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01,分314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张格(字 义师、承之、字义师 赵国公 )
王晏球(字 莹之 )
药纵之
僧鸿莒( 唐 别称 鸿楚之兄 )
索自通(字 得之 )
符蒙(字 适之 )
黄损(字 益之 )
邵拙(字 拙之 )
谭用之(字 藏用 )
王鼎(字 则之 )
杨凫(字 舄之 )
僧澄楚( 宗 号 律虎、佥定疏、真法大师 名 师之训导 )
耶律羽之(字 兀里 )
王令温(字 顺之 )
其它辞典(续上)
崔詹(字 顺之 )张格(字 义师、承之、字义师 赵国公 )
王晏球(字 莹之 )
药纵之
僧鸿莒( 唐 别称 鸿楚之兄 )
索自通(字 得之 )
符蒙(字 适之 )
黄损(字 益之 )
邵拙(字 拙之 )
谭用之(字 藏用 )
王鼎(字 则之 )
杨凫(字 舄之 )
僧澄楚( 宗 号 律虎、佥定疏、真法大师 名 师之训导 )
耶律羽之(字 兀里 )
王令温(字 顺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清河东武城人,字顺之。哀帝天祐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转河清尉,迁监察御史,改右补阙,复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入为翰林学士,寻求解职,拜礼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掌纶二年,正拜中书舍人。卒于后唐时,年六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间人,字承之,一说字义师。张浚子。少负才俊迈,有父风。因祸离父入成都,王建擢为翰林学士,恩礼尤异,又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建卒,出为茂州刺史,贬为维州司户。终官三司副使。有文章,明吏事,时颇称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7 字承之,又字义师,郡望河间(今河北任丘东北)。宰相张浚子。昭宗时,为太学博士、直弘文馆。天复三年(903),其父被杀,格逃入蜀依王建,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武成元年(908),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封赵国公。后主立,贬为茂州刺史,再贬维州司户,徙合水镇。乾德六年(924),复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前蜀亡,仕后唐为太子宾客,充三司副使。天成二年(927)卒。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张浚传》、《旧五代史》卷七一、《蜀梼杌》卷上、《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3—932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字莹之。沉勇有断,善抚士卒。仕后梁为厅子都指挥使。后降后唐,明宗时为北面行营副招讨,大破契丹兵,平王都,授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仕后唐。李嗣源为代州刺史,署为军事推衙。及嗣源即位为明宗,授纵之磁州刺史,迁吏部侍郎,但铨综之法,惘然莫知。终曹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 【介绍】: 五代时僧。温州永嘉人。俗姓唐。早出家于越州龙宫寺。强记多识,习诵《法华经》全部。具戒后,至长安学律,为流辈所推。归住温州小松山。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即鸿楚之兄。其出处。皆与楚同。然性尤强识。治律严谨。习于慈悯济物之行。每获瑞应灵效皆弗以介意。天成三年。旱涝相仍。饥馑被江浙。盗入莒室。饱之饘粥。然后去。长兴四年。趺坐俨然而逝。既殓。夜三鼓矣。俄闻有声。若击龛户使开者。既开。复求新衣于诸弟子曰。佛土诸善人谓。吾所服不洁。不可之净土。已而瞑。顶之暖者七日。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鸿莒。姓唐氏。永嘉人也。早出家于越州龙宫寺。始则诵法华经全部。得度裹足往趋长安学律。因读化度寺碑。时有举人旁听见莒目瞻多行。异之知能背碑。请莒诵之。儒生覆其文了无一误。又相将去崇圣寺亦然。而多强记辈流所推。言归故乡请受二众依止。其细行也生来未尝叱其狸犬。岂况诸馀乎。然昼夜行道诵经。有鬼神扶卫。或为然烛。或代添香。皆鬼物也。天成三年戊子水涝之后。报之以大旱。民荐饥馑。有强盗入其室。莒待之若宾客。躬作粥饭饲之曰。徐徐去山深无人。汝曹为天灾所困耳。盗者拜受而去。弟子中欲袭其不备。莒曰。非我弟子。我舍此永入深山矣。诸子罢轻袭之意。长兴癸巳岁中恬然无疾。跏趺俨然长逝。至三更手敲龛门者三。弟子哭泣启开。云吾告汝等。与吾换新衣裳。缘佛土诸上善人嫌吾服章不净。易毕便终。七日顶暖时院中有巨犬三能猛噬迁塔日随人驯狎。时山中麇鹿飞鸟相参。犬无挚猛兽不惊奔。葬后有虎绕坟嗥叫。其感物之情如是。有弟鸿楚并高行。为时所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 【介绍】: 五代时太原清源人,字得之。善骑射,仕后唐。李存勖镇太原时,补右番厅直军使。佐周德威擒燕将郭在钧,又从存勖定魏博,累迁河中节度使,右龙武将军。初平杨彦温于河中,与李从珂有憾,从珂深衔之。