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02,分314页显示 上一页 153 154 155 156 157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孙七政(字 齐之 号 沧浪生 )
孙时(字 习之 )
孙瑶华(字 灵光 别称 今之李清照 )
孙之琮(字 元襄 )
谈复(字 采之 南京刑部郎中 )
陶本(字 培之 )
陶凤仪(字 瑞之 )
万晦之
万益之
汪机(字 省之 号 石山居士 )
汪令之
汪微之
汪之鹏(字 叔远 )
王邦柱(字 砥之 )
其它辞典(续上)
宋恢(字 弘之 )孙七政(字 齐之 号 沧浪生 )
孙时(字 习之 )
孙瑶华(字 灵光 别称 今之李清照 )
孙之琮(字 元襄 )
谈复(字 采之 南京刑部郎中 )
陶本(字 培之 )
陶凤仪(字 瑞之 )
万晦之
万益之
汪机(字 省之 号 石山居士 )
汪令之
汪微之
汪之鹏(字 叔远 )
王邦柱(字 砥之 )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弘之,以经术授里中子弟及门最盛。陆康僖公瑜,其最著者也。先生尝悯郡中文献失徵,因选天顺成化以来,诸名士诗合为一集。冢宰碧川杨公见之,深善其意。因从钞一本,以授子茂清,即知州芝山君也。其后参议南江戴公,更从芝山处得此集,因为增辑,序之曰:“余尝慨想乡贤篇什,思搜访而不可得。一日,从芝山杨君所见四明雅集一编,乃诗人宋弘之先已纂辑。因取诸家近诗,增所未备,总得六十人集,成四卷。不惟吾名山之助,其文献亦有足徵者,故乐为邦人道之。吾乡有选诗本于此。教授郑千之先生,家学渊源最久。其为四明文献录所集宋元先辈诗,仅四家。自其大父蒙隐先生、父以道先生外,一为奉川董秉彝,一为吾乡蒋敬之。然则所录里中诗只一人而已。余复尽读宋元志乘所载,诗亦绝少。太守沈公恺序吾郡诗曰‘宋元间,攻尚互异篇什不传。’在当时固巳如此,然亦由纂述无人致传者益少也。至宋弘之先生始录天顺成化间名士诗二十人曰《四明雅集》。于是南江戴先生因所选为广之得五十五人,仍其名。东沙张先生益广之,得一百五十一人,更名曰《四明风雅》。至崇祯中,陈太仆、陆中翰诸君,复耑录吾鄞诗得四百四十七人,名曰《甬东诗》,括盖此邦文献之传。数百年间,得世有所徵,俱宋先生祖构之功也。南江谓先生诗格逼盛唐,其柏梁体最妙,调高而意远。今所传者绝少。余为录存数章,使后来学者追述先民,得知其世系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齐之,自号沧浪生。能诗好客。与王世贞等交游。有《松韵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鹿邑郸城集人,字习之。洪武间举人,授壶关教谕。累进大理丞,谳狱多所平反。尝以论报忤旨系狱,成祖察其忠,释之。正统初以南太常寺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金陵名妓,字灵光。嫁徽州人汪景纯,景纯有毁家以纾国难之志,瑶华予以支持。居城南,筑楼六朝古松下,读书赋诗,屏却铅华。王百谷称之为今之李清照。景纯没,遂不作诗。所著《远山楼》稿亦不存。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之琮,字元襄,仁和人。少负逸才,博徵典故,其文古雅轶荡。为诸生,试辄第一。食贫授徒,萧然自得。平湖冯洪业重其才,招致之,遂挈家依焉。十馀年间,纂辑甚富,凡一切经济之学及论古诠理、山川舆地,莫不详考分注,号称博雅。自史论、粗细草纂类诸书行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谈复,字采之,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为当地名医。祖父谈礼。父亲谈绍,曾任赠监察御史。娶妻茹氏,因儿子谈经、谈纲均中进士,获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培之。陶安族弟。博学洽问。明初召赴京师,以对策称旨,授工部主事,迁四川布政司理问,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郁林人,字瑞之。陶鲁孙。能文章,明法律。世袭锦衣卫千户。以迎世宗入继大统,得幸,历升指挥同知,前后管厂、卫、理刑诸务。持正不阿,存活无辜甚众,天下以此贤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远,歙县人。长沙府经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砥之。万历举人。与江楠同撰《易经会通》。