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2,分515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閟之
顾恺之
双之
奈之何
挑之
嗅之
再之
敢言之
欣之
扬之水
介之推
二之日
一之日
天之天
三之日
《韵府拾遗 支韵》:閟之
左传服以远之时以閟之
《国语辞典》:顾恺之(顾恺之)  拼音:gù kǎi zhī
人名。(西元341~402)字长康,小字虎头,晋无锡人。博学有才气,善绘画,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动物、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图〉最有名。其所作〈维摩诘像〉,为最早出现于壁画上的佛像。
《骈字类编》:双之(双之)
诗笺见双止下军又宋书王素传关康之弟双之为臧质车骑参 与质俱下至赭圻病卒瘗于水滨
《漢語大詞典》:奈之何
等于“如之何”、“若之何”,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怎么办”;“为什么”、“怎么”例如:将奈之何。——·林觉民《与妻书》
《韵府拾遗 支韵》:挑之
史记司马相如传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
《韵府拾遗 支韵》:嗅之
欧阳修诗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
《高级汉语词典》:再之
第二次,第三次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
《骈字类编》:欣之
国语昔者之伐也起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
《国语辞典》:扬之水(扬之水)  拼音:yáng zhī shuǐ
诗经》的篇名:(1)〈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扬之水,刺平王也。」或指南国戍守的人,思念家室之诗。首章二句为:「扬之水,不流束薪。」(2)〈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扬之水,闵无臣也。」或指兄弟被人离间而不和之诗。首章二句为:「扬之水,不流束楚。」(3)〈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扬之水,刺晋昭公也。」首章二句为:「扬之水,白石凿凿。」
《國語辭典》: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漢語大詞典》:二之日
指 周 历二月。即 夏 历十二月。 周 夏 两代历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历以 夏 历十一月为岁首。《诗·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毛 传:“二之日, 殷 正月也。” 孔颖达 疏:“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漢語大詞典》:一之日
犹言一月之日。一月指 夏 历十一月, 周 历正月,亦即农历十一月。《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毛 传:“一之日,十之餘也;一之日, 周 正月也。” 孔颖达 疏:“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唐 罗隐 谗书·吴宫遗事:“﹝ 夫差 ﹞復筑臺於 姑苏 之左……一之日,视之以 伍员 。”
《漢語大詞典》:天之天
(1).自然的本性。庄子·达生:“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
(2).喻事物之关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分類:自然关键
《漢語大詞典》:三之日
夏 历正月。《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孔 传:“三之日, 夏 正月也。”
分類: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