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所之
一之
次之
嘉之
要之
之死
无之
华之
敬之
定之
譬之
补之
之如
修之
兼之
《漢語大詞典》: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分類:所之
《骈字类编》:一之
荀子: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铅察之而俞可好也。
分类:一之
《漢語大詞典》:次之
列或占第二位。例如:该省矿藏,以锡最多,铜次之。
分類:次之二位
《骈字类编》:嘉之
左传: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
《漢語大詞典》:要之
犹总之。史记·张仪列传论:“要之,此两人(指 苏秦 、 张仪 )真倾危之士哉!”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剑门关 皆石,无寸土; 潼关 皆土,无拳石。虽皆号称天下险固,要之 潼关 不若 剑门 。” 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重枣’是怎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
分類:要之总之
《韵府拾遗 纸韵》:之死
诗之死,矢靡他。
分类:之死
《韵府拾遗 支韵》:无之(无之)
左传: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分类:无之
《分类字锦》:华之(华之)
见上注。尔雅:瓜曰华之。注:啖食治择之名。释文:华,胡化切。
分类:华之
《国语辞典》:敬之  拼音:jìng zhī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敬之,群臣进戒嗣王也。」或亦指王祭祀时自励之诗。本章二句为:「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韵府拾遗 支韵》:定之
史记魏世家: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分类:定之
《漢語大詞典》:譬之
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分類:它比比方
《韵府拾遗 支韵》:补之(补之)
史记高祖纪:孝惠五年,以沛宫为高祖原庙。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辄补之。
分类:补之
《漢語大詞典》:之如
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分類:之如前往
《韵府拾遗 支韵》:修之
周子太极图说: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分类:修之
《國語辭典》:兼之  拼音:jiān zhī
1.并备。《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昔毛玠之公清,李重之识会,兼之者公也。」
2.加以。《老残游记》第三回:「这病本不甚重,原起只是一点火气,被医家用苦寒药一逼,火不得发,兼之平常肝气易动,抑郁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