及从珂即位为末帝,自通忧悸求死,后涉洛自溺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赵州昭庄人,字适之。符习子。后唐庄宗同光三年进士。性刚直。仕为成德军节度副使。后事后晋,累官礼部侍郎。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4 字适之,赵州昭庆(今河北隆尧)人。少好学,性刚鲠。后梁龙德元年(921),为晋王都督府参军。后唐同光三年(925)登进士第,累迁镇州节度副使。后晋天福三年(938),为右谏议大夫,徙给事中,八年迁为礼部侍郎,知贡举。事迹见新、旧《五代史·符习传》附、《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符蒙集》1卷,《补五代史·艺文志》则记为10卷,皆佚。《全唐诗》存断句1联,《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全唐诗补逸
符蒙字适之,补诗一首。(《全唐诗》仅存符蒙诗二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字益之。少负大志,栖隐静福山,罕与俗接。尤工诗赋,遇佳山水,留题殆遍。后梁末帝龙德二年擢进士第。南汉高祖刘䶮即位,损献十策,逾年,授永州团练判官,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因极谏致忤高祖,退居永州,诗酒自娱,病卒。初,损与桑惟翰、宋齐丘友善,每论天下事,二人自以为不及。又尝与郑谷、僧齐己定近体诗诸格,为诗人所宗。有《桂香集》、《射法》。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益之,连州(今属广东)人。少隐连州静福山,又曾从匡庐处士陈沆学。后梁初应进士举,遍投所著于公卿间。龙德二年(922)登进士第。会兵乱,遂家居。后依南汉高祖幕府,高祖颇亲任之,授永州团练判官。长兴初,进团练副使。累官至左仆射。后因谏忤高祖,又患足疾,遂退居永州北沧塘湖上,以诗酒自娱,寻病卒。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二,《诗话总龟》卷一〇、卷一六,《十国春秋》、《南汉书》本传。损工诗赋,遇山水胜景辄留题,颇有文声。郑谷称其诗“殆夺真宰所有也”(《南汉书》)。曾与郑谷、齐己厘定近体诗诸格,为湖海骚人所宗。又曾著《三要》,《桂香集》等,今均佚。《全唐诗》存诗4首、断句10联,其中《书壁》一首,当为后人改贺知章诗而窜入者。《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全粤诗·卷一九
黄损,字益之。连州人。少时慷慨有大志,筑室静福山,颜曰“天衢”,读书吟啸其中,罕与浮俗接。以淹通闻于时,尤善为诗。自谓所学未广,乃扁舟溯洞庭穷匡庐诸胜,结交天下士。与桑维翰、宋齐丘交善,每执手论天下事,二人皆谢不如。尝与郑谷及释齐己定近体诗格,世多传之。又著书三篇,类《阴符》、《鬼谷》,论修治之术,具有宏识,议者每期以公辅器。为有司所荐,登后梁龙德二年(九二二)进士。寻假归广州。会四方兵乱,道梗不得通,遂与梁绝,不复作岭北游。后仕南汉主刘岩,累官尚书左仆射。有《桂香集》,今佚。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三、明黄佐《广东通志》卷五五、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六二有传。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宣城人。孤峭不挠,博通经史。嗜酒,偶沉酗过度,遂戒饮。自南唐入宋,就应制科,未试而卒。有《庐岳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拙之,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南唐时人。性孤峭倔强,博通经史。嗜酒,偶沉醉,遂断酒饮茶。后归宋,应制科试,未放榜而卒。生平事迹散见马令《南唐书》卷二二、《诗话总龟》卷三三、《十国春秋》本传。其文学韩愈、柳宗元。曾作诗300篇,名为《庐岳集》。《全唐诗》存断句1联。全宋诗
邵拙,字拙之,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三)。由南唐入宋,就应制科,有司以闻,未诏而卒。有诗三百篇,曰《庐岳集》,又有手钞史传文集三百卷,均佚。事见《南唐书》卷二二、《十国春秋》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至宋初人,字藏用。仕途不达,长年流寓他乡。工诗,尤擅七律,长于写景。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字藏用,五代宋初人。仕途不达,长年流寓他乡。善诗,擅七律,工写景。其“一棹冷涵杨柳雨,片帆香挂芰荷烟。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桔满川”;“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等句,尤为著名。薛雪评其诗云:“谭用之最多杜撰句法,硬用事实。偶有不杜撰不硬用处,便佳。”(《一瓢诗话》)《新唐书·艺文志四》、《宋史·艺文志七》均著录《谭藏用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宋诗
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诗。入宋,仕途不达(《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有诗一卷,已佚。今录诗四十首。唐诗汇评
