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8,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282  283  284  285  286  288  289  290  29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先之
徐端崇(崇之 )
杨通(贯之 )
臧祭之(伯察 )
张远(行之 )
张之纪
周武仲(宪之 )
方开之(廓然 )
李元瀹(冲之 )
卢法原(立之 )
赵成之
郑立中(从之 )
邓之纲
李伯宗(会之 荣 )
释道旻(别称 圆通旻 道旻 圆机、妙空之塔 世称 云古佛 )
王先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四○
王先之,政和间为广西经略安抚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端崇,字崇之。璹子。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徽宗政和间隐居崇德御儿。事见《春渚纪闻》卷七。
杨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八
杨通,字贯之,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政和中提举两浙路学事,宣和二年为权发遣提举淮南西路学事。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七七,《咸淳临安志》卷九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臧祭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二
臧祭之,字伯察,政和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府榆次人,字行之。徽宗政和间隐居山中,善画山水。
张之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张之纪,政和间官于郾城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28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宪之。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诸暨县尉。累官左司员外郎。尝使金还,言宜讲求御戎之策。童贯恶之,谪居黄州。高宗时,召为刑部侍郎,官终吏部尚书。有《春秋左传编类》。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周武仲(一○七四——一一二八),字宪之,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年十七补太学生,登绍圣四年进士。官越州诸暨县尉,知淅川。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尝使金还,言宜讲求禦戎之策,童贯恶之,谪居黄州。高宗召为刑部侍郎、进尚书,转吏部尚书兼侍读。建炎二年八月卒于扬州官舍,享年五十五。著有《读通鉴》、《通鉴解义》。见杨时《龟山集》卷三六《周宪之墓志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方开之,字廓然,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知黄岩县(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四)。后通判汀州(清乾隆《汀州府志》卷一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七二
李元瀹(?——一一三五),字冲之,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政和二年进士。绍兴元年为秘书丞,以「妄议典礼」,出通判湖州。二年,为御史台检法官。累迁度支郎中、吏部员外郎。绍兴五年卒。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四之二一、三七之三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六一、八一、八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立之。卢知原弟。以父荫补官。累官吏部尚书,以官秩次第履历总为一书,功过殿最,开卷了然,吏不能欺。高宗绍兴中,为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金人攻关辅,法原视山川险阻,分地置将,屡败金兵。素与吴玠不睦,后为玠所劾,忧恚而卒。
全宋诗
卢法原(?~一一三五),字立之,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自知雍丘县积官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使辽还,迁司农卿,赐三品服。为吏部尚书。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罢为显谟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五)。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三三)。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举临安洞霄宫(同上书卷四九)。二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同上书卷八五)。《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九
卢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荫补官,尝知雍丘县,政和中为金部员外郎,迁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宣和中,历任司农卿、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坐王黼累,罢为显谟阁待制。绍兴元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等路宣抚处置副使,进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会金人南侵,法原分将坚守,严为备禦,累败金兵。因与吴玠不睦,为玠所劾,忧恚而卒。《宋史》卷三七七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九之一六、食货四七之六。
赵成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八年(1148)任封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汀人,字从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初调崇安尉,改知海门,未赴。时金兵南下,擢行军总管,奉使募福建民兵数千人,转战而前,收复光、蔡等州。后入蔡州固守,金人再围之,城陷被害。
邓之纲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八八
邓之纲,政和间为军器少监,三上奏,言修武库,整军器,诏升为大监。重和二年授徽猷阁待制,坐衩衣乘轿出入宗子家及修军器名色多有欺弊,责授英州别驾、韶州安置。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五,《宋史》卷一九七。
李伯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孟州河阳人,字会之。第进士。徽宗时知内丘、咸阳、太康县,括县壮丁为兵,得千人,上其名数与按阅之法。蔡卞喜而荐之,提举京畿保甲,使行其说,增籍二万。历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迁刑部侍郎,因与王黼不相能,被罢,提举崇福宫。寻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卒谥荣。
