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九成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三
王九成,熙宁中知晋陵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1159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全宋诗
张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谪南安后号横浦居士,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徙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十四岁为太学生,始从杨时学。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五年,召为著作佐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九○)。六年,迁著作郎(同上书卷九九)。八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一二一、一二三)。以忤秦桧,出知邵州,未几落职。十三年,谪南安军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九)。桧死,二十六年,起知温州(同上书卷一七一)。二十九年卒,年六十八(同上书卷一八二)。谥文忠。传世有《横浦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尚书说》、《论语说》、《孟子说》等,大多已残佚。事见《横浦先生家传》(附见宋刻《横浦先生文集》),《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张九成诗,以宋刻《横浦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吴惟明刻本(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从《横浦心传录》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全宋文·卷四○三一
张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又号横浦居士,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少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中状元,授镇东军签判。历著作郎,权礼部、刑部侍郎,知邵州。因反对议和,为秦桧所恶,谪居南安军凡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寻丐祠。绍兴二十九年病卒,年六十八。宝庆初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九成研思经学,多有训解,著有《尚书详说》、《中庸说》(存)、《大学说》、《孝经解》、《论语解》、《孟子传》(存)、《横浦日新》(存)、《横浦心传录》(存)、《重修神宗实录》、《唐鲙》、《横浦集》(存)等书。见《横浦家传》(《横浦文集》附),《宋史》卷三七四本传。
赵九成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四七
赵九成,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著有《吕氏考古图释》,见《考古图》卷三「小子师簋」后南宋人按语及清初王世贞《居易录》卷三、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一九四所引南宋翟耆年《籀史》卷下存目。按翟耆年为绍兴间人,《籀史》存目以赵九成列于赵明诚、晏溥(此人死于靖康之难)之后,则赵九成亦当为北宋末、南宋初人。
《國語辭典》:九成  拼音:jiǔ chéng
1.成,乐曲终止。「九成」指乐声九变。《书经。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
2.九层。比喻极高。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3.百分之九十。如:「这事的成功率高达九成。」
《國語辭典》:九成宫(九成宮)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1.隋唐时的故宫。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隋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为「九成宫」。
2.九成宫醴泉铭的简称。参见「九成宫醴泉铭」条。
《漢語大詞典》:九成台(九成臺)
台名。在今 广东省 曲江县 北城上。原名 闻韶台 ,相传 舜 南巡奏乐于此。 宋 苏轼 有《九成台铭》
《國語辭典》:九成宫(九成宮)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1.隋唐时的故宫。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隋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为「九成宫」。
2.九成宫醴泉铭的简称。参见「九成宫醴泉铭」条。
《國語辭典》: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宮醴泉銘)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
唐朝碑文。魏徵撰文,欧阳询书,楷体。贞观六年(西元632年)立。碑载唐太宗在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避暑时,发现地泉之事。字体温润峭劲,为欧阳询晚年得意之作。传世拓本以明代李祺藏北宋拓本最善。简称为「九成宫」。
《国语辞典》:箫韶九成(箫韶九成)  拼音:xiāo sháo jiǔ chéng
泛指优美典雅的乐章。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箫韶九成。」
《国语辞典》:九成九  拼音:jiǔ chéng jiǔ
百分之九十九。指成分多或可能性很高。如:「这事九成九是确定了。」
《漢語大詞典》:九成宫碑
见“ 九成宫醴泉铭 ”。
《國語辭典》: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宮醴泉銘)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
唐朝碑文。魏徵撰文,欧阳询书,楷体。贞观六年(西元632年)立。碑载唐太宗在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避暑时,发现地泉之事。字体温润峭劲,为欧阳询晚年得意之作。传世拓本以明代李祺藏北宋拓本最善。简称为「九成宫」。
《國語辭典》: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宮醴泉銘)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
唐朝碑文。魏徵撰文,欧阳询书,楷体。贞观六年(西元632年)立。碑载唐太宗在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避暑时,发现地泉之事。字体温润峭劲,为欧阳询晚年得意之作。传世拓本以明代李祺藏北宋拓本最善。简称为「九成宫」。
《漢語大詞典》:九停
九分;九成。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二折:“到如今,玉肌骨减了九停,粉香消没了半星。”《说岳全传》第三十回:“那里当得 阮良 这些好汉,十停中倒杀掉了九停,依旧跳上木排来助战。”
分類:九成
《漢語大詞典》:九终(九終)
九成。逸周书·世俘:“王不革服,格于庙,秉﹝黄鉞﹞语治庶国,籥人九终。” 朱右曾 校释:“九终,九成也。”详“ 九成 ”。
分類:九成
《國語辭典》:九成  拼音:jiǔ chéng
1.成,乐曲终止。「九成」指乐声九变。《书经。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
2.九层。比喻极高。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3.百分之九十。如:「这事的成功率高达九成。」
《漢語大詞典》:九关(九關)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
(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叩九关以竭诚兮,及离思之未远。”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清 李鸿章 《复英西林》:“敝部仅发九关,现仍万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筹否?”
《國語辭典》:破分  拼音:pò fèn
破例,破格。《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谢了恩,寻一块一般的玉,碾一个铃儿接住了,御前交纳,破分请给养了崔宁,令只在行在居住。」
分類:破格
《国语辞典》:陶宗仪(陶宗仪)  拼音:táo zōng yí
人名。生卒年不详,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元时举进士,古学无所不窥,工诗文。常客松江,躲亲稼穑,暇则休于树荫,有所得,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十年积盎以十数。一日发而录之,得三十卷,名《辍耕录》。又有《南村诗集》、《说郛》、《书史会要》、《古刻丛钞》等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