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最上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至极之教法也。诸宗各名其宗义。法华经授记品曰:「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二教论上曰:「为欲成就乘最上乘者故,名为大乘。」
【佛学常见辞汇】
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即一佛乘。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宋法天译。佛在广严城敕金刚手菩萨说弟子之八事及二谛等。
最胜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之尊称。八十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义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
无上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叹称教法之至极也。即大乘之异名。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佛学常见辞汇】
至高无上的教法,亦即大乘的别名。
无上上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之德号。无上无上之教法也。
无相大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论以空理为宗,故有无相大乘之别称。
【佛学常见辞汇】
三论宗的别名,因三论宗是以空理无相为宗。
无等等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之总名。无等无等之意,言他无比类也。宝积经二十三曰:「是故此乘名大乘,(中略)无上上,无等等乘。」
【佛学常见辞汇】
无以伦比的教法,也是大乘的总称。
无缘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三界唯心无于心外缘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经疏二曰:「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无缘乘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住心之第六、他缘大乘心也,他无两义,梵音同一、故约于菩萨之大悲缘他众生而谓之他缘,约于菩萨之大智缘心外无法而谓之无缘。大疏二曰:「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普令同入是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胜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之德名。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过二乘,名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的别名。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其了义为唯一佛乘也),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大乘结集
【佛学大辞典】
(传说)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于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众。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萨藏结集八藏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稚集众。(中略)集诸罗汉得八亿八千众,来集到忍界,听受法言。(中略)使阿难升七宝高座,迦叶告阿难言:佛所说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漏。菩萨藏者集著一处,声闻藏者亦集著一处,戒律藏者亦集著一处。(中略)最初出经,胎化藏为第一,中阴藏第二,摩诃衍方等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萨藏第五,杂藏第六,金刚藏第七,佛藏第八。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足矣。」次依智度论则文殊弥勒等大菩萨将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三藏,谓之菩萨藏,或言小乘三藏于耆阇崛山(智度论之说)结集之。智度论百曰:「有人言: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
钝同二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分通教之菩萨为钝利二种,其钝根之菩萨不能證悟中道,故与二乘同一。是曰钝同二乘。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了本生死经,稻秆经同本异译。
圆融十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所判四教中圆教之十乘观法也。行止观有十种之法,谓为十乘观法。此十乘观法通于藏通别圆之四教,故特指圆教之十乘,而谓为圆融十乘。以十乘一一悉以事理之圆融为理致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