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9
词典
1
分类词汇
377
其它
1
共37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凤韶
调露
房内
尾声
促拍
节会
乐句
清弄
舒和
乱声
新弄
茉莉花
合头
鞮译
承天命
《漢語大詞典》:
凤韶(鳳韶)
相传为 虞舜 时的乐曲。泛指帝王宫殿上的音乐。 宋
元绛
《勾合曲》
:“宜按
《凤韶》
之奏,载賡
《鱼藻》
之歌。” 元
丁鹤年
《自咏》
之三:“
《凤韶》
九奏黄金殿,鹤驾三朝白玉臺。”
分類:
虞舜
乐曲
帝王
王宫
宫殿
殿上
音乐
《國語辭典》:
调露(調露)
拼音:
tiáo lù
1.阴阳调和,甘露滋润。雨水分布均匀。《文选。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虽汉在四世,魏称三祖,宁足以继想南风,克谐调露。」
2.唐朝高宗的年号(西元679)。
分類:
乐曲
乐曲名
《漢語大詞典》:
房内
(1).室内。
《
汉书·郊祀志下
》
:“夏,有芝生 甘泉殿 房内中。” 晋
王嘉
《
拾遗记·吴
》
:“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
(2).道家的房中术。 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
:“ 左慈 善修房内之术,差可终命。”参见“ 房中术 ”。
(3).乐曲名。
《
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
:“帝令廷奏之,叹曰:‘此华夏正声也。’乃调五音为五夏、二舞、登歌、房内十四调,宾祭用之。” 胡三省 注:“帝龙潜时,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
《地厚天高》
,託言夫妻之义,因即取之为
《房内》
曲。”
(4).妻子。
《四游记·华光在萧家庄投胎》
:“房内有孕怀胎,二十个月,今日分娩。”
分類:
房内
道家
乐曲
妻
室内
乐曲名
房中术
《國語辭典》:
房中术(房中術)
拼音:
fáng zhōng shù
房中,又名房内,方技种类之一。「房中术」指男女性交的方术。简称为「房术」。
分類:
房中术
道士
方士
养生
《國語辭典》:
尾声(尾聲)
拼音:
wěi shēng
1.套曲最终一曲的牌名。
2.比喻事情的最后部分、结束部分、结尾。如:「欢乐的假期将近尾声了。」
分類:
尾声
叙事
戏曲
乐曲
文艺作品
结束
最后
诸宫调
杂剧
传奇
脚本
大多数
一曲
引言
《國語辭典》:
促拍
拼音:
cù pāi
节奏急促的曲调,即今所谓的快板。元。
孙蕡
〈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诗:「促拍未终南内曲,新腔忽过小梁州。」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六出:「此曲散序六奏,止有歇拍而无流拍;中序六奏,有流拍而无促拍。」
分類:
节奏
急促
乐曲
词曲
《漢語大詞典》:
节会(節會)
(1).音乐的段落节奏。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周旋有度,故頫仰不惑。”亦泛指乐曲。 唐
王建
《捣衣曲》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2).节日所设的宴会。 汉 王桀
《英雄记·公孙瓒》
:“ 公孙瓚 与诸属郡县每至节会,屠牛作脯,每酒一觴,致脯一豆。”
分類:
音乐
节日
段落
节奏
宴会
乐曲
《國語辭典》:
乐句(樂句)
拼音:
yuè jù
节制乐音快慢的拍板。明。王骥德《曲律。论板眼》:「古拍板无谱,唐明皇命黄幡绰始造为之,牛僧孺目拍板为乐句,言以句乐也。」
分類:
乐曲
节拍
《漢語大詞典》:
清弄
清雅的乐曲。 南朝 宋 刘敬叔
《
异苑
》
卷一:“ 乘磯山 下临清川,昔有渔父宿於川,夜半闻水中有弦歌之音,宫商和畅,清弄谐密。”
分類:
清雅
乐曲
《漢語大詞典》:
舒和
(1).抒发阳和之气。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等状》
:“黄钟应候,白琯舒和。”
(2).舒缓和顺。 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序》
:“故臣斯文,特倡盛德,其辞舒和,与前作异。”
(3).舒适。
(4).乐曲名。 唐
段安节
《
乐府杂录·雅乐部
》
:“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
《太和》
、
《冲和》
、
《舒和》
三曲。”
分類:
舒和
舒缓
乐曲
抒发
舒适
乐曲名
缓和
阳和
和顺
和之
《国语辞典》:
乱声(乱声)
拼音:
luàn shēng
一种琴曲结构名称。位于正声之后,为乐曲的结束部分,可形成全曲的高潮。源于古代的歌曲、乐舞。也称为「契声」。
分类:
琴曲
结构
正声
为乐
乐曲
结束
《漢語大詞典》:
新弄
新乐曲。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
:“餘音未尽,新弄縈绕。”
《
南史·隐逸传上·戴颙
》
:“ 顒 及兄 勃 并受琴於父,父没,所传之声不忍復奏,各造新弄。” 明
宋濂
《游览杂赋》
之三:“思招幽鸟下,惊飞戛新弄。”
分類:
乐曲
《国语辞典》:
茉莉花
拼音:
mò lì huā
1.茉莉所开的花。参见「茉莉」条。
2.乐曲名。最早源于清乾隆年间。流行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多以赞美茉莉花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各地曲调虽不尽相同,但歌词大体一致。其中江苏省的〈茉莉花〉流行最广。也称为〈鲜花调〉。
分类:
茉莉花
乐曲
茉莉
乐曲名
源于
乾隆
流行
行全
全国
民间
小调
《國語辭典》:
合头(合頭)
拼音:
hé tóu
1.传统套数中,当数曲连用时,开头的一、二句均采用相同的曲调,此相同部分称为「合头」。
2.南曲曲牌最后的几句唱腔,加入数人齐唱。也称为「合头」。
分類:
戏曲
方言
音乐
里头
乐名
当中
乐队
南曲
曲曲
分段
最后
伴奏
奏乐
乐曲
《國語辭典》:
鞮译(鞮譯)
拼音:
dī yì
传译。《新唐书。卷一八一。列传。李蔚》:「鞮译差殊,不可研诘。」南朝齐。
王融
〈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匦牍相寻,鞮译无旷。」
分類:
少数民族
边远
边远地区
远地
地区
外国
西方
北方
方地
成汉
译官
歌词
乐曲
《漢語大詞典》:
鞮译象寄(鞮譯象寄)
《
礼记·王制
》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鞮译象寄”借指四方少数民族。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
:“其业之精也,则自 虞 、 夏 、 商 、 周 之典章,鞮译象寄之语言,至于射御摽縵襍服之枝,凡可以为国家天下之用者,能贯而通之。”
分類:
四方
少数民族
《漢語大詞典》:
承天命
三国 吴 乐曲名。
《
晋书·乐志下
》
:“是时 吴 亦使 韦昭 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
《芳树》
为
《承天命》
,言其时主圣德践位,道化至盛也。”
分類:
乐曲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