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6,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5  86  87  8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分天之仇
焚林之求
焚如之祸
焚如之刑
飞蓬之问
飞腾之药
飞腾之兆
飞驰之势
淝水之战
匪躬之操
匪躬之节
匪石之心
负薪之疾
耿介之士
庚子之役
《国语辞典》:分天之仇  拼音:fēn tiān zhī chóu
不共戴天的仇恨。《晋书。卷六七。温峤传。史臣曰》:「枕戈雨泣,若雪分天之仇,皇舆旋轸,卒复夷庚之躅。」
分类:仇恨
《国语辞典》:焚林之求  拼音:fén lín zhī qiú
焚烧山林以求得贤才。《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国语辞典》:焚如之祸(焚如之祸)  拼音:fén rú zhī huò
遭到火烧的灾祸。《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群生婴罔极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祸。」唐。王勃〈三国论〉:「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
《国语辞典》:焚如之刑  拼音:fén rú zhī xíng
烧杀的刑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莽作焚如之刑,烧杀陈良等,罢诸将率屯兵,但置游击都尉。」
分类:刑罚
《国语辞典》:飞蓬之问(飞蓬之问)  拼音:fēi péng zhī wèn
飞蓬,指因风摇摆的蓬草。飞蓬之问比喻违礼、不合规定的质问。《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唐。尹知章。注:「蓬飞,因风动摇不定。喻二、三之声问。明主所不宾敬。」
《国语辞典》:飞腾之药(飞腾之药)  拼音:fēi téng zhī yào
神话传说中吃了可以飞腾升天,成为神仙的药果。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二。运象篇》:「玉体金浆,交梨火枣,此则飞腾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国语辞典》:飞腾之兆(飞腾之兆)  拼音:fēi téng zhī zhào
往高处升腾的徵兆。《红楼梦》第一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得接步履于云霓之上矣。」
《国语辞典》:飞驰之势(飞驰之势)  拼音:fēi chí zhī shì
权贵的势力。《文选。曹丕。典论论文》:「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分类:权贵势力
《国语辞典》:淝水之战(淝水之战)  拼音:féi shuǐ zhī zhàn
东晋时,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欲一举而统一中国,晋以谢玄为统帅禦之,孝武帝太元八年(西元383)战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附近),大败秦兵,南北分裂之局因而形成。也作「肥水之战」。
《国语辞典》:匪躬之操  拼音:fěi gōng zhī cāo
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卷六九。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也作「匪躬之节」。
《国语辞典》:匪躬之节(匪躬之节)  拼音:fěi gōng zhī jié
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卷四四。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唐。韩愈〈争臣论〉:「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也作「匪躬之操」。
《国语辞典》:匪石之心  拼音:fěi shí zhī xīn
匪石指不是石头。「匪石之心」比喻坚贞,不可动摇。语本《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晋书。卷六五。列传。王导》:「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国语辞典》:负薪之疾(负薪之疾)  拼音:fù xīn zhī jí
背负薪材疲累,体力未复。引申为有病的谦词。《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也作「负薪之病」、「负薪之忧」。
《国语辞典》:耿介之士  拼音:gěng jiè zhī shì
坚贞刚正的人。《韩非子。五蠹》:「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
分类:坚贞刚正
《国语辞典》:庚子之役  拼音:gēng zǐ zhī yì
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义和团倡言扶清灭洋,向各国宣战,引起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事件。参见「庚子拳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