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3,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晓乘
乘奔
乘急
两乘
马乘
乘篮
乘驾
乘理
宝乘
江乘
乘石
莫乘
乘乱
驾乘
乘鄣
《骈字类编》:晓乘(晓乘)
唐 卢纶 送崔邠拾遗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
《漢語大詞典》:乘奔
乘坐奔驰的快马。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懔乎若跟掛於万仞,慄然有如乘奔以履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前蜀 韦庄 《秦妇吟》:“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漢語大詞典》:乘急
犹言抓紧时机。 宋 杨万里 《晚宿小罗田》诗:“倦来乘急睡,过了睡难成。”
分類:抓紧时机
《骈字类编》:两乘(两乘)
唐书刘宴传:建中元年七月,诏中人赐宴死,且暴其罪,家属徙岭表。命簿录其家,唯杂书两乘,米麦数斛,人服其廉。
《漢語大詞典》:马乘(馬乘)
四匹马。仪礼·聘礼:“庭实设马乘。” 郑玄 注:“乘,四马也。”《礼记·大学》:“ 孟献子 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分類:四匹匹马
《漢語大詞典》:乘篮(乘籃)
乘坐竹轿。篮,篮舆。 唐 司空曙 《送永阳崔明府》诗:“乘篮若有暇,精舍在林间。”
《漢語大詞典》:乘驾(乘駕)
(1).乘车。 唐 陆广微 《吴地志》:“ 夏驾湖 , 寿梦 盛夏乘驾纳凉之处。”
(2).乘坐。 隋 萧岑 《櫂歌行》:“桂酒既潺湲,轻舟亦乘驾。”
(3).构架。建屋时,材木相架联结。《淮南子·本经训》“大构驾,兴宫室” 汉 高诱 注:“驾,材木相乘驾也。”
《漢語大詞典》:乘理
顺理。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分類:顺理
《漢語大詞典》:宝乘(寶乘)
佛教语。即宝车。《法华经·譬喻品》:“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乍动慈舟,时延宝乘。”参见“ 宝车 ”。
佛教语。佛教的教义。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政化之理兮,甘棠犹存;宝乘之妙兮,婆罗是敦。”
《漢語大詞典》:宝车(寶車)
(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馀》:“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沉舟,能升彼岸。”《法华经·譬喻品》:“以众宝物,造诸大车,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道教亦借用之。云笈七籤卷二三:“ 太上 遣宝车来迎,上登 太霄 ,游宴 紫极 。”
(2).泛指华贵的车。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駟马宝车行锡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骈字类编》:江乘
汉书地理志:丹阳郡县江乘。晋书地理志见江宁下。
又刁协传: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既而王师败绩,协与刘隗俱侍帝于太极。东除,帝执协隗手,流涕呜咽,劝令避祸。协曰:臣当守死,不敢有贰。帝曰:今事逼矣,安可不行?乃令给协、隗人马,使自为计。协年老,不堪骑乘,素无恩纪,募从者皆委之。行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齐书明僧绍传:庆符罢任,僧绍随归,住江乘摄山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遗僧绍竹根如意、笋箨冠。
《漢語大詞典》:乘石
天子登车用的垫脚石。周礼·夏官·隶仆:“王行,洗乘石。”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乘石,王所登上车之石也。”《淮南子·齐俗训》:“履乘石,摄天子之位。”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履乘石而 周公 不以为疑,增玉璜而 太公 不以为让。”
分類:登车帝王
《韵府拾遗 蒸韵》:莫乘
淮南子: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
《国语辞典》:乘乱(乘乱)  拼音:chéng luàn
趁著慌乱不安的时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潞兵乘乱,大队赶来,多四散落荒而走。」
《漢語大詞典》:驾乘(駕乘)
车乘。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后汉书·窦融传:“及 陇 蜀 平,詔 融 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官属宾客相随,驾乘千餘两,马牛羊被野。” 宋 曾巩 《兵部尚书制》:“中台政事所出,兵部司马之任,所以典总师徒,扬国威武,至於按图辨地驾乘库兵司存之事,莫不咨焉。”
驾车乘马。 宋 曾巩 《寿安县君钱氏墓志铭》:“ 凝之 夫妇,康寧寿考。自肆於山川之间,白髮皤然,体不知驾乘之劳,心不知机檴之畏。” 清 朱之瑜 《与五十川刚伯书》之二:“马口之单者为韁,牧放时用之;双者为轡,结於衔勒,驾乘时用之。”
《漢語大詞典》:乘鄣
(1).谓登城守卫。汉书·张汤传:“﹝上﹞乃遣 山 乘鄣。” 颜师古 注:“鄣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鄣蔽以扞寇也。”
(2).引申为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