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李伯宗,字会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第进士,知内丘、咸阳、太康县。提举京畿保甲,左迁相州通判,提举白波辇运,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政和中历大理卿,迁刑部侍郎。与王黼不合,罢,提举崇福宫。起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以通奉大夫、显谟阁待制卒。《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旻赐号圆机。世人称云古佛。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吞摩尼珠遂妊。生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抱游西明寺。见佛像遽趣合掌作礼称南无佛。见者大异之。稍壮宦学大梁。弃依景德寺德祥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后亲沩山哲禅师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旻拟对。潭便打。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亦拟对。潭便喝。机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旻上座不得也。潭曰。便道。旻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以符道济之记也。学者如川赴海。朝廷闻其道。宰臣会请锡以命服。赐圆机之号而尊宠之。于是遐迩钦化。少长咸被其法泽。未详厥终。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
禅师名道旻。兴化仙游蔡氏子。其母梦吞摩尼珠。已而孕。生五岁。足不能履。口不能言。母抱游西明寺。见佛像。遽履地合掌。称南无佛。因作礼。人大异之。及官学大梁。忽厌尘俗。去依景德寺得祥律师。以诵经得度具戒。遍参宗匠。从真如哲公最久。晚闻泐潭乾禅师道望。往依焉。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旻古佛者。深器之。师以力参。所得举以似乾。乾未之许。一夕侍立次。乾举世尊拈花因缘令下语。益不契。繇是尽弃其所闻。久之随经行次。乾以拄杖加肩。长嘘云。会么。师拟对。乾即打之。有顷拈一枝草示云。是什么。师拟对。又喝之。师豁然悟。即作拈花势云。此去更不疑老汉舌头也。乾挽住云。更道更道。师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鼻孔解语无讨处。即礼拜。乾可之。他日谓曰。庐山胜绝。汝缘熟在彼。遂辞焉。建中靖国元年。出世江夏之灌溪。迁庐山圆通。初道济禅师创革圆通。临终嘱曰。吾塔以青石为之。他日塔红。即吾再来。及师至之夕。塔为之红。遐迩惊叹。知师盖道济后身也。由是宗风鼎盛。衲子云奔辐凑。师孤节苦行。终其身。僧问。如何是佛法向上事。师曰。劈箭溪头水倒流。进云。藏头露影时如何。师便打。进云。谢师答话。师云。瞎问十二时中如何履践。师云。风不来。树不动。僧于言下有省。政和初。蔡太师京。奏赐椹服圆机师名。范左丞致虚初自内翰。出师豫章。过圆通。语次叹曰。行老矣。堕在金紫囊中去。此事稍远。师亟呼内翰。翰应诺。师曰。也不远。翰云。好更望指示。师曰。此去豫章有四程。翰伫思。师曰。见即便见。拟议即差。翰颔之而喜。枢密吴公居厚拥节归钟陵。见师曰。顷赴省。试过圆通。赵州关因问讷老。透关底事如何。讷云。且去做官今五十馀年。师曰。曾明得透关底事么。密云。八次经过常存念。然未脱洒在。师举扇云。请使扇。密挥扇。师曰。有甚不脱洒处。密大喜云。更请末后句。师摇扇两下。密云。亲切亲切。师曰。吃嘹舌头。谏议彭公汝霖手写观音经施师。师拈起云。遮个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彭云。此是某亲写。师云。写底是字那个是经。彭笑云。却了不得也。师云。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彭云。人人有分。师曰。莫谤经好。彭云。如何即是。师举经示之。彭抚掌大笑云。嗄好。师曰。又道了不得。相国安公南迁。见师曰。一生做官。今日被谪。觉见从前但一梦耳。师曰。相公觉耶。公曰。此皆本有。但未甚明了。师召相公。公举首。师云。了也。公曰。犹被事碍。师云。离京几程到此。公曰。四十二日。师云。甚处被碍来。公笑曰。极得力。师云。直下受用去(公云。如何受用。师曰。朝朝相似)。合掌钦喜。师曰。但空诸有。勿实所无。公云。幸遭遇。不敢忘。左司都贶问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如何凑泊。师云。全身入火聚。都云。毕竟如何。师云。蓦直去。都沉吟。师曰。可更吃茶。都云。不消得。师曰。何不恁么会。都忽有省。笑曰。太近邪。师云。十万八千。都即有偈曰。可可思议。是大火聚。便恁么去。不离当处。师曰。犹有遮个在。都云。便请直指。师云。便恁么去。铛是铁铸。都云。尽善尽善。九江守李端夫问曰。识心虚凝。忽然诸境现前时如何。师云。石火烧身。守豁然省曰。打破虚空也。师云。什么处下手。守鸣指一下。师云。不恁么却恁么。守叩曲折而去。师之全机得大自在。开发尤多。三年冬。以院事卑得法弟子守惠。请老于朝。朝廷从之。有旨。令守惠次补寺任。明年冬十月九日。集众说偈曰。泥牛昨夜大哮吼。惊得须弥藏北斗。南北东西没处寻。拈得鼻孔失却口。复云。至道虚寂。迥脱根尘。光境俱亡。灵机绝待。真常任运。宁属去来。应周无方。不存格则。牢关敲磕。掣电难通。直须千眼顿开。可以死生无间。自兹决别可葬全身。三百年后当兴佛事。临行一著不落见知。折半破三好生荐取。随声抚膝一下。泊然而逝。阅世六十八。坐五十夏。门人奉遗命塔其全身。唯取平时所聚须发火之。悉为舍利。州上其事。赐号妙空之塔。师居圆通十有二年。随机接物。力法匪躬。然绝不许记其语句。其徒有不忍弃之者。相与私缀之。师廉知诫曰。尔必欲隳吾素志。却后三十年乃可拈出。及通惠禅师如其约而出之。左司陈公瓘览小参语云。若有一疑。如芥子许。是汝善知识。即尊重囋叹。衍以为之序。既而枢密张公德远。侍郎冯公济川。皆韪其言。 赞日。圆通来应塔红可也。殁谓三百年后当兴佛事。或身后好事者为之辞。何则旻固尝悟彻者也。彻则万化同功。群机普赴。奚适而非旻邪。先佛云。吾无生不生。无在不在。如是则圣贤抚会。尘尘尔念念尔。奚三百年之局乎。果去矣。必三百年而复来。则营营形数之间。无乃小乘乎。且无边刹海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移当念之旨。安在哉。李君商老状其事而暴美之。不究宗门抚会之妙。当并按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道旻,赐号“圆机”,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呑摩尼珠而生。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入西明寺,抱儿见佛,置于蒲圃,遽趣合掌作礼,随声称“南无佛”。见者大异之。稍壮,宦学大梁,忽焉弃去,依景德寺德禅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后亲沩山哲,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旻拟对,潭朴之。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亦拟对,潭又喝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旻上座不得也。”潭曰:“便道。”旻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学者宗之,如川赴海。朝廷闻其道,锡以命服,并圆机之号。于是遐迩钦化,人被其泽。未详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