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2,分515页显示  上一页  175  176  177  178  179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夫之言
三才之义
三寸之辖
三尺之孤
三尺之木
三寸不烂之舌
三年之畜
三谏之义
三侯之章
三槐之听
三爵之罚
杀身之祸
桑土之防
桑土之谋
桑间之音
《漢語大詞典》: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 曾子 处 费 , 费 人有与 曾子 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后汉书·马援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慄。”亦作“ 三夫之对 ”。《晋书·王濬传》:“今臣之信行,未若 曾参 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
《分类字锦》:三才之义(三才之义)
晋书刑法志明法掾张裴注律表上之其要曰律始于刑名者所以定罪制也终于诸侯者所以毕其政也王政布于上诸侯奉于下礼乐抚于中故有三才之义焉
分类:律令
《漢語大詞典》:三寸之辖(三寸之轄)
辖是车轴头上的重要部件,虽长仅三寸,然车无辖即不能行。故以喻事物之关键。《淮南子·人间训》:“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
《漢語大詞典》:三尺之孤
幼小的孤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新郑富平身后:“两公立朝錚錚,即微有可议,何至溺情阿堵,使有三尺之孤,必不决裂至此。” 清 姚鼐 《丹徒王氏秀山阡表》:“母 吴 儒人尚少,家贫乏,无族党内外之助,抚三尺之孤,默默自守於穷巷之中。”
分類:幼小孤儿
《漢語大詞典》:三尺之木
指琴。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三尺之木,数絃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 黄晖 校释:“广雅·释乐:‘ 神农氏 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宫、商、角、徵、羽。 文王 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分類:黄晖
《國語辭典》: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不爛之舌)  拼音: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形容能言善道,擅长辞令的口才。《三国演义》第三回:「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西游记》第三八回:「我这去,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莫说是猪八戒,就是『猪九戒』,也有本事教他跟著我走。」也作「三寸之舌」、「三寸舌」。
《漢語大詞典》:三年之畜
古指国家必备的三年的储积。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臧孙辰 告糴于 齐 ,国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淮南子·主术训》:“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
《漢語大詞典》:三谏之义(三諫之義)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 曹 , 曹羈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 曹伯 曰:‘不可。’三諫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何休 注引 孔子 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諫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諫之义,令将检身自勑,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國語辭典》:三侯之章  拼音:sān hóu zhī zhāng
大风歌的别名。参见「大风歌」条。
分類:汉高祖
《漢語大詞典》:三槐之听(三槐之聽)
谓由三公受理诉讼。后汉书·王允传:“诚以 允 宜蒙三槐之听,以昭忠贞之心。” 李贤 注:“周礼朝士职,三槐、九棘,公卿於下听讼,故曰‘三槐之听’。”
《漢語大詞典》:三爵之罚(三爵之罰)
三杯酒的处罚。极言处罚之轻。 清 冯桂芬 《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罪止枷杖,若辈视如三爵之罚,且可代饮,毫不介怀。”
《国语辞典》:杀身之祸(杀身之祸)  拼音:shā shēn zhī huò
丧失生命的灾祸。《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此为『鬼幽之相』。二人早晚必有杀身之祸,何足畏也?」《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
《漢語大詞典》:桑土之防
喻防患于未然。 明 张居正 《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参见“ 桑土绸繆 ”。
分類:防患未然
《漢語大詞典》:桑土绸缪(桑土綢繆)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朱熹 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繆”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宋 叶适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诵桑土绸繆之句,尤在恩勤。”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繆,不劬如此矣。”
分類:经营
《漢語大詞典》:桑土之谋(桑土之謀)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参见“ 桑土绸繆 ”。
《漢語大詞典》:桑土绸缪(桑土綢繆)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朱熹 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繆”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宋 叶适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诵桑土绸繆之句,尤在恩勤。”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繆,不劬如此矣。”
分類:经营
《國語辭典》:桑间之音(桑間之音)  拼音:sāng jiān zhī yīn
桑间,古代卫地名,为淫风流行的地方。桑间之音比喻靡靡亡国之音。参见「濮上之音」条。「间」文献异文作「閒」。《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分類:淫靡音乐
《國語辭典》:桑间濮上(桑間濮上)  拼音: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间、濮上,古代卫地名,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语出《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也作「濮上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