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其它
1
分类词汇
木鱼
腰鼓
周乐
音指
义管笙
燕乐二十八调
禾词鼓
《國語辭典》:
木鱼(木魚)
拼音:
mù yú
一种佛教法器。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水浒传》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
分類:
佛教
木刻
打击乐器
教法
木鱼
法器
鱼形
木制
佛家
库房
房前
昼夜
圆形
广东
音乐
乐所
长方形
《國語辭典》:
腰鼓
拼音:
yāo gǔ
1.乐器名,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隋唐以来用于胡乐,广首细腰,挂在腰间,用两手拍击。现在使用的腰鼓,则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
2.一种舞蹈。腰间挂腰鼓,边跳舞边打击。最先盛行于陕北。
分類:
现代
兄弟
打击乐器
腰鼓
成就
凯旋
铙歌
优劣
歌乐
乐所
木制
两头
两面
腹部
《漢語大詞典》:
腰鼓兄弟
古代腰鼓两头大而腰细小,故以“腰鼓兄弟”喻在兄弟行中成就相形见绌。
《
南齐书·沈冲传
》
:“ 冲 与兄 淡 渊 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分類:
腰鼓
细小
兄弟
中成
成就
《漢語大詞典》:
周乐(周樂)
指 周 室的乐舞。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 季札 ﹞请观於 周 乐。使工为之歌
《周南》
《召南》
。” 杨伯峻 注:“ 鲁 受 周 室 虞 、 夏 、 商 、 周 四代之乐舞,故 季札 请观之。”后亦指仿 周 乐所制之庙堂乐章。 宋
欧阳修
《
归田录
》
卷一:“国朝雅乐,即 王朴 所製 周 乐。”
分類:
乐舞
乐所
庙堂
乐章
《漢語大詞典》:
音指
(1).言辞旨意。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勉学
》
:“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指。”
(2).音乐所表现的旨趣。 宋
苏轼
《醉翁操》
引:“节奏疎宕,而音指华畅。”
分類:
音乐
乐所
旨意
旨趣
《漢語大詞典》:
义管笙(義管笙)
宋 代大乐所用的一种乐器。
《
宋史·乐志一
》
:“旧制,巢笙、和笙每变宫之际,必换义管,然难於遽易。乐工 单仲辛 遂改为一定之制,不復旋易,与诸宫调皆协。”
《
文献通考·乐十一
》
:“义管笙(二管十七簧), 宋 朝大乐所传之笙,并十七簧,旧外设二管,不定置,谓之义管,每变均易调则更用之,世俗之乐,非先王之制也。”
分類:
大乐
乐所
乐器
《国语辞典》:
燕乐二十八调(燕乐二十八调)
拼音:
yàn yuè èr shí bā diào
隋唐至宋代年间燕乐所用的宫调。传统上二十八调分为七宫、七商、七角与七羽。不仅对宫廷燕乐,甚至对词曲、说唱、戏曲等诸种俗曲均有深厚的影响。
分类:
燕乐
乐所
宫调
《漢語大詞典》:
禾词鼓(禾詞鼓)
旧时祈谷作乐所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清续文献通考·乐五》
:“禾词鼓,制如龙鼓而略小,面径一尺三寸九分,高六寸一分,匡旁钉贴金鐶二,繫黄绒紃悬於项而鼓之。”
分類:
作乐
乐所
打击乐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