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法性常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性者涅槃之异名,故取涅槃之四德常乐我净,谓之法性常乐。
【佛学常见辞汇】
法性是涅槃的别名,涅槃有常乐我净的四德,所以叫做法性常乐。
法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欲乐而有法乐。以法味乐神。名之为法乐。又行善积德以自娱,亦曰法乐。维摩经菩萨品曰:「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曰: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中略)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智度论九曰:「安之以无患,度之以法乐。」俗以向神诵经唱陀罗尼等,谓之法乐。为使神得法乐之意。与言奉法施者,其事同,其义稍异。【又】俗于法事之后有舞乐,谓之法乐。
【佛学常见辞汇】
1。以法味为乐。2。行善积德以自娱。
受乐无染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
音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乐以供养三宝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百缘经曰:「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而作妓乐,出城游戏,入城门值佛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妓乐供养佛,发愿而去。佛微笑,语阿难言:诸人等由妓乐供养佛,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受快乐。」智度论九十二曰:「问云:诸佛贤圣是离欲人,不须音乐歌舞,何故供养妓乐?答曰:诸佛于一切法无所著,故无所须,诸佛怜众生出世,故受之。其供养者,使随愿得福。」无量寿经下曰:「普散华香,奏诸音乐。」
音乐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众,作音乐之天部也。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七曰:「是八部众紧那罗众也。法华疏曰:天帝法乐神也。佛说法时,与诸天来奏乐,故两所击鼓形出。」
帝释宫音乐
【佛学大辞典】
(杂名)此天宫有二类乐神:一云紧那罗,常奏法乐。二云乾达婆,常奏俗乐。即八部众中之二也。
信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即信心欢喜也。净土真宗以弥陀十八愿有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其至心与欲生心之二,摄于信乐之一,此谓之一心,又云一念。盖信喜心诚即为至心,其心即为欲生净土之欲生心也。教行信證信卷曰:「私三心字训:三即合一,其意何者?至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心者即是种也,实也。言信乐者,信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满也,(中略)验也,宣也,忠也。乐者即是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言欲生者,欲者即是愿也,乐也,觉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也,为也,兴也。明智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中略)欲愿爱悦之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为兴之心,(中略)故疑盖无杂也。今案三心字训,真实心而虚伪无杂,正直心而邪伪无杂,真知疑盖无间杂故是名信乐。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唯识论六曰:「二信有德者,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
【佛学常见辞汇】
确信和爱乐。
施乐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
涅槃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乐之一。离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稳,谓为涅槃之乐。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
【佛学常见辞汇】
五乐之一。(参见:五乐)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行之人,既离生死之苦,得證涅槃之乐,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故名涅槃乐。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菩萨息化归真,入无馀涅槃,获最寂静,是名涅槃乐也。(无馀者,色身与惑灭尽,而无所遗馀也。)
根本大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寂灭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乐之一。(参见:乐)
寂灭为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寂灭者涅槃也。对于生死之苦而涅槃为乐。涅槃经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是苦,寂灭即是乐。
寂静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乐之一。(参见:乐)
【三藏法数】
寂静乐者,即二禅天之乐也。谓二禅离初禅觉观散动,澄心寂静,乃发胜定之乐也。
常受快乐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
常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四德中之二。(参见:四德)
四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三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二就用自在名为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品所谓:「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参见:八自在))。四净德,涅槃之体解脱一切之垢染,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大乘义章十八)。法华玄义四曰:「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为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乐我净名为佛性显。」说此常乐我净,为涅槃经一部之所诠,故涅槃经谓之谈常教。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种德,即常、乐、我、净。常者,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槃之体,永远寂灭、安閒、受用、无丝毫的烦恼;我者,涅槃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的束缚;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非常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