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6,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4  75  76  7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宋襄之仁
松筠之操
四战之地
四战之国
松柏之坚
松柏之寿
泰然居之
泰山之安
太阴之象
贪墨之风
他山之攻
太平之治
太阿之柄
菽水之欢
菽水之养
《国语辞典》:宋襄之仁  拼音:sòng xiāng zhī rén
宋襄公和楚人交战于泓,宋军先排好行列,子鱼以为敌众我寡,便请求宋襄公在楚军尚未渡过泓水时击溃,宋襄公以为不可,乃至楚军渡过泓水及排好阵列后才攻打楚军,宋军遂大败。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后指不明事态严重而讲仁义,因而延误大体。
《国语辞典》:松筠之操  拼音:sōng yún zhī cāo
比喻坚贞的节操。也作「松筠之节」。
分类:坚贞节操
《国语辞典》:四战之地(四战之地)  拼音:sì zhàn zhī dì
无险可守,四面受敌的地方。《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荀彧》:「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也作「四战之国」。
分类:四面受敌
《国语辞典》:四战之国(四战之国)  拼音:sì zhàn zhī guó
无险可守,四面受敌的地方。《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卷八○。乐毅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也作「四战之地」。
分类:四面受敌
《国语辞典》:松柏之坚(松柏之坚)  拼音:sōng bó zhī jiān
比喻坚贞的志节。语本唐。薛据〈初去郡斋书怀〉诗:「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分类:坚贞志节
《国语辞典》:松柏之寿(松柏之寿)  拼音:sōng bó zhī shòu
比喻长寿。语本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一六首之一:「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国语辞典》:泰然居之  拼音:tài rán jū zhī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安恬自若。宋。陈亮〈王圭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迭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也作「泰然处之」、「处之泰然」。
《国语辞典》:泰山之安  拼音:tài shān zhī ān
如泰山一般安定、稳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疆之福。」
《国语辞典》:太阴之象(太阴之象)  拼音:tài yīn zhī xiàng
阴气的象徵。指月亮。《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国语辞典》:贪墨之风(贪墨之风)  拼音:tān mò zhī fēng
贪污的风气。《明史。卷二一○。赵锦传》:「群臣惮阴中之祸,而忠言不敢直陈;四方习贪墨之风,而闾阎日以愁困。」
分类:贪污风气
《国语辞典》:他山之攻  拼音:tā shān zhī gōng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参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之耳!」
《国语辞典》:太平之治  拼音:tài píng zhī zhì
指安宁和平,百姓无忧的治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魏徵事太子建成,一日,秦王杀建成,立为天子,魏徵事秦王,致贞观太平之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阳明用事的时节,中国奠安,君子在位,在天便有甘露庆云之端,在地便有醴泉芝草之祥,天下百姓,享太平之治。」
《国语辞典》:太阿之柄  拼音:tài ē zhī bǐng
太阿,宝剑名。「太阿之柄」比喻权柄。如:「奸相手操太阿之柄,擅权陷害忠良。」《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唐纪七九。昭宗天复三年》:「德宗初立,颇振纲纪,宦官稍绌。而返自兴元,猜忌诸将,以李晟、浑瑊为不可信,悉夺其兵,而以窦文场、霍仙鸣为中尉,使典宿卫,自是太阿之柄,落其掌握矣。」
《国语辞典》:菽水之欢(菽水之欢)  拼音:shú shuǐ zhī huān
比喻子女孝顺奉养父母,虽是粗疏清淡的食物,也能带给父母欢慰。参见「菽水承欢」条。明。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
《国语辞典》:菽水之养(菽水之养)  拼音:shú shuǐ zhī yǎng
比喻贫寒家庭对父母的孝顺奉养。参见「菽水承欢」条。如:「为人子女者虽然无法做到锦衣玉食,但总希望能够略尽菽水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