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2,分515页显示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祁奚之荐
欺人之谈
七升之布
朴斲之材
普天之下
七里之郭
七气之门
七步之才
七尺之躯
杞天之虑
杞梓之林
杞人之忧
杞国之忧
俟河之清
岐阳之搜
《漢語大詞典》:祁奚之荐(祁奚之薦)
春秋 晋国 大夫 祁奚 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 晋悼公 问谁可承接, 祁奚 先推荐仇人 解狐 。复问,又荐举其子 祁午 。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故 解狐 蒙 祁奚 之荐,二 叔 被 周公 之害。”参阅国语·晋语七左传·襄公三年《襄公二十一年》史记·晋世家等。
《國語辭典》:欺人之谈(欺人之談)  拼音:qī rén zhī tán
欺骗人的言论。《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吾兄这句话是欺人之谈了,她既合你有师生之谊,又把这等的机密大事告诉了你,你岂有不问他个详细原由的理?」
《漢語大詞典》:七升之布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国语·鲁语上:“ 子服 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韦昭 注:“八十缕为升。”按,古代朝服十五升(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七升之布,缕数不及其半,故为粗布。
《漢語大詞典》:朴斲之材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 仲尼 似丧家之狗, 公旦 类朴斲之材。”参阅《书·梓材》“既勤朴斲” 孔 传。
《國語辭典》:普天之下  拼音:pǔ tiān zhī xià
全天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靡所不至。』」《红楼梦》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
《分类字锦》:七里之郭
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分类:城郭
《分类字锦》:七气之门(七气之门)
黄庭内景经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注中岳者鼻也又为脐也脐为昆崙之山鼻为七气之门位犹主也
《國語辭典》:七步之才  拼音:qī bù zhī cái
有七步成诗的才华。形容人才思敏捷。参见「七步成诗」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不然如何恁般来得快?真个七步之才,也不过如此。」《镜花缘》第八六回:「闻得老丈诗学有七步之才,想来素日篇什必多,特来求救。」
《國語辭典》:七步成诗(七步成詩)  拼音:qī bù chéng shī
三国魏文帝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诗,若无法完成,将处以重刑。曹植出口成章,在七步之内吟成诗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底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以形容运思敏捷,有才气。如:「王先生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真不愧是诗词名家。」
《高级汉语词典》:七尺之躯  拼音:qī chǐ zhī qū
成年男子的身躯
《漢語大詞典》:杞天之虑(杞天之慮)
同“ 杞人忧天 ”。亦省作“ 杞虑 ”。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盖千古絶无之事,千万勿烦杞虑也。” 鲁迅 《而已集·忧“天乳”》:“我曾经也有过‘杞天之虑’,以为将来 中国 的学生出身的女性,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家家须雇乳娘。”
《漢語大詞典》:杞梓之林
比喻众多的人材。 唐 李庾 《西都赋》:“ 殷 庙羞瑚璉之器, 楚 材慙杞梓之林。”
分類:众多人材
《國語辭典》:杞人之忧(杞人之憂)  拼音:qǐ rén zhī yōu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孽海花》第二七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些杞人之忧。」
《漢語大詞典》:杞国之忧(杞國之憂)
同“ 杞人忧天 ”。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时虏初退,师尚宿留 淮 泗 。朝议凛凛,惧其反斾。士大夫皆有 杞国 之忧。”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五:“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无 杞国 之忧。”
《國語辭典》:俟河之清  拼音:sì hé zhī qīng
等待黄河水由浑浊变为清澈。比喻期待的事难以实现。《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文选。张衡。思玄赋》:「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秪怀忧。」
《漢語大詞典》:岐阳之搜(岐陽之蒐)
指 周成王 在 岐山 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左传·昭公四年:“ 周武 有 孟津 之盟, 成 有 岐 阳之蒐。” 杜预 注:“ 周成王 归自 奄 ,大蒐于 岐山 之阳。” 杨伯峻 注引国语·晋语八:“昔 成王 盟诸侯于 岐 阳。”亦省作“ 岐蒐 ”。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词》:“驾掩 岐 蒐,礼高 秦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