,金银装饰,高饰钉馒头羊羹等及诸珍果,或十二器(左右各六器),或十六器(左右各八器)。」大鉴清规末后事仪曰:「正大夜时,念诵讽经,九味斋略之。」
九乳梵钟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事时撞打之,故曰梵钟。九乳者,钟之上部周围作乳状,突出者,通例一行有五乳。
九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为九品惑等。而于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为九品之弥陀,其往生之土称为九品之净土等。净影谓四地至六地之菩萨,为上品上生之人。初二三地信忍之菩萨,为上品中生之人。种性以上之菩萨,为上品下生之人。又小乘前三果之圣者,为中品上生。见道已前之内外二凡,为中品中生。见道已前之世俗凡夫,为中品下生。又下品三生皆为大乘始学之人。未可辨其阶降。故唯随于过之轻重,以分三品。天台以习种至解行之菩萨,为上品之人,外凡十信已下,为中品之人,今时悠悠之凡夫,为下品之人。嘉祥亦如净影,谓上上品之无生,为七地,上六品之机,为大小乘之圣人。善导则反之。谓九品悉为凡夫。上品三人,为遇大之凡夫,中品三人,为遇小之凡夫,下品三人,为遇恶之凡夫。以凡夫亦可遂上六品之往生也。其行法及得果,据观经言之,则上品上生者,发三心,又慈心不杀,修诸戒行,诵读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往生即时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虽不必受持诵读方等经典,而必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往生已后,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经一小劫,住于欢喜地。中品上生者,持五戒八戒等,不造众恶,即时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持一日一夜八戒斋,又持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往生即得须陀洹,经半劫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之仁慈,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本愿及国土之乐事,经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虽不诽谤方等经典,而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终时,闻大乘十二部经之首题名字,又称南无阿弥陀佛,除多劫之罪,经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十力威德,罪灭往生,经六劫而华开,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命终时,至心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经十二大劫而华开,发菩提心。是也。盖此等九品之行法,与观经所说之三福,为开合之异,虽一往配之于各品,而实则各品之行,亦皆通于各品,成九九八十一品,又更成无量无数品也。又此九品与无量寿经所说之三辈,有开合之异说。昙鸾,净影等,谓三辈九品,全为开合之不同,彼之上辈,即此之上品三生,中辈即中品,下辈即下品云。诸经说九品者甚多。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的品类,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净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九品净刹,九品安养,九品莲台。有九品差别之净土也。愿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别,故所生之极乐净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说虽基于观无量寿经。而彼经但谓众生之机,有九品之别,各修其品之行者,有来迎之真化,华开之迟速,悟道之早晚。实未明言极乐有九品之别。惟据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三及支谦之阿弥陀经下,则说与九品开合不同之三辈往生。谓其上辈者,直往生净土,住于空中七宝舍宅,且去阿弥陀佛为近。中辈及下辈者,不得直至佛所,道见弥陀国界边自然七宝城,纵广各二千里者,止于此,居五百岁,出而至阿弥陀佛所,闻法亦不开解,住于地上之舍宅,且去佛甚远云。是即说三辈人所生之土,有中边优劣之殊者也。若据无量寿经下,则其明三辈往生之文中,不言所生之处有异同。而别至末段,说疑惑者,生于边地,处于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宫殿,五百岁中,不见佛闻法。是为边地不摄于三辈者,与前二经不同。然净土有中边之说,则彼此无异。又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别有九品净土之说。文曰:「无量寿国,在九品净识三摩地,是即诸佛境界,如来所居。三世诸佛,从是成正觉,具足三明,增长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无垢地,上品下生离垢地,中品上生善觉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无漏地,下品上生真觉地,下品中生贤觉地,下品下生乐门地,是名曰九品净识真如境。」又「若有众生,欲往生如是九品净土,奉视十二圆妙(即十二光佛),日夜三时,称如是九品净土名,赞十二光佛号,即永出三界火宅,定生真如,离有漏,永入无漏。」是盖为密教一种之所说,与净土家所谓九品不同之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品净刹、九品安养、九品莲台等,即有九品分别的净土,因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人有九品的分别,所以所往生的净土,也有九品的不同。
九品弥陀
【佛学大辞典】
(图像)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于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于印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赞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印恒分者,其为述弥陀宝手印契从于各品而不同,可知也。日本所传唐本阿弥陀九品曼荼罗,于中台安上品上生之阿弥陀佛,于八华安置上品中生以下之八品阿弥陀佛云。其手印古今不同。古图来迎阿弥陀尊之手,皆作安慰摄取之一印。是合于授手迎接之经文。新图则上上上中下上之三品,作转法轮之印。上下中上之二品,作安慰摄取之印。作摄取之印则可。如轮印,密家虽有其说,然不如安慰摄取之为亲切也。
九品行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为往生弥陀净土之九种修行。观经十六观中,下三观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往生极乐净土的九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