谭用之,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字藏用,五代人,入宋。工诗而官不达,游踪遍关中、河洛、潇湘等地。有《谭藏用诗》一卷,早佚。后人辑有《谭裁用诗集》一卷行世,颇有他人所作搀杂其间。《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则之,湖湘(今湖南)人。约于五代至宋初时在世。善歌诗,好神仙之事。多游江左,卒无名第。有诗百余篇传世。《诗话总龟》卷三四引《拾遗》、卷四六引《雅言杂载》存其事迹,并录诗2首,断句8句。《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诗续补遗
鼎,字则之,湖湘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59 【介绍】: 五代时僧。俗姓宗。十岁于汴京相国寺出家,礼智明为师。习新章律典,独趣深旨,时号律虎,请益者日众。后晋高祖钦仰之,诏入内道场,赐紫,署真法大师。时以为新章律宗主。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宗氏。其乡里。则未之闻也。世守儒素。母赵亦斋洁。产楚之夕。光烂一室。邻落惊讶。七岁偶入寺见佛像。辄作礼。归问其父曰。夫以黄金色相。坐莲华上。岂佛独然。馀者亦能如此否。父曰。蠢动含灵皆可得佛。而况人哉。梵欣然愿出家。十岁即为相国寺明智弟子。体貌岐嶷。异群童。识者知其为法门伟器。既受具。究习新章。毗尼之奥。独能深入。时辈莫之敌。因号律虎。王公大人。日造门请益。周天福间。诏入内道场。赐紫伽梨。仍署号真法大师。充新章宗主。凡妃主之入道者。皆为授戒。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首北面西。无疾而终。寿七十一。夏五十。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澄楚。姓宗氏。不知何许人也。爰祖暨考。偕贲丘园高蹈不仕。母赵氏妊楚也。忽畏膻臊之臭。及乎诞生之夕。光烂充室邻落咸惊。洎当七岁亲党携之入寺。见佛像辄嗟叹而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独尔馀者如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人矣。楚曰。儿愿学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默而许旃。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未几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楚曰汝何愚騃好嬉戏耶。且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有闻者奇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习新章律部。独能辄入毗奈耶窟穴。然其击难酬答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焉。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且众矣。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寻署大师号真法焉。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求出家。命楚落发度戒。表里冰霜更无他物。命为新章律宗主焉。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首北面西示佛涅槃相也。俗龄七十一。僧夏五十。始末临坛度僧尼八千馀人。门人慧照等。依西域法焚之。得碎身分构砖塔缄藏之。左街首座悟皎作舍利塔记焉。 系曰。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通曰。律有三宗。砺素宣是欤。宗各有主故云也。观夫是名也岂无稽古乎。通曰。宗主二字出阿含经也。论曰。原夫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我佛利见据于大千。化境斯宽法门必众。举其会要不过戒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祛。圣贤践修何莫由斯道也。故论云。生死流转者。三缚缚心。心难解脱。当知此唯善说法律能令解脱。非由恶说。因是而窥。禁律乃度世之检括也。且夫菩萨戒净则彰离垢之名。辟支戒完则引无师之智。声闻戒足时俱解脱而可期。内众戒坚招感人天之不坠。由是观之。戒法之时大矣哉。自所推能从言索理。则毗尼也。木叉也。因则声教律焉。果则别解脱焉。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也。横从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所以优波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论云。戒如捉贼。善擒制也。定如缚贼。用机械也。慧如杀贼。清道路也。以此成功立效。克取究尽三菩提者。决达清静之域也。戒律之功。功无与比。矧以此法在师而不在资。唯闻佛制。行内而不通外。无许俗传。故曰。曲授秘方。赐诸内众。事有悬合物宜象求。在乎家人严君设训。家人嗃嗃同佛制教焉。妇子嘻嘻同佛听门矣。一听一制见其猛以济宽。一阴一阳见其开物成务。夫如是知戒律是佛之家法明矣。大则三聚感三身于果中。小则形俱持尽形于因地。受既如是。随则若何。有威仪焉。有细行焉。为有顺违乃生持犯。