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6,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乔松之寿
迁乔之望
三寸之舌
桑蓬之志
桑梓之邦
三年之丧
入幕之宾
弱水之隔
烧眉之急
沙漠之舟
杀生之柄
杀生之权
畎亩之中
群起攻之
犬彘之食
《国语辞典》:乔松之寿(乔松之寿)  拼音:qiáo sōng zhī shòu
乔、松指传说中仙人王子乔和赤松子。乔松之寿借指长寿。《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
《国语辞典》:迁乔之望(迁乔之望)  拼音:qiān qiáo zhī wàng
有高升的希望。晋。桓温〈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
《国语辞典》:三寸之舌  拼音:sān cùn zhī shé
形容能言善道,长于言辞的口才。《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汉。扬雄〈解嘲〉:「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也作「三寸不烂之舌」、「三寸舌」。
《国语辞典》:桑蓬之志  拼音:sāng péng zhī zhì
比喻男子具有经营天下四方的远大志向。参见「桑弧蓬矢」条。如:「他自小即有桑蓬之志,长大后果然成功立业。」
《国语辞典》:桑梓之邦  拼音:sāng zǐ zhī bāng
古人常种植桑、梓于乡里,以留子孙,故泛称故乡、乡里为「桑梓之邦」。《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须用瞿塘中峡水;瞿塘在蜀,……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国语辞典》:三年之丧(三年之丧)  拼音:sān nián zhī sāng
旧时孝服中最重的一种。如子女为父母亲、妻子为丈夫等要服丧三年。《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国语辞典》:入幕之宾(入幕之宾)  拼音:rù mù zhī bīn
语出《晋书。卷六七。郗鉴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后指参与机要或充当幕僚的人。亦比喻关系亲近。《醒世恒言。卷一二。佛印师四调琴娘》:「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
《国语辞典》:弱水之隔  拼音:ruò shuǐ zhī gé
弱水,传说中仙境的河流。参见「弱水」条。弱水之隔比喻两地阻隔,无法会合。
《国语辞典》:烧眉之急(烧眉之急)  拼音:shāo méi zhī jí
形容事情紧迫危急,像火烧眉毛般。《三国演义》第六○回:「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若待时清,则是慢计也。」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出:「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也作「燃眉之急」。
分类:紧迫危急
《国语辞典》:沙漠之舟  拼音:shā mò zhī zhōu
骆驼的别名。参见「骆驼」条。
分类:骆驼
《国语辞典》:杀生之柄(杀生之柄)  拼音:shā shēng zhī bǐng
掌控生死大权。《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也作「杀生之权」。
《国语辞典》:杀生之权(杀生之权)  拼音:shā shēng zhī quán
掌控生死大权。《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也作「杀生之柄」。
《国语辞典》:畎亩之中(畎亩之中)  拼音:quǎn mǔ zhī zhōng
乡野、民间。《礼记。仲尼燕居》:「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分类:乡野民间
《国语辞典》:群起攻之  拼音:qún qǐ gōng zhī
许多人一同起来攻击、指责。如:「销售货品有瑕疵,厂商规避责任,引发消费者气愤难平,群起攻之。」《宋史。卷四一四。列传》:「弥远之罪既著,故当时不乐嵩之之继也,因丧起复,群起攻之,然固将才也。」
《国语辞典》:犬彘之食  拼音:quǎn zhì zhī shí
饭菜如同狗猪吃的食物。比喻食物非常粗糙。《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