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乌合之众(烏合之眾)  拼音:wū hé zhī zhòng
比喻暂时凑合,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梁书。卷三九。羊侃传》:「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文明小史》第三回:「这绿营的兵固然没用,然而出来弹压这般童生。与一班乌合之众,尚觉绰绰有馀。」也作「乌合之卒」。
《漢語大詞典》:蜂营蚁队(蜂營蟻隊)
比喻乌合之众。 明 宋濂 《次刘经历韵诗》:“一朝 闽 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分類:乌合之众
《漢語大詞典》:蚁蜂(蟻蜂)
蚂蚁与蜂。犹言乌合之众。 清 赵翼 《诸罗守城歌》:“浸寻百日贼益訌,环数十里屯蚁蜂。”
《國語辭典》:蚁寇(蟻寇)  拼音:yǐ kòu
比喻势力不大的盗匪。《宋书。卷五○。张兴世传》:「孟虬蚁寇,必无能为。」
分類:乌合之众
《國語辭典》:瓦合之卒  拼音:wǎ hé zhī zú
比喻仓卒集合的群众,虽合而不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漢語大詞典》:乌集之众(烏集之衆)
犹言乌合之众。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故 汉祖 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三国志·吴志·虞翻传:“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
分類:乌合之众
《漢語大詞典》:千奴共一胆(千奴共一膽)
谓乌合之众胆量不大。魏书·崔玄伯传:“ 胡 众虽盛,而无猛健主将,所谓千奴共一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