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6,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蛇之珠
梦熊之喜
弭兵之会
糜糜之音
麋鹿之性
媒妁之言
美国之音
庙廊之彦
灭族之祸
绵薄之力
棉薄之力
渑池之功
马舞之灾
蛮触之争
卖阵之计
《国语辞典》:灵蛇之珠(灵蛇之珠)  拼音:líng shé zhī zhū
古代传说中的珍贵明珠。比喻超凡的才智。参见「隋侯之珠」条。《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白居易〈赋赋〉:「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国语辞典》:梦熊之喜(梦熊之喜)  拼音:mèng xióng zhī xǐ
古人认为梦中见熊是生男孩的预兆,故以此做为生男孩的贺词。
《国语辞典》:弭兵之会(弭兵之会)  拼音:mǐ bīng zhī huì
春秋末期晋楚两国争战不休,夹在中间的宋国遭池鱼之殃,华元、向戌先后两次召开弭兵之会,约合晋楚在宋结盟,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要向晋楚朝贡,以平分霸权。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国语辞典》:糜糜之音  拼音:mí mí zhī yīn
颓废、色情、低级趣味的音乐。也作「靡靡之音」、「靡靡之乐」。
《国语辞典》:麋鹿之性  拼音:mí lù zhī xìng
比喻鄙野的习性。《宋史。卷四四五。文苑列传七。朱敦儒》:「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
分类:鄙野习性
《国语辞典》:媒妁之言  拼音:méi shuò zhī yán
婚姻介绍人的说词。《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聊斋志异。卷二。红玉》:「妾与君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踰墙钻隙,何能白首?」
《国语辞典》:美国之音(美国之音)  拼音:měi guó zhī yīn
西元一九四二年起美国设立于国外的广播电台。起初用来对抗纳粹及日本军阀的国际宣传,目前是美国对国外的国际宣传。英文缩写为VOA。
《国语辞典》:庙廊之彦(庙廊之彦)  拼音:miào láng zhī yàn
朝廷里才德出众的人。《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龙章凤姿,庙廊之彦;獐头鼠目,草野之夫。」
《国语辞典》:灭族之祸(灭族之祸)  拼音:miè zú zhī huò
本人及其父母妻子等亲属俱遭杀戮的祸害。《三国演义》第二回:「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国语辞典》:绵薄之力(绵薄之力)  拼音:mián bó zhī lì
形容微小、薄弱的力量。如:「我并非要沽名钓誉,只是想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明。陈懿典〈吴南岳太学〉:「然揣之羞涩之囊,万不能完此局,而揆之绵薄之力,又不能荷此担。」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一○○。求退录》:「顾驽劣之才,绵薄之力,诚不足以动物,术不足以救时。」也作「棉薄之力」。
《国语辞典》:棉薄之力  拼音:mián bó zhī lì
形容微小、薄弱的力量。如:「我只是尽一点棉薄之力,何足挂齿。」清。曾国荃〈复恽中丞〉:「前接富将军书,已奏请派兵来此会剿,廷寄复命苏师合攻。弟棉薄之力,得藉各大军佽助,何快如之。」也作「绵薄之力」。
《国语辞典》:渑池之功(渑池之功)  拼音:mǐn chí zhī gōng
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功的故事。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
《国语辞典》:马舞之灾(马舞之灾)  拼音:mǎ wǔ zhī zāi
晋朝人黄平曾梦见群马起舞,旁边有数十人向马拍手,遂问索紞此梦为何徵兆?紞回答:「马属火,舞则为火起,向马拍手为救火者。」后果然起火。典出晋书。卷九五。艺术传。索紞传。后指火灾。
《国语辞典》:蛮触之争(蛮触之争)  拼音:mán chù zhī zhēng
比喻所争者小。参见「蛮触相争」条。
《国语辞典》:卖阵之计(卖阵之计)  拼音:mài zhèn zhī jì
被敌人收买而在战阵上假作战败。《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吾知汝原受诸葛亮之恩,今故不战而退,正是卖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