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先入之见
徙木之信
阋墙之祸
系臂之宠
睚眦之私
睚眦之嫌
穴处之徒
血肉之躯
烟火之警
言下之意
言之不尽
岩墙之下
言之不渝
言之过早
炎精之数
《国语辞典》:先入之见(先入之见)  拼音:xiān rù zhī jiàn
事先就已经形成的看法。如:「这不过是我的先入之见,并未经过求證。」
《国语辞典》:徙木之信  拼音:xǐ mù zhī xìn
本为商鞅变法时,募民徙木,而予金以示信的故事。见《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后用为取信于民的手段。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也作「徙木立信」、「移木之信」。
《国语辞典》:阋墙之祸(阋墙之祸)  拼音:xì qiáng zhī huò
因兄弟相争或国家、集团内部的争斗所产生的灾祸。如:「阋墙之祸,殃及无辜。」
《国语辞典》:系臂之宠(系臂之宠)  拼音:xì bì zhī chǒng
晋武帝徵选美女进宫,用绛纱系其臂上,表示入选。见《晋书。卷三一。武悼杨皇后传》。后世多用以形容宫女受到君王的专宠。
《国语辞典》:睚眦之私(睚眦之私)  拼音:yá zì zhī sī
怒目而视的私人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元史。卷二○五。奸臣传。铁木迭儿传》:「铁木迭儿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也作「睚眦之怨」。
《国语辞典》:睚眦之嫌(睚眦之嫌)  拼音:yá zì zhī xián
怒目而视的嫌隙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旧唐书。卷五○。刑法志》:「睚眦之嫌,即称有密,一人被告,百人满狱。」也作「睚眦之怨」。
《国语辞典》:穴处之徒(穴处之徒)  拼音:xuè chǔ zhī tú
比喻知识浅陋、见识不广的人。《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唐。章怀太子。注:「穴处,言所识不远也。」
《国语辞典》:血肉之躯(血肉之躯)  拼音:xiě ròu zhī qū
由血液和肌肉组成的躯体。《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百体非血肉之躯,五官有贵贱之别。」
《国语辞典》:烟火之警(烟火之警)  拼音:yān huǒ zhī jǐng
边界告急烽火。指外患相抗的战争。《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初,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国语辞典》:言下之意  拼音:yán xià zhī yì
话中的涵意。如:「他说了这么多,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老师能答应他的请求。」
《国语辞典》:言之不尽(言之不尽)  拼音:yán zhī bù jìn
想表达的意思说不完。《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六。玉簪记。陈母投亲》:「欲说交颐泪两行,言之不尽,他们亲自到门墙。」
分类:表达意思
《国语辞典》:岩墙之下(岩墙之下)  拼音:yán qiáng zhī xià
岩墙,高峻而将要倒塌的墙。岩墙之下指危险的处所。《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国语辞典》:言之不渝  拼音:yán zhī bù yú
所说的话绝不改变。晋。陆机〈遂志赋〉:「任穷达以逝止,亦进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国语辞典》:言之过早(言之过早)  拼音:yán zhī guò zǎo
在事情还没定案或完成之前,就预先说出。如:「尚未收到录取通知,他就到处宣扬自己已经上榜,未免言之过早。」
《国语辞典》:炎精之数(炎精之数)  拼音:yán jīng zhī shù
五行中火德的气运。《三国演义》第八○回:「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