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2,分515页显示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8  89  90  9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腹心之友
高山仰之
高原之舟
膏肓之疾
膏粱之子
膏腴之地
旰食之劳
皋鱼之泣
君子之交
谲怪之谈
可造之材
可乘之隙
井蛙之见
阱中之虎
靖康之难
《国语辞典》:腹心之友  拼音:fù xīn zhī yǒu
腹心,形容关系切近,比喻亲切可信。「腹心之友」比喻极亲近信任的朋友。《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国语辞典》:高山仰之  拼音:gāo shān yǎng zhī
比喻对高尚德性的景仰。参见「高山仰止」条。《管子。九宋》:「高山仰之,不可极也。」
《国语辞典》:高原之舟  拼音:gāo yuán zhī zhōu
犛牛。毛色灰黑而长,体型较黄牛稍矮短,性情温和,能耐寒旱,是高原寒漠中最佳的运输工具,故称为「高原之舟」。
《国语辞典》:膏肓之疾  拼音:gāo huāng zhī jí
比喻难治的病。明。陆灼《艾子后语。病忘》:「闻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师之?」
分类:难治
《国语辞典》:膏粱之子  拼音:gāo liáng zhī zǐ
富贵人家的子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也作「膏粱子弟」。
《国语辞典》:膏腴之地  拼音:gāo yú zhī dì
肥沃的地方。《文选。贾谊。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分类:肥沃
《国语辞典》:旰食之劳(旰食之劳)  拼音:gàn shí zhī láo
形容忙于政务而无法按时进食的辛劳。《晋书。卷七二。郭璞传》:「狂狡蠢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
《国语辞典》:皋鱼之泣(皋鱼之泣)  拼音:gāo yú zhī qì
周人皋鱼丧母后,悲泣地诉说未能在慈母生前尽孝道,感动了孔子及其门人。见《韩诗外传》卷九。后比喻孝养父母须及时。如:「父母在世,要尽孝道,以免皋鱼之泣,徒留悔恨。」
《国语辞典》:君子之交  拼音:jūn zǐ zhī jiāo
君子之间的交往。《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分类:君子交往
《国语辞典》:谲怪之谈(谲怪之谈)  拼音:jué guài zhī tán
怪异而不近情理的谈话。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
《国语辞典》:可造之材  拼音:kě zào zhī cái
可供制造器物的木材。比喻值得栽培造就的人才。如:「他深具潜力,是一个可造之材。」也作「可造之才」。
《国语辞典》:可乘之隙  拼音:kě chéng zhī xì
可以利用的漏洞、弱点、机会。《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也作「可乘之机」。
《国语辞典》:井蛙之见(井蛙之见)  拼音:jǐng wā zhī jiàn
比喻识见偏狭。《弘明集。卷二。宋。宗炳。明佛论》:「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词曲》:「世人未曾遍观,逐队吠声,诧为绝唱,真井蛙之见耳。」
分类:识见偏狭
《国语辞典》:阱中之虎  拼音:jǐng zhōng zhī hǔ
陷阱中的老虎。比喻处困境之中。《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
《国语辞典》:靖康之难(靖康之难)  拼音:jìng kāng zhī nàn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金兵长驱直入,攻陷汴京,所经之处无不残破。并俘徽宗、钦宗、后妃、宫人等数千,且将珍宝搜括一空。北宋遂亡,史称为「靖康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