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2,分515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骑虎之势
骑墙之见
绮纨之岁
挈瓶之知
襁褓之年
乔松之寿
迁乔之望
三寸之舌
桑蓬之志
桑梓之邦
三年之丧
入幕之宾
弱水之隔
烧眉之急
沙漠之舟
《国语辞典》:骑虎之势(骑虎之势)  拼音:qí hǔ zhī shì
比喻事情迫于情势,无法中止,只好继续下去。参见「骑虎难下」条。如:「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成骑虎之势,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国语辞典》:骑墙之见(骑墙之见)  拼音:qí qiáng zhī jiàn
比喻心存观望,态度立场模棱两可。参见「骑墙」条。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故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
《国语辞典》:绮纨之岁(绮纨之岁)  拼音:qǐ wán zhī suì
年少之时。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岐嶷表羁贯之年,通礼称绮纨之岁。」
《国语辞典》:挈瓶之知  拼音:qiè píng zhī zhì
像汲水的瓶子一样浅小的见识。比喻浅薄的见识。《战国策。赵策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也作「挈瓶小智」。
《国语辞典》:襁褓之年  拼音:qiǎng bǎo zhī nián
幼年。(襁:背婴儿用的宽带子;褓:包婴儿用的小被子)如:「他在襁褓之年便失去父爱,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
《国语辞典》:乔松之寿(乔松之寿)  拼音:qiáo sōng zhī shòu
乔、松指传说中仙人王子乔和赤松子。乔松之寿借指长寿。《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国语辞典》:迁乔之望(迁乔之望)  拼音:qiān qiáo zhī wàng
有高升的希望。晋。桓温〈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
《国语辞典》:三寸之舌  拼音:sān cùn zhī shé
形容能言善道,长于言辞的口才。《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汉。扬雄〈解嘲〉:「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也作「三寸不烂之舌」、「三寸舌」。
《国语辞典》:桑蓬之志  拼音:sāng péng zhī zhì
比喻男子具有经营天下四方的远大志向。参见「桑弧蓬矢」条。如:「他自小即有桑蓬之志,长大后果然成功立业。」
《国语辞典》:桑梓之邦  拼音:sāng zǐ zhī bāng
古人常种植桑、梓于乡里,以留子孙,故泛称故乡、乡里为「桑梓之邦」。《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须用瞿塘中峡水;瞿塘在蜀,……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国语辞典》:三年之丧(三年之丧)  拼音:sān nián zhī sāng
旧时孝服中最重的一种。如子女为父母亲、妻子为丈夫等要服丧三年。《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国语辞典》:入幕之宾(入幕之宾)  拼音:rù mù zhī bīn
语出《晋书。卷六七。郗鉴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后指参与机要或充当幕僚的人。亦比喻关系亲近。《醒世恒言。卷一二。佛印师四调琴娘》:「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
《国语辞典》:弱水之隔  拼音:ruò shuǐ zhī gé
弱水,传说中仙境的河流。参见「弱水」条。弱水之隔比喻两地阻隔,无法会合。
《国语辞典》:烧眉之急(烧眉之急)  拼音:shāo méi zhī jí
形容事情紧迫危急,像火烧眉毛般。《三国演义》第六○回:「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若待时清,则是慢计也。」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出:「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也作「燃眉之急」。
分类:紧迫危急
《国语辞典》:沙漠之舟  拼音:shā mò zhī zhōu
骆驼的别名。参见「骆驼」条。
分类: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