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3,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乐所
正乐
备乐
白乐天
乐春
胥乐
耽乐
乐胥
嘉乐
乐甚
酒乐
钧天乐
乐阕
妓乐
乐行
《骈字类编》:乐所(乐所)
易林乾作圣男坤为智女配合成就长住乐所
分类:乐所
《漢語大詞典》:正乐(正樂)
(1).谓厘正乐音。史记·乐书序:“自 仲尼 不能与 齐 优遂容於 鲁 ,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夫正乐者,所以屏淫声也。故乐废则淫声作。” 清 范家相 诗瀋·正乐正诗:“正乐之条目最多:有正其僭者,如宫县不应用於诸侯舞佾歌雍是也;有正有司之失传者,如大武之声謡及商是也;也有正其节奏之紊者,如翕纯皦绎之条理是也。”
(2).谓雅正的音乐。 唐 崔日用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咸英调正乐,香梵徧秋空。”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升歌笙间合乐:“燕居之清庙,升歌之正乐也。”
《漢語大詞典》:备乐(備樂)
指具备文德、尽善尽美的音乐。左传·成公十二年:“貺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 郑玄 注:“乐以文德为备,若《咸池》者。 孔子 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国语辞典》:白乐天(白乐天)  拼音:bái lè tiān
人名。指唐朝诗人白居易。参见「白居易」条。
《骈字类编》:乐春(乐春)
谢万 春游赋 抚鸣琴而怀古,登修台而乐春。
《分类字锦》:胥乐(胥乐)
诗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郑笺燕乐以尽其欢君臣于是则皆喜乐也
《國語辭典》:耽乐(耽樂)  拼音:dān lè
流连于玩乐。《三国志。魏书。卷二五。高堂隆传》:「耽乐田猎,晨出夜还。」
《漢語大詞典》:乐胥(樂胥)
从事音乐工作的小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高祖 即位,以舞胡 安叱奴 为散骑侍郎,礼部尚书 李纲 諫曰:‘臣按周礼,均工乐胥,不得参士伍。虽復才如 子野 ,妙等 师襄 ,皆终身继代,不改其业。’”
喜乐。《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朱熹 集传:“胥,语词。” 汉 班固 《东都赋》:“百穀蓁蓁,庶草蕃廡,屡惟丰年,於皇乐胥。” 宋 沈遘 《贺冬表》之二:“陛下志气独茂,辉光日新,运神化於无为,均成功於洪造。天瑞来格,民灵乐胥。”
《漢語大詞典》:嘉乐(嘉樂)
古代用于宴飨祭祀的钟磬之乐。左传·定公十年:“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杜预 注:“嘉乐,鐘、磬也。”《晋书·乐志上》:“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乐殷荐,灵祚景祥。” 唐 魏徵 《享太庙乐章·肃和》:“嘉乐斯登,鸣球以咏。”
嘉美喜乐。礼记·中庸:“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汉 焦赣 《易林·剥之晋》:“鳧舞鼓翼,嘉乐 尧 德。”
《骈字类编》:乐甚(乐甚)
唐 许敬宗 奉和过旧宅应制 情深感代国,乐甚宴谯方。
《漢語大詞典》:酒乐(酒樂)
(1).饮酒享乐。墨子·非命中:“是故昔者 三代 之暴王,不繆其耳目之淫,不慎其心志之辟,外之敺骋田猎毕弋,内沉於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后汉书·史弼传》:“外聚剽轻不逞之徒,内荒酒乐,出入无常。”
(2).指饮酒之乐。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诗:“地幽天赏洽,酒乐御筵初。”
分類:饮酒享乐
《國語辭典》:钧天乐(鈞天樂)  拼音:jūn tiān yuè
1.天上的音乐。也称为「钧天广乐」。
2.传奇名。清朝尤侗所撰。叙述沈白与魏无知妹寒簧的故事。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
《漢語大詞典》:乐阕(樂闋)
乐终。《礼记·文王世子》:“有司告以乐闋。” 郑玄 注:“闋,终也。告君以歌舞之乐终。” 晋 潘岳 《笙赋》:“酒酣徒扰,乐闋日移,踈客始阑,主人微疲。” 唐 员半千 《雍和》诗:“瞻望神座,祗恋匪遑。礼终乐闋,肃雍鏘鏘。”
《漢語大詞典》:妓乐(妓樂)
(1).指妓人表演的音乐舞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及辅政,而修室第园馆,丽车服,虽朞功之惨,不废妓乐。”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昼夜妓乐欢宴,指天画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妇女·南和伯妾:“ 琇 至各家饮,俱设妓乐,比更衣,即与妓乱。”
(2).乐妓,舞妓。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 庄宗 初闻 崇韜 欲留 蜀 ,心已不平,又闻全有 蜀 之妓乐珍玩,怒见颜色。”
(3).犹声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二胡暴贵不终:“ 宗宪 在 江 南亦恣情妓乐,自负 嫪毐 之器。”
《骈字类编》:乐行(乐行)
易乐则行之忧则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