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紫杉
杧果
落叶松
九芎
油桐
柠檬
榴莲
树冠
栾树
莲雾
珙桐
面包树
油棕
阿勃勒
油柑
《国语辞典》:紫杉  拼音:zǐ shān
植物名。红豆杉科紫杉属,常绿乔木。叶细长端尖,雌雄异株,春夏之交开花,雌花杯状,雄花为柔荑花序,皆色绿,材可制器物,极为贵重。
《漢語大詞典》:杧果
(1).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绿乔木。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质厚。花小,黄色。果实呈肾形,淡绿或淡黄色,果肉多汁,味甜,有香气。果皮可供药用。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国语辞典》:落叶松(落叶松)  拼音:luò yè sōng
植物名。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每逢秋、冬落叶。高约十七至二十公尺,有长枝、短枝。叶倒披针状线形,长十五至三十公厘,簇生于短枝上。花单性,雌雄同株。毬果成熟时褐色,果鳞宿存,种子具翅。木质坚硬,能耐湿,可供建筑用。产中国大陆东北,也称为「兴安落叶松」。
《国语辞典》:九芎  拼音:jiǔ qióng
植物名。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大乔木。树皮光滑,茶褐色。叶近对生,在枝上排成二列,长椭圆形或卵形。圆锥花序顶生;花瓣六枚,淡黄白色。蒴果长椭圆形。木材黄褐色,材质密致而坚韧,可供建筑及制农具。根可入药。产于台湾平地及中国大陆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琉球亦有分布。也称为「拘那花」、「小果紫薇」。
《國語辭典》:油桐  拼音:yóu tóng
植物名。大戟科油桐属,「罂子桐」之别称,参见「罂子桐」条。
《國語辭典》:柠檬(檸檬)  拼音:níng méng
植物名:(1)芸香科柑桔属,常绿灌木。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翼线形至披针形。产热带。果实椭圆,黄熟,种子子叶白色。果肉味酸,可作饮料,也可供药用,皮可制油。(2)「梨檬」之别称,与「柠檬」相近,但叶片两端圆钝,叶翼不明显,种子子叶绿色。也称为「黎濛子」、「黎朦」。
《漢語大詞典》:榴莲(榴蓮)
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表面光滑,背面生鳞片。果实球形,表面有很多硬刺,果肉味美,为热带著名果品之一。原产 马来西亚 ,我国 广东 、 海南 也有。
《漢語大詞典》:树冠(樹冠)
乔木树干以上连同集生枝叶的部分,其状如冠,故称。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下乡去三》:“我真爱那白果树,我爱它那独立不倚、孤直挺劲的姿态,我爱它那鸭掌形的碧叶,那如夏云静涌的树冠。”
《国语辞典》:栾树(栾树)  拼音:luán shù
植物名。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一回或不完全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边缘具钝齿。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蒴果膨大,膜质,圆锥形,种子球形,黑色坚硬。也称为「栾」。
《国语辞典》:莲雾(莲雾)  拼音:lián wù
植物名。桃金娘科赤楠属,常绿乔木。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十二至二十公分,表面暗绿色,里面黄绿色。花色白,花序聚伞状。果实也称为「莲雾」,扁倒圆锥形,有青绿、深红、粉红和白色等。一般供观赏,鲜果供食用,叶、种子可为解热剂。也称为「爪哇蒲桃」。
《国语辞典》:珙桐  拼音:gǒng tóng
植物名。珙桐科珙桐属,乔木。高约十八公尺,叶广卵形,先端渐尖,头状花序。著生于短枝上,果实略呈球形,内有坚核。一般可作观赏用。
《国语辞典》:面包树(面包树)  拼音:miàn bāo shù
植物名。桑科波罗蜜属,常绿乔木。树冠伞状,全株含有乳汁。叶互生,阔叶形,羽状深裂。托叶大而作长三角形,有毛,雌雄同株。花被筒形,集合果头状,多肉质,外有六角形之瘤突。其果托特别肥大而为肉质,初为白色,成熟为黄色。一般供质欣赏,果实质如面包,可熟食。
《国语辞典》:油棕  拼音:yóu zōng
植物名。棕榈科油椰子属,乔木。单干直立,高达十至二十公尺,无刺。羽状复叶长三至三公尺半,小叶线状披针形,基部小叶缩短,针刺状,叶总柄宽阔,基部边缘具刺。雌雄两花著生于不同花序上,雄花序穗状,雌花序头状。果实卵圆形,成熟时呈黄赤色至紫黑色,中有一至三个种子,中果皮纤维质,含油分,压榨所得之油称椰子油,在蜡烛、肥皂制造上及工业上甚为重要。原产于西非洲。也称为「油椰子」。
《国语辞典》:阿勃勒  拼音:ā bó lè
植物名。豆科铁刀木属,落叶大乔木。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四至八对,广卵形,长六至十六公分。夏初开花,大型疏散下垂总状花序,花鲜黄色。荚果圆筒状,长三十至六十公分,暗褐色,内有红褐色种子。原产锡兰及印度。多栽植观赏植物或行道树。也称为「波斯皂荚」。
《国语辞典》:油柑  拼音:yóu gān
植物名。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小乔木。叶互生,排成二列,外观颇似羽状复叶。花单性,雌雄同株,腋生,花被片六枚,淡黄色。蒴果肉质,扁球形,成熟黄白色。果实可食用及制染料。也称为「庵摩勒」、「余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