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出家乐
安乐
安乐国
安乐净土
安乐行品
安乐行义
安乐集
安乐十胜
有相安乐行
自受法乐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究竟乐
见佛闻法乐
身安乐
佛类词典(续上)
四德乐邦出家乐
安乐
安乐国
安乐净土
安乐行品
安乐行义
安乐集
安乐十胜
有相安乐行
自受法乐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究竟乐
见佛闻法乐
身安乐
四德乐邦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具四法之安乐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具有四种德的安乐世界,即涅槃的境界,因涅槃的境界具有常乐我净的四德。
(杂语)具四法之安乐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具有四种德的安乐世界,即涅槃的境界,因涅槃的境界具有常乐我净的四德。
出家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乐之一。(参见:乐)
【三藏法数】
出家乐者,谓世间之人,多诸业惑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是苦也。
(术语)五种乐之一。(参见:乐)
【三藏法数】
出家乐者,谓世间之人,多诸业惑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是苦也。
安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佛学次第统编】
安乐者,无逼恼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
【三藏法数】
谓清净柔软,食则安乐,故云安乐。
(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佛学次第统编】
安乐者,无逼恼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
【三藏法数】
谓清净柔软,食则安乐,故云安乐。
安乐国
【佛学大辞典】
(界名)西方极乐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佛学常见辞汇】
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
(界名)西方极乐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佛学常见辞汇】
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
安乐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极乐净土,安养净土之合称。谓极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西方极乐世界。
(界名)极乐净土,安养净土之合称。谓极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西方极乐世界。
安乐行品
【佛学大辞典】
(书名)法华经品名。文殊菩萨问于五浊恶世安乐修行妙法之道。佛说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之四种安乐行。法华经四要品之一也。
(书名)法华经品名。文殊菩萨问于五浊恶世安乐修行妙法之道。佛说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之四种安乐行。法华经四要品之一也。
安乐行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书名。法华经安乐行义之略。一卷。南岳大师著。
(书名)书名。法华经安乐行义之略。一卷。南岳大师著。
安乐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唐道绰著,上下二卷。集往生安乐国之要文者。
(书名)唐道绰著,上下二卷。集往生安乐国之要文者。
安乐十胜
【佛学大辞典】
(术语)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系。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术语)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系。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有相安乐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有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为有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忏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有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有相安乐行,此依劝发品,散心诵法华。不入禅三昧,坐立行一心。念法华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见普贤身。」(劝发品具名普贤菩萨劝发品,在法华经最末,劝散心念诵者。南岳之法华忏今不传,故引万善同归集)。
(术语)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有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为有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忏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有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有相安乐行,此依劝发品,散心诵法华。不入禅三昧,坐立行一心。念法华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见普贤身。」(劝发品具名普贤菩萨劝发品,在法华经最末,劝散心念诵者。南岳之法华忏今不传,故引万善同归集)。
自受法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乐者玩妙法真味,而自乐之谓也,其法乐受于自身,故云自受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教论下曰:「诸佛菩萨自受法乐,故各说自證三密门。」
(术语)法乐者玩妙法真味,而自乐之谓也,其法乐受于自身,故云自受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教论下曰:「诸佛菩萨自受法乐,故各说自證三密门。」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證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诸菩萨说真言,各欲引摄同类行者,若有修行,即同于我。今法佛自说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从虚空眼(佛名之异名),而生法身,如我无异也。见大日经疏十。
(术语)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證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诸菩萨说真言,各欲引摄同类行者,若有修行,即同于我。今法佛自说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从虚空眼(佛名之异名),而生法身,如我无异也。见大日经疏十。
究竟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见佛闻法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一。往生极乐则常见阿弥陀佛,闻深妙之法也。往生要集上末曰:「法华云:是诸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而彼国众生,常见弥陀佛恒闻深妙法。」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一。往生极乐则常见阿弥陀佛,闻深妙之法也。往生要集上末曰:「法华云:是诸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而彼国众生,常见弥陀佛恒闻深妙法。」
身安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安乐行之略。
(术语)身安乐行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