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九等
(1).九个等级。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灋,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 郑玄 注:“九等,騂刚、赤緹之属;征,税也。”汉书·古今人表序:“因兹以列九等之序,究极经传,继世相次,总备古今之略要云。”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人伦·九等:“九等: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2).九种类别。逸周书·本典:“士有九等,皆得其宜,曰材多。” 朱右曾 校释:“九等:忠、信、敬、刚、柔、和、贞、固、顺。”
《國語辭典》:三六九等  拼音:sān liù jiǔ děng
种种差别。《红楼梦》第七五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难道从此以后再没有求著我们的事了!」
《漢語大詞典》:九等人表
汉书·古今人表将人分为九等,后以“九等人表”泛指各种人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一堂宾从之贤,皆九等人表之最。”
《漢語大詞典》:九则(九則)
(1).九功的法则。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韦昭 注:“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故可以咏九功之则,成民之志,使无疑贰也。”参见“ 九功 ”。
(2).九等。《楚辞·天问》:“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王逸 注:“谓九州之地,凡有九品。”汉书·叙传下:“坤作墬势,高下九则。”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九则,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称六府、三事为九功,是养民、教民的九项事功。《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
2.周代时九种职业所应缴交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唐。贾公彦。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
《國語辭典》:令人  拼音:lìng rén
1.善人,品德美好的人。《诗经。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2.古代命妇的封号。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二。罗赤脚》:「罗与主僧坐,忽起曰:『房令人来。』僧惊问何在,曰:『入祠堂矣。』」
3.差役、衙役。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令人,报复去,说小官来了也。」
4.使人、派人。《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布恐玄德疑惑,先令人送还家眷。」
《國語辭典》:嘉禾  拼音:jiā hé
1.奇特美好的谷物。《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三国演义》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2.三国时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32~238)。
《漢語大詞典》:九人
汉 扬雄 著《太玄》,定人为九等。 汉 扬雄 《太玄·数》:“九人:一为下人;二为平人;三为进人;四为下禄;五为中禄;六为上禄;七为失志;八为疾瘀;九为极。”
《國語辭典》:上仙  拼音:shàng xiān
1.升天为仙人。《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2.天上的神仙。唐。司空曙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诗:「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唐。徐凝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诗:「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3.道家将仙人分为九个等级,第一等仙人称为「上仙」。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道教三洞宗元篇》。
《國語辭典》:九品  拼音:jiǔ pǐn
1.旧时官秩分九等,称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唐。韩愈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2.九卿。《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3.泛指九个等级。《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
《國語辭典》:九品中正  拼音:jiǔ pǐn zhōng zhèng
三国时魏文帝定九品官人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品第人才,由小中正以九等排定高下,上报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吏部选用。晋、南北朝皆因袭其制,至隋始废。
《國語辭典》:三命  拼音:sān mìng
1.周代分官爵为九命,公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礼记。王制》:「大国之卿不过三命。」《左传。昭公十二年》:「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2.出任官职的命令。《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论曰》:「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汉阳之幽人乎?」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
3.三度教诫。晋。皇甫谧 女怨诗:「婚礼既定,婚礼既成。施矜结帨,三命丁宁。」
4.术数用语。星术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所属之干支为三命。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八。汴岸术士》:「方独立徘徊,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时示之。」
5.受命、遭命、随命。《礼记。祭法》:「曰司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南朝宋。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
《國語辭典》:下下  拼音:xià xià
1.每一下。元。无名氏《蓝釆和》第二折:「扣厅打四十,下下打著者。」
2.最下等。《书经。禹贡》:「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错。」《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下下低愚者,诈现多求觅。」
《國語辭典》:愚人  拼音:yú rén
1.无知的人。《诗经。小雅。鸿雁》:「维彼愚人,谓我宣骄。」《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们拿我作愚人待,什么事我不知。」
2.愚弄他人。如:「愚人节」。《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红楼梦》第五一回:「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划为一区,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及藩服,称为「九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2.泛指全国各地。《文选。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3.古代天子的九种吉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
《漢語大詞典》:八命
(1). 周 代官爵分为九等级,称九命。其中八命为王之三公及州牧。《周礼·春官·典命》:“王之三公八命。”《周礼·春官·大宗伯》:“八命作牧。” 郑玄 注:“谓侯伯有功德者,加命得专征伐於诸侯。”
(2).泛指朝廷重臣。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 源 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曾祖 雅 ,位登八命。”
(3).古人通过龟卜所要求知道的八件事。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 郑玄 注:“国之大事,待蓍龟而决者有八,定作其辞於将卜,以命龟也。 郑司农 云:‘征,为征伐人也;象,谓灾变云物,如众赤鸟之属,有所象似……与,谓予人物也;谋,谓谋议也;果,谓事成与不也;至,谓至不也;雨,谓雨不也;瘳,谓疾瘳不也。’”
《漢語大詞典》:镇服(鎮服)
(1). 周 代王畿之外的九等地区之一。按远近分,每隔五百里为一等,镇服在夷服与藩服之间,属第八等。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夷服)外方五百里曰镇服。” 郑玄 注:“镇者以其入夷狄深,故须镇守也。” 章炳麟 《封建考》:“八紘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参见“ 九服 ”。
(2).强使服从。 唐 韩愈 《上李尚书书》:“非閤下条理镇服,布宣天子威德,其何能及此?”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李文靖 公 沆 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 郭沫若 《一只手》三:“他觉得他的一片牢骚似乎把那老妈妈给镇服着了,其实她并没有听他的话。”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划为一区,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及藩服,称为「九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2.泛指全国各地。《文选。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3.古代天子的九种吉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