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乌龟
寒乌
乌啄
乌榜
乌山
踆乌
乌林
乌臼
乌角巾
白乌
乌鬼
乌丸
乌呼
灵乌
渴乌
《國語辭典》:乌龟(烏龜)  拼音:wū guī
1.动物名。身体呈扁形,背部有长圆形硬壳,黑褐色。有花纹,头尾及四肢皆可缩入甲壳内。趾有蹼,能游泳,生长在湖泊、河川中,以杂草、小动物为食。甲壳可以入药。也称为「王八」、「元绪」。
2.骂人的话。指妻子有外遇的人,亦指办事不力、没有担当的人。如:「缩头乌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你们这些瞎眼的乌龟,还不替我睁开眼睛看看箱子上的封条,可是我们制台大人的不是?」
3.称妓院的男主人或男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不懂,但凡娼家乌龟,必是性狠的。你妹子既来历不明,他家必紧防漏泄。」《负曝闲谈》第一三回:「正待开言,楼下乌龟一叠连声的喊著客人来。」也称为「八老」、「王八」、「忘八」。
《漢語大詞典》:寒乌(寒烏)
寒天的乌鸦。 南朝 梁 沈约 《愍衰草赋》:“秋鸿兮疏引,寒乌兮聚飞。”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诔》:“水鸣秋鹤,岸集寒乌。” 南唐 李煜 《更漏子》词:“惊塞雁,起寒乌,画屏金鷓鴣。”
分類:寒天乌鸦
《漢語大詞典》:乌啄(烏啄)
即轭。牛马等运物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小尔雅·广器》:“衡,軛也。軛上者谓之乌啄。” 王煦 疏:“軛上为乌啄,犹辕上为龙,皆取其象也。” 葛其仁 疏证引释名·释车:“﹝枙﹞所以枙牛颈也。马曰乌啄,下向。又,马颈似乌开口向下啄物时也。” 唐 元稹 《当来日大难行》:“大牛竪,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趺力儜?当来日,大难行。”
《漢語大詞典》:乌榜(烏榜)
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唐 韩翃 《送冷朝阳还上元》诗:“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 白门 前。” 宋 梅尧臣 《登舟》诗:“向起风沙地,暂假乌榜还。” 清 陈维嵩 《尉迟杯·别况》词:“东风斜日, 小玉 门前缆乌榜。”
分類:涂饰
《骈字类编》:乌山(乌山)
隋书音乐志:祠南郊坂曰敦煌乌山,黑石变白货。唐书地理志杭州馀杭郡有乌山戍。 宋史食志:长沙一郡,乌山铜炉之所六十有四,麻潭鹅羊山铜户数百馀家。
《漢語大詞典》:踆乌(踆烏)
古代传说有三足乌居于太阳中。《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高诱 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因以“踆乌”借指太阳。 唐 黄滔 《秋色赋》:“踆乌减赫,顾兔添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胶州 法南墅 尝偕一友登 日观 ……既而踆乌涌上, 南墅 谓其友曰:‘太阳真火,故入水不濡也。’”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壮哉劲气亘天,踆乌退舍。”
《漢語大詞典》:乌林(烏林)
(1).地名。在 湖北省 嘉鱼县 西,位于 长江 北岸。 赤壁 之战, 周瑜 曾破 曹 兵于此。后以 乌林 指此战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岁又与 周瑜 、 程普 等西破 曹公 於 乌林 ,围 曹仁 於 南郡 。”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 官渡 厠一卒, 乌林 预艰阻。”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饶公郑常墓志铭》:“ 洛城 逆战,壮於 白马 之兵; 河桥 解围,勇於 乌林 之策。”
(2). 吴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是时 吴 亦使 韦昭 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上之回》《乌林》。言 魏武 既破 荆州 ,顺流东下,欲来争锋, 权 命将 周瑜 逆击之於 乌林 ,而破走也。”
《國語辭典》:乌臼(烏臼)  拼音:wū jiù
植物名。大戟科臼属,落叶亚乔木。原产热带亚洲。高二丈许,叶卵形,夏日开小黄花,子可制油,并可为肥皂、蜡烛的原料。也称为「乌桕」、「鸦舅」。
《漢語大詞典》:乌角巾(烏角巾)
