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之后
得之
之者
之外
之子
之官
之任
之而
久之
之前
安之
之无
水之
平之
视之
《國語辭典》:之后(之後)  拼音:zhī hòu
表示某个时间以后的连词。如:「自从你走了之后,大夥就没再见面了。」《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市侩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韵府拾遗 支韵》:得之
王槃诗: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
分类:得之
《漢語大詞典》:之者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敦煌变文集·祇园因由记》:“非但此金,世间一切伏藏未出之者,我能尽见。”景德传灯录·司空山本净禅师:“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
分類:之者时习
《国语辞典》:之外  拼音:zhī wài
表示某项事物以外的连词。如:「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
分类:之外连词
《國語辭典》:之子  拼音:zhī zǐ
此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唐。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诗:「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分類:这个个人
《漢語大詞典》:之官
上任;前往任所。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时 谷永 为北地太守,方之官。” 唐 杜甫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明 王世贞 《送黄资礼谪判漳州》诗:“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 清 黄子云 《葵诚向》诗之五:“之官凛考核,惟务催科早。”
《漢語大詞典》:之任
赴任,上任。 明 王玉峰《焚香记·往任》:“疾忙之任整行装,即把捷音传。”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元 江浙 行省有某平章者,将之任,道间忽染中风,四肢不举。”
《漢語大詞典》:之而
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 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 戴 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 荆公 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不为华,凿坚彫疏,旌旄委蛇。”
《國語辭典》:久之  拼音:jiǔ zhī
经过一段时间。《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分類:久之多时
《國語辭典》:之前  拼音:zhī qián
表示某个时间以前的连词。《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老兄去年临别之前曾说,等姑娘满孝,他一定进京来看姑娘。」
《骈字类编》:安之
左传: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十国语: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八王而康克安之纪。又史记吕后本纪:欲将我安之乎?
分类:安之
《國語辭典》:之无(之無)  拼音:zhī wú
之字与无字,指极浅易的字。参见「不识之无」条。《聊斋志异。卷八。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骈字类编》:水之
周礼: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刋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
又考工记:矢人为矢,水之以辨其阴阳。注:辨犹正也。阴沈而阳浮重。又轮人:水之以视其平沈之均也。注:平渐,其轮无轻 则斲材均矣。左传: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注:防壅山水以灌徐。 战国策:智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之不沈者三板。
分类:水之
《骈字类编》:平之
国语: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晋书乐志:蛇豕放命,皇斯平之。
分类:平之
《韵府拾遗 支韵》:视之(视之)
周僼考工记:举而视之;按视与视同。
分类: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