由是繁广因事制宜。及佛泥丸集成律藏初唯水乳相合一家之业无殊。后则参辰各墟。五部之分不类。梦氎之占徵矣。宗轮之论作焉。剡浮树高分影犹归于月窟。阿耨池溢下流。须到于孟津。迨夫大教东传梵书西至。甘露本天人之食。汉土争尝。金乌还海上之飞东方旧识。除经已译问律何传。起后汉灵帝建宁三年。初翻义决律。次有比丘诸禁律至。即曹魏法时三藏游于许洛。睹魏土僧无律范。于嘉平中译羯磨僧祇戒本。此乃此方戒律之始也。自尔萨婆多律先化关中。五分僧祇风行雨施。迦叶遗部戒本独来。婆粗富罗闻名而已。况乎僧祇部者。法显赍归诸师判注云。是根本大众所传。非是百载五宗也。今著传家疑其未可何耶。所览僧祇现本止三十卷。文因有数疑。一本小而末大(谓诸部文多僧祇卷略)二中不含五部意。三不应大集悬记也。或曰。此略本传此方。犹法华华严等经钜万亿颂中略出一分也僧祇亦尔。又说昙无德律译有重单。准僧传止觉明口诵也。若据律序有支法领重译之文焉。如此古今相竞且无指归。以义交徵其辞必息。寻律文本即知异同。如众学戒初题云。尸叉罽赖尼如破伊兰叶。言此是觉明本也。如言式叉迦罗尼如破伊罗叶。即是支法领本也。又一本三十卷。一本六十卷。谓纸墨分开不定非也。分三十为六十。不其太相悬谬矣。若斯二译皂白已分。复次元魏已前。诸受戒者用四分羯磨纳戒。及乎行事即依诸律为随何异乎执左氏经本专循公羊之传文也。至魏孝。文世。有法聪律匠。于北台山始手披口释。道覆律师随听抄记。遂成义疏。权舆既尔。肯构繁乎。天轮而只候中星。大鼎而唯提附耳。邺中法砺唐世怀素。新旧两名各擅其美。砺乃成实有部受体双陈。素唯寻祖萨婆开宗独步。其有终南上士澄照大师。肸蚃三生逡巡千里。交接天人之际。优游果證之中。知无不为。绳愆纠谬。以护持教法为己任者。实一代之伟人焉。是以天下言行事者。以南山为司南矣。丁乎大历新旧疏家互相短长。敕集三宗律师重加定夺。时如净为宗主判定二家。当建中中始言楷正。号佥定疏是也。至今东京三宗并盛。至于秉法出没不伦。殊涂同归。师资尚异。至若成公演化灵崿敷扬。不离三辅之间。俱僝百工之巧。文纲道岸自北徂南。发正辅篇从微至著。道流吴会实赖伊人。净公作评家之师。源尚致感通之瑞。或抗表论没官之物。或成图證结界之非。或杰立一方。或才雄七众。述锋芒之义记。出豕亥之疑文。或𣂊帖纷拿。或整齐龃龉。若匪乘时之哲。便应逸气之英。不令像运之中微降年唯永。终使寿星之下照法命唯长。道假人扬其在兹矣。近以提河水味转不如前。座像尘埋仍观更没。大小乘之交恶。上中下之相凌。活寄四邪行违七聚。威仪既缺生善全亏。谓律为不急之文。放僧落自由之地。马令脱辔象阙施钩。不习律仪难调象马。遂令教法日见凌夷。短则行果微亡。折则年龄减少。合夫洪范中凶短折也。又曰。慈父多败。子脱或翻恶归善。变犯成持。或众主之劝修。或名师之训导。假王臣之外护。必法教之中兴。如是则同五福中之一寿五考终命欤。又曰。严家无格虏。故云。毗尼是正法之寿命焉此科所班乃是鍊金液转还丹之手。劝人服之。使其近添其寿远则升仙。故我世尊凡制一戒获其十利功德。意在令正法久住耳。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宗。诞生之夕。光烂充室。洎七岁。亲党携之入寺。见佛像。辄嗟叹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独尔。馀者如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于人。楚曰。儿愿学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许之。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楚曰。汝何好嬉戏耶。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有闻者奇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习新章律部。辄入毗柰耶窟穴。其击难酬答。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众。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号真法大师。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从楚落发度戒。命为新章律宗主焉。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 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律有三宗。砺素宣是。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要不过戒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祛。圣贤践修。何莫由斯。自此而推。从言索理则毗尼也。木叉也。因则声教律焉。果则别解脱焉。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也。横之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所以优波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41 【介绍】: 辽六院部人,字兀里,又字寅底哂。耶律觌烈弟。通诸部语言。天显初,辅东丹王,为东丹国中台省右次相。东丹王奔后唐,羽之镇抚国人,一切如故,迁左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56 【介绍】: 五代时瀛州河间人,字顺之。少以武勇称。初事唐庄宗。及明宗即位,历迁神武彰圣都校。历仕后晋、后汉,皆有战功,后周世宗时迁镇安军节度使,以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