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唐 杜甫 《南邻》诗:“ 锦里先生 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仇兆鳌 注:“角巾,隐士之冠。” 宋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诗:“道士青精饭,先生乌角巾。” 元 杨维桢 《湖州作》诗之四:“ 湖洲 野客似 玄真 ,水晶宫中乌角巾。” 清 方文 《寿姚休那先生》诗:“田磽不饱青精饭,髮秃还飘乌角巾。”
《漢語大詞典》:白乌(白烏)
白羽之乌。古时以为瑞物。东观汉记·王阜传:“甘露降,白乌见,连有瑞应。”南史·范云传:“时进见 齐高帝 ,会有献白乌,帝问此何瑞, 云 位卑最后答,曰:‘臣闻王者敬宗庙则白乌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胡忠安:“其后,请贺白乌,贺白兔,贺騶虞,贺外国贡麒麟,十年之间,贡媚无虚日。”
分類:白羽瑞物
《國語辭典》:乌鬼(烏鬼)  拼音:wū guǐ
1.鸬鹚的别名。参见「鸬鹚」条。
2.猪。宋。无名氏《漫叟诗话。乌鬼为猪》:「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作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
3.神鬼。唐。元稹酬翰林学士代书〉诗:「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唐。元稹。注:「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瓦卜。」
《漢語大詞典》:乌丸(烏丸)
(1).墨的别名。 宋 陈师道 《古墨行》:“ 秦郎 百好俱第一,乌丸如漆姿如石。” 宋 杨万里 《谢王恭父赠梁杲墨》诗:“君不见, 蜀 人乌丸天下妙,前有 蒲韶 后 梁杲 。”
(2).见“ 乌桓 ”。
(3).姓。 北周 王轨 受赐姓 乌丸 氏。见周书本传。
《國語辭典》:乌桓(烏桓)  拼音:wū huán
中国古代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馀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汉献帝建安年间,徙居内地,与汉人融合。《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乌桓传》中见有记载。也作「乌丸」。
《國語辭典》:乌呼(烏呼)  拼音:wū hū
感叹词。金文作「乌虖」或「乌乎」、「于虖」等。也作「呜呼」。
《漢語大詞典》:乌乎(烏乎)
(1).亦作“ 乌嘑 ”、“ 乌虖 ”、“ 乌呼 ”。同“ 呜呼 ”。叹词。左传·襄公三十年:“乌乎,必有此夫!”汉书·外戚传赞:“乌嘑!鉴兹行事,变亦备矣。” 唐 韩愈 《独孤申叔哀辞》:“乌虖远矣,何日而忘!” 章炳麟 《訄书·商鞅》:“乌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按,《小尔雅·广训》:“乌乎,吁嗟也。吁嗟,呜呼也。有所嘆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
(2).疑问代词。怎样,怎么。 唐 柳宗元 《送贾山人南游序》:“孰匱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寧其躬?” 明 何景明 《与侯都阃书》:“令麾下一出,乌乎不可!”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事败垂成乌乎可?”
《漢語大詞典》:灵乌(靈烏)
(1).指太阳。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 唐 杨炯 《浑天赋》:“天鷄晓唱,灵乌昼踆。” 闽 徐夤 《日月无情》诗:“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2).指乌鸦。 南朝 梁 王台卿 《奉和望同泰寺浮图》:“仪凤异灵乌,金盘代仙掌。” 宋 梅尧臣 《灵乌后赋》:“灵乌,我昔閔尔之忠,告人之凶,遭人唾駡,於时不容。”
(3).喜鹊。喜鹊乌属,亦称乌鹊,俗称能报喜,故称。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包尉》词:“想慈颜望久,灵乌乍噪,新眉画就,郎马频嘶。”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鹊
《國語辭典》:渴乌(渴烏)  拼音:kě wū
古代的汲水器。《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张让传》:「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分類:金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