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佛性平等一乘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种一乘之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涅槃经之教也。
佛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所立。说一切众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谓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华严法华所说之圆教是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又曰:「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藏法数三十二曰:「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法华玄义一曰:「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谁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同释签一曰:「佛乘者即是今典,永异馀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开会之使归于一极,故言佛乘。」【又】三乘之一。三乘中之菩萨乘,对于声闻独觉之二乘而云佛乘。以菩萨乘,为成佛之法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当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中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一乘,即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佛乘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志求佛果之人之戒律,梵网经所说之戒法是也大日经学处品曰:「所谓一道戒,亦是佛乘戒。以离无量见网,住一实相之道故。」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十善业道经同。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大乘百福相经之略译。
邪见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斥小乘之空法为邪见乘。止观七之四曰:「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耳。」
定性二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也,即五性中之前二性。
【佛学常见辞汇】
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
定慧二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定慧二法配于左右手,左手为定手,右手为慧手。大日经疏三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
【佛学常见辞汇】
以定慧二种法来配于吾人的左右手,左手为定手,右手为慧手。
金刚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教之异名。教法坚利如金刚也。瑜祇经曰:「以金刚自性,光明遍照,清净不坏,种种业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刚乘,唯一金刚断烦恼。」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梵名Vajra-ya%na,但于印度特指佛教中阴阳和合派之教义,然于根本决不然也。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教的别名。
金刚一乘甚深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赞叹真言之教法也。教法坚固,故曰金刚,为一切成佛之法,故曰一乘,秘密深奥,故曰甚深。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有同名异译二经:一、三卷,为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三),是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通常所说之金刚顶经,即指本经。一、二卷四品,设修习供养之方规。此乃仪轨也。皆为唐不空译。然金刚顶之全本,有十万偈十八会。其第一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义成就。此中不空所译三卷之金刚顶经,止初之一品,后赵宋施护,全译四大品,称曰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三昧大教王经,有三十卷。
法相大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为大乘教,故称曰法相大乘。
明珠譬大乘经典
【佛学大辞典】
(杂语)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与赐,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智度论四十九曰:「若水浊,以珠著水中,水即为清。是珠其德如是。」净土论注下曰:「譬如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宗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各宗所弘之宗义及教典云宗乘。多为禅门及净土门标称自家之语。碧岩第五十则垂示曰:「权衡佛祖,龟鉴宗乘。」
【佛学常见辞汇】
各宗所弘扬的宗义和教典。
舍利弗过去退大乘向小道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参见:乞